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招(小说)
梁干林任河沿县教育局长已经半年过去了,人们并没有看到他要改变教育滑坡问题的具体行动。只是看到他在前任局长的基础上,把一些“计划”、“方案”之类的字眼装饰的更加绚丽多彩,加上大力地宣传报道,真让人眼花缭乱了好一阵子。但是人们很快发现,那只不过像是水中月镜中花,看得见却无法摸得着。关心教育的人们奈不住了,非常不满地议论评说:
这个局长只会唱,怎样抓教育?他可是个外行。
我看他在工作上,只会仙女撒花。
这个局长做起假来,比真的还真。
他的全部本领就是“做锈”,哪会干实实在在的工作呢?
这些议论评说都被梁干林听到了,他赶到十分的不舒服,决心再来个新招,让人们瞅瞅。不!不是什么新招,应该叫做创新。干工作没有创新,那还有什么意义呢?
刚刚立冬,北方的夜晚已经是寒气袭人了。而梁干林局长的住室内却是暖气腾腾,可他无论如何也难以入眠,努力想着如何在工作中“创新”,但过去几个月里所做的事,老是在他的眼前晃悠。不过那几个月里所做的一切,都是完全彻底的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使了,让他感到欣慰。原来担心和他一块上任,从教育局副局长升为教育局书记的顾应生,会以党委书记的名义进行干涉,可事实恰恰相反,他不但没有干涉,反而很配合很支持,这次?……
梁干林局长反复琢磨,最后的落脚点还是放在了全县的教育管理方面,那就是要在校长队伍的建设上大做文章,要免掉一批没有“创新”精神的校长,提拔一批有“创新”精神的新人。
近些年,河沿县不管是县直属学校,还是各乡镇中心学校的校长,即其教育的第一责任人,走马灯似的更换。因为不上一、二年就要调换一次新的县委领导,那就必然要更换新的教育局长。依次类推,新的教育局长又要更换一批校长,真像割韭菜一样,一茬一茬的。凭着这样种巨大的惯性,作为又一任新的教育局长的梁干林能例外吗?
按照梁干林局长的思路,办公室起草了一份《关于在全县重新公平公正公开招考校长方案》,分为招考资格审查、笔试、面试、领导审核等几个环节。
方案是办公室秘书小马写的,他写完后,找办公室李主任,李主任有事不在,找局长,局长不知去了那里,其办公室门上了锁。他看见顾书记办公室门开着,便走了进去,以请功似的将招考校长方案放在了顾书记的面前说,这是招考校长方案,我已经将草稿完成了,请您看了后转给局长。顾书记显得有点惊讶。不过这种表情马上消失了,带之而来的是微笑,以和蔼的话语说,你做的很好,放下吧!
秘书小马很高兴的走了。顾应生书记仔细阅读完方案,面有怒色的躺在椅子上。
这个局长啊!前面干的有些不合理的事,没有干涉,他又得寸进尺了。虽然县委主要领导在一次会上说,一个大局的书记主要工作是抓好党建,但作为局领导班子的主要成员,全县重新招考校长这么大的事,怎么事先不沟通呢?真比前任局长还……
顾应生书记越想越生气,决定非要与梁干林局长当面开诚布公的谈一谈。
这一天早晨,顾应生书记刚刚上办就急忙给梁干林局长打招呼,说是有要事商量,让他下班不要走。便忙于各自的工作去了。
冬天的日子短,转眼已经是下午下班的时候,夜幕很快也就降临了。梁干林局长打开办公室内的日光灯,坐在办公桌前点燃一支“芙蓉王”牌香烟抽起来。此刻,顾应生书记推开门,局长站起来很热情指着对面的沙发招呼说,书记请坐,顾书记将门反锁后,面无表情的坐了下来。屋内死一般的寂静了一阵,顾应生书记带有质问的口气,首先发话了,说,全县重新招考校长这么大的事,怎么不和我事先商量呢?这也有些太过分了,真把人不当人啊!梁干林局长有点尴尬并歉意的解释说,哦,对不起,书记误会了,多心了,我准备把方案拿出来再与你好好讨论呢。顾应生书记拿出方案递给了局长,带着试探味儿说, 你是不是已经在下面“运作”的差不多了?梁干林局长指着方案,带有掩饰似的说,你看方案上不是明明白白写着公平公正公开吗?这一下顾应生书记更是严肃而又认真起来了,说,算了吧!哄三岁的娃娃吗?你前面做的那些事,我心里非常清楚,只是为了新局长的威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过去了。这一次你还像以前一样吗?我想,你应该明白,不然……。梁干林局长终于做出了让步,并讲明了条件,说,既然书记把话说到这个分儿上了,我看这样吧!给几个名额由你去“运作”,但我们共同得把这次全县重新招考校长的活动搞得有声有色,要请县组织部、纪监委的参加,显出公平公正公开的样子。顾应生书记也就很爽快的同意了。随之两人又十分投机的讨论了重新招考校长具体步骤。
通过发文件、当地电视台的大量宣传,全县重新招考县直属学校及各乡镇中心学校校长的报名工作开始了,然而,一个多星期过去了,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前来报名的人数刚好等于几所直属及各乡镇中心学校的数字,其报考比是一比一。
这样以来,梁干林局长可急了,觉得不好向上面交待和面对公众,急忙召集局机关、考试中心、师资培训中心的全体人员开会,鼓励他们全部报名参加,但仍然没有多大效果,报考比还是一比一。
怎么办,怎么办呢?局长与书记又一次商量后,召开了由局机关、考试中心、师资培训人员和直属学校、各乡镇完小以上的原任校长、骨干教师参加的大型动员会。
会上,梁干林局长首先分析了全县教育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发展的打算,情绪十分的激动,说,全县校长的管理水平底下,更谈不上“创新”了,这是教育滑坡的关键所在,也是影响教育发展的“瓶颈”问题。因此,要把那些有创新精神、有较高管理水平的人才选拔到校长工作岗位上来……,然后大讲特讲,此次招考校长的公平公正公开性,临了总结出了如何当好校长、如何做好教师的几句话。
顾应生书记最后做了总结发言,讲了此次会议的重要性、必要性,让大家积极参加考出好的成绩。还赞扬了局长的讲话,要求各学校把局长说的如何当好校长、如何做好老师的那几句话,制作成牌匾,挂在各校的办公室里。
这次会议开的成功,效果很好,报考校长的人数猛增,很快达到了十比一的比例。经过资格审查后,开始了实质性阶段的工作。
师资培训中心的徐明证老师,是历年校长培训班,教育管理和教育法律、法规的主讲教师,是人们看好能考上校长的第一人。报名时,他有了顾虑,而在那次会议的影响下、在同事的鼓励下,抱着重在参与的心态,终于报名参加了。他看了教育局文件中所指考试内容正好是教育法律、法规,教育教学管理,这可是他的强项,他拿出以前给校长培训时的教案,认真温习。到了临笔试的前一天晚上,他的一位要好朋友突然与他秘密相见,告诉他说,受领导的委托,在笔试中,要将试题答案关照前后左右座位上的考者,并带来了这些考者的酬劳金。他感到很惊讶,想,怎么会是这样呢?但有了朋友漂亮言语的诱惑和软缠硬磨。他还是答应了,说,既然是领导的意图,照办就是了,所谓的酬金嘛,我是不收的。
考试结束,徐明证老师的成绩在倒数第几名,连面试的资格都没有,而他所关照的考者却名列在前。他感到莫名其妙,而结果已经明明摆在那里,他只恨自己当初不该参加。
当地电视台公示了录用校长的名单。教育局的文件也紧接着就下发了,共新任校长、被免除校长和教师调动三个文件,县直属学校、各乡镇中心学校的校长全部更换,连局办公室都无幸免。办公室李主任被免,秘书小马则调到一所偏僻山村完小任教。更让徐明证老师无法想通的是,他的那位要好朋友连考试都没有参加,大名也出现在教育局任命校长的文件里。
这件事对徐明证老师的打击太大,他感到无脸面见同事、朋友,整天把自己关在在办公室里,只是一个劲儿的看书学习,以减轻自己的伤痛。正当这时,那位已经当了校长的要好朋友又和他相见了,很同情的安慰他说,我当校长是局领导的破格录用,像推荐免试生上大学一样。你也很优秀,但没有被录用,也很正常,谁让你只拉车,不看路呢?你呀!太死心眼儿了。要好朋友滔滔不绝的说了很多,任凭好朋友天摇地动,他好像没有听见似的,脑海像洗了的天空,一片空白。突然,他的脑的屏幕上如填空似的不断闪现一种忧虑:往后校长培训班非办不可,面对新校长,自己的课还怎么讲呢?
-全文完-
▷ 进入青山白杨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