自从学会了在电脑上打字后,却不会用手写字了,往往很简单的一个字,要想上半天才能记起来,可写出来后又觉得不像,不是移笔掉点就是歪歪扭扭的,似曾相识又未曾相识,失去了以往的自信,写字的本能一下子又回到了孩童的启蒙时代。
回想起自己的写字经历,没有什么特别的故事,所不同的是由于身患残疾的原因,加之乡下条件差,上学比较晚,养父母又是扁但长的一字都不识的农民,这样就使学习写字的难度比别人要大一些。最早教我写字的是姐姐,她大我几岁,上学早,在我还没上学时,就教我用炭末在地上和墙上学写大、小、多、少,前、后、左、右之类的简单字,而真正学会写自己的名字却是在上学之后,那时新生入学后,首先从学写自己的名字开始,每个字要写几十遍,直到会认会写为止。记得那时我们班上有个叫锁银的同学,老是学不会写这两个字,每次上台都写错,老师批评后,他便埋怨父母不该给他起这样难写的名字,这个笑话在学校里流传了多少年,直到现在回想起来仍觉得好笑。
虽然在那时,我没闹什么笑话,但字写的一团糟,腿不是腿胳膊不是胳膊,常常被老师喻为狗扎扎字,为此没少挨老师的批评。在老师看来,中国的汉字是方块字,写好了很能见功底,是一门书法艺术,也是一个人的门面。从此以后,我便发奋用功,从一笔一划学起,恰巧这时,我家里来了个省城报社的记者,他不但字写得好人也好,刚来没几天我们就熟悉了,听说他写的字经常上报纸,我便越发地尊重他,他除了忙写字外,一闲下来不是给我讲故事就是教我写字,也就从那时起我发誓,也要自己的字上报纸。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时的梦想虽然实现了,但写字的水平却没有多少长进,我为此也苦恼过,好在时间不长,电脑的出现和普及,电脑代替了手写,我便不再为自己的写字而发愁了,但那种手写的快感也随之消失,没有了妙笔生花的乐趣,常常坐在电脑前发呆,于是我就想,现代科技既有它进步的一面,也有它落后的一面,就说这用电脑写字,虽然快捷方便,却也让人失去了最基本、最本能的东西,就像汽车的普及一样,交通工具的发达,给人们提供方便的同时,也使人的腿脚出现了退化,人的体质出现了下降,于是有人预计,在不远的将来,自行车将成为人们的新宠,无论从经济实惠、安全性能还是简单方便诸方面都是有可能的。早在多年前,电脑刚流行的时候,我就读到了作家方英文的一篇文章,其中他在谈到电脑创作时这样认为:他不想用电脑,主要是认为自己的字写得较艺术,在用笔写字时自己能欣赏到自己书法艺术的乐趣。虽然我不敢与方作家相提并论,但我不赞同用电脑写作的认识是和方作家是一致的。今年春季,我利用在西安查病之机,回家看望父母时得知父亲有了心病,原因是一家杂志社的主编告诉他,以后只收打印稿,最好是发电子邮电。之所以以前用他的手写稿,是考虑父亲是有影响的作者,否则的话是没人愿意编手写稿的。用手写了一辈子稿的父亲,怎能接受得了这样的现实呢,也难怪,在父亲认为,用手写稿抄稿是一种无穷的乐趣,而如今,这种乐趣将由电脑代替,他的心能好受吗?再说他也不会使用电脑呀!
如此说来,写字不但是人的本能,还是一种乐趣,不管社会怎么发展,科技怎么进步,手的作用是任何科技都无法替代的,也包括写字…..。
-全文完-
▷ 进入danying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