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新探《红楼梦》快报(7)(下)安晓玲

发表于-2008年09月29日 中午2:22评论-1条

新探《红楼梦》快报(7):学术研究最妒动嘴不动手(下)

安 晓 玲

(本文可以自由转载)

三、 对第22、53和67回的分析

尽管这三回都是誊清稿,改动不多,但仔细对比起来,就会发现,并不像文章[1]所说:第22、53和67回的《梦稿本》就是《程乙本》。现分别分析如下:

(一)《梦稿本》第22回第2页后半页有段文字是:

(贾宝玉道:)“你这会子恼我,岂不辜负了我。[[要]]是别人,那怕他[[得罪人]],与我何干呢?”

黛玉又道: “这还可恕[[你]]。为什么又和云儿使眼色儿?这安的是什么心?莫不是他和我顽, 他就自轻自贱了?他原是公侯的小姐,我原是[[民间]]的丫头,他和我顽,设若我回了口,岂不他自惹人轻贱。你是这主意不是?这却也是你的好心,只是那一个偏又不领你的情, 一般也恼了你,又拿我作情,倒说我小性儿,行动肯恼人。你又怕他得罪了我,我恼他,与你何干?他得罪了我,又与你何干?”

宝玉听了[[方]]知, 才与湘云私谈,他也听见了。细想自己原为怕他二人[[脑了]],故在中间调停,不料自己反落了两处的[[数落]]。

在《程乙本》中,相应的内容是:

(贾宝玉道:)“你这会子恼我,岂不辜负了我。 [[若]]是别人,那怕他得[[罪了十个]]人,与我何干呢。”

黛玉又道: “这[[一节]]还可恕。[[再你]]为什么又和云儿使眼色?这安的是什么心?莫不是他和我顽, 他就自轻自贱了?他原是公侯的小姐,我原是贫民的丫头,他和我顽,设若我回了口,岂不他自惹人轻贱。是这主意不是?这却也是你的好心,只是那一个偏又不领你的情, 一般也恼了你,又拿我作情,倒说我小性儿,行动肯恼人。你又怕他得罪了我,我恼他,与你何干?他得罪了我,又与你何干?”

宝玉听了知,[[方]]才与湘云私谈,他也听见了。细想自己原为怕他二人[[生隙]],故在中调和,不料自己反落了两处的[[贬谤]]。

————————————————————————

以上两段文字中,双方括号黑体字是《梦稿本》和《程乙本》不相同的文字。既然《梦稿本》就是《程乙本》,为什么上面两部分的用词会存在差别,而且差别还比较多呢?

(二) 《梦稿本》第53页5页前半页:

这里轿出大门, 这一条街上,东一边合面设列着宁国公的仪仗执事乐器,(西一边合面设列着荣国公的仪仗执事乐器,)来往行人皆屏退,不从此过。一时来至荣府,也是大门正厅直开到底。如今便不在暖阁下轿了,过了大厅,便转弯向西,至贾母这边正厅上下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面圆括号()黑体字是《梦稿本》中新添加的文字,如果说第53回《梦稿本》就是《程乙本》,那么在《程乙本》中,应该具有这段文字;可惜的是,它和《甲辰本》、《程甲本》上,都没有。具有这段新加内容的抄本有:庚辰本、列藏本、蒙府本、戚序本、俞平伯本、蔡义江本、周汝昌本和郑庆山本。可见,把第53回《梦稿本》视为就是《程乙本》,毫无根据。

(三) 《梦稿本》第67回第7页前半页:

兴儿回道:“奶奶不知道,(这二奶奶……”刚说到这里,又自己打了个嘴巴,把凤姐儿倒怄笑了。两边的丫头也都抿嘴儿笑。兴儿想了想,说道:) “那珍大奶奶的妹子原来从小儿有人家的, 姓张,叫什么张华,如今穷的待好讨饭,珍大爷许了他银子,他就退了亲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圆括号()黑体字是《梦稿本》上新加的内容。当把《程乙本》的相应部分打字出来,则是:

兴儿回道:“奶奶不知道,这二奶奶……”刚说到这里,又自己打了个嘴巴,把凤姐儿倒怄笑了。两边的丫头也都抿嘴儿笑。兴儿想了想,说道:[“那珍大奶奶的妹子……”凤姐儿接着道:“怎么样?快说呀。”兴儿道:“]那珍大奶奶的妹子原来从小儿有人家的, 姓张,叫什么张华,如今穷的待好讨饭,珍大爷许了他银子,他就退了亲了。”

对比这两段文字,即可清楚看出:第67回《梦稿本》根本不是《程乙本》,因为后者比前者多出:[“那珍大奶奶的妹子……”凤姐儿接着道:“怎么样?快说呀。”兴儿道:“]方括号标出的内容。

(四) 对第67回的全面分析:

在拙文[14]中将指出,第67回是一个特殊的回目。这回的大部分篇幅(18页中有9页)是用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字,从不同的角度描写的。甲辰本、戚序本、列藏本、红楼梦(蔡义江校)和脂本石头(郑庆山校)等抄本和印本的内容相同,而蒙府本、程甲本、程乙本、红楼梦(俞平伯校)等是另外的、完全不同的内容。在《梦稿本》中,竟然完全没有反映前一种描述的内容,说明《梦稿本》生成的时间比前一种描述晚。现以下为例说明:

1) 《程乙本》上的一段文字为:

且说宝玉送了黛玉回来, 想着黛玉的孤苦,不免也替他伤感起来。要将这话告诉袭人,进来时却只有麝月秋纹在房中。因问:“你袭人姐姐那里去了?”麝月道:“左不过在这几个院里,那里就丢了他。一时不见,就这样找。”宝玉笑着道:“不是怕丢了他,因我方才到林姑娘那边,见林姑娘又正伤心呢。问起来却是为宝姐姐送了他东西,他看见是他家乡的土物, 不免对景伤情。我要告诉你袭人姐姐,叫他[[闲时]]过去劝劝。”正说着, 晴雯进来[[了]],因问宝玉道:“你回来了,你又要叫劝谁?”宝玉将方才的话说了一遍。 晴雯道:“袭人姐姐才出去,听见他说要到琏二奶奶那边去。保不住还到林姑娘那里。 ”宝玉听了,便不言语,秋纹倒了茶来,宝玉漱了一口,递给小丫头子,心中着实不自在,就随便歪在床上。

2)《梦稿本》的相应文字是:

且说宝玉送了黛玉回来, 想着黛玉的孤苦,不免也替他伤感起来。要将这话告诉袭人,进来时却只有麝月秋纹在房中。因问:“你袭人姐姐那里去了?”麝月道:“左不过在这几个院里,那里就丢了他。一时不见,就这样找。”宝玉笑着道:“不是怕丢了他,因我方才到林姑娘那边,见林姑娘又正伤心呢。问起来却是为宝姐姐送了他东西,他(看)见是他家乡的土物, 不免对景伤情。我要告诉你袭人姐姐,叫他过去劝劝。”正说着, 晴雯进来,(因问宝玉)[[便]]道:“你回来了,你又要(叫)劝谁?”宝玉将方才的话说了一遍。 晴雯道:“袭人姐姐才出去,听见他说要到琏二奶奶那边去。保不住还到林姑娘那里。 ”宝玉听了,便不言语,秋纹倒了茶来,宝玉漱了一口,递给小丫头子,心中着实不自在,就随便歪在床上。

从带双方括号[[ ]]的黑体字可以看出,这一部分的《梦稿本》也不能与《程乙本》画等号。

3)《甲辰本》等的内容:

如上所述,在《甲辰本》等内容中,没有同上段文字相近的内容。只好采用这回的结尾部分来说明。甲辰本、戚序本、列藏本、红楼梦(蔡义江校)和脂本石头(郑庆山校)等的结尾是:

凤姐知是贾母处打发人来,遂勉强起来,说:“我白有些头疼,并没别的病,请老太太放心。我已经躺了一躺儿,好了。”言毕,打发来人去后,却自己一个人将前事从头至尾细细的盘算多时,得了一个“一计害二贤”的狠主意出来。自己暗想:须得如此如此方妥。主意已定,也不告诉平儿,反而作出嘻笑自若,无事的光景,并不露出恼恨嫉妒之意。

于是叫丫头传了旺儿来吩咐,令他明日传唤匠役等,收拾东厢房,裱糊铺设等语。平儿与众人皆不知为何缘故。要知端的,且看下回分解。

—————————————————

但是,已卯本、蒙府本、程甲本、程乙本、红楼梦(俞平伯校)等则以下列词结束:

凤姐道:“你出去提一个字儿,提防你的皮!”兴儿连忙答应着才出去了。凤姐又叫:“旺儿呢?”旺儿连忙答应着过来。凤姐把眼直瞪瞪的瞅了两三句话的工夫,才说道:“好旺儿,很好,去罢!外头有人提一个字儿,全在你身上。”旺儿答应着也出去了。

凤姐便叫倒茶。小丫头子们会意,都出去了。这里凤姐才和平儿说:“你都听见了? 这才好呢。”平儿也不敢答言,只好陪笑儿。凤姐越想越气,歪在枕上只是出神,忽然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便叫:“平儿来。”平儿连忙答应过来。凤姐道:“我想这件事竟该这么着才好。也不必等你二爷回来再商量了。”未知凤姐如何办理,下回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拙文[14]的分析得出:在甲辰本之后,曹雪芹曾经对第67回的后半部进行了重写,而出现《已卯本》和《程高本》等的描述方式。以上的例子充分说明,不能把《梦稿本》同高鹗扯在一起,什么都是按照《程乙本》涂改的,甚至就是《程乙本》。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原本就是一个存在许多版本的著作,绝对不能主观地认定哪种手抄本是正宗的,或者接近曹雪芹的原著。唯有从所有抄本和印本的各个章回中,挑选最后一次的修改版本,汇集在一起,才能真正代表曹雪芹父子的最终定稿。

四、 不能再糊弄欺骗民众了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文章[1]说:《梦稿本》是按照《程乙本》涂改的;它的第22、53和67回就是《程乙本》等结论,纯属不真实的情报;说明作者并没有认真和仔细地对比过《梦稿本》和《程乙本》各章回,就妄加评论,使读者造成错觉,以为是真的;导致学术界出现大量不实的信息和材料,造成资料混乱[15]。

例如,关于贾宝玉的年龄,成为红学的谜,争吵不休百余年。林黛玉进贾府时,贾宝玉底是几岁?一般得出是七八岁,但与贾宝玉“初试云雨情”(第6回)太矛盾。这个疑难问题在《梦稿本》中,已经作出解答。

《梦稿本》第3回第3页前半页:

这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又忙携黛玉之手, 问:“妹妹几岁了?”[[黛玉答:“十三岁了。”又问:“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黛玉一一回答。又说:]]“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

双方括号黑体字是《梦稿本》比《程高本》多出的文字。在《程甲本》和《程乙本》中,都是下面的描写:

这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又忙携黛玉之手, 问:“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

《梦稿本》中清清楚楚说:林黛玉是13岁,那么贾宝玉便是14岁;他的年龄与“云雨情”就不存在矛盾了。既然《梦稿本》是《程高本》的“改本”或者照抄《程乙本》,为何如此重要的文字,却没有呢?虽然《程高本》版本中没有,但比《程高本》出现早很多的《已卯本》上却与《梦稿本》完全相同,这种实证难道还不足以令红学派们醍醐灌顶吗?

我国红学界半个多世纪以来,一直争论不休,开不完的红学会议,出版不完的红学著作,重要原因就是动嘴的人太多,踏踏实实动手、从事细致艰辛研究工作的人太少;大都凭着一知半解、想当然就发议论,夸夸其谈,东拉西扯地诡辩,没完没了。就连《梦稿本》是不是一个手抄本,是不是高鹗或其他人伪造的等死的东西,只需下功夫去核对《梦稿本》和现有其它手抄本,就能得出明确结论的问题,居然争争吵吵了一百多年,至今还不知其所以然;编造出不少奇谈怪论,耸人听闻,实在是我国文学界的悲哀!难道我国的文学文艺人士就不能一改陈年陋习,少动嘴、多动手?

相关资料(检索互联网)

[1] 从八品监察御史:对新探《红楼梦》快报(1)(下)的评论。夜看红楼,红学研究,2008。9。16。

[2] 安晓玲:新探《红楼梦》快报(1):好消息:《红楼梦》120回手稿已找到!!!(上)、(下)

[3] 安晓玲:新探《红楼梦》快报(2):论《梦稿本》大部分是曹雪芹的真迹(上)、(下)

[4] 安晓玲:新探《红楼梦》快报(3):曹雪芹创作了120回《红楼梦》(上)、(下)

[5] 安晓玲:新探《红楼梦》快报(4):“程乙本”是照一部“120回红楼梦”手抄本刻印的,

[6] 安晓玲:新探《红楼梦》快报(5):《梦稿本》和《程甲本》、《程乙本》的差异 (上)、(中)、(下),

[7] 安晓玲:新探《红楼梦》快报(6):《梦稿本》的“改本说”可以休矣

[8] 安晓玲:新探《红楼梦》快报(7):学术研究最忌动嘴不动手

[9] 安晓玲:新探《红楼梦》快报(9):对一些特殊稿页的分析

[10] 安晓玲:新探《红楼梦》快报(10):《梦稿本》解“茗烟”改名之谜

[11] 安晓玲:新探《红楼梦》快报(12):《红楼梦》中的不洁词是曹雪芹父子删除的

[12] 安晓玲:新探《红楼梦》快报(13):10,扑朔迷离的《红楼梦》第17和18回

[14] 安晓玲:新探《红楼梦》快报(14):离奇的第67回

[15] 曹雪芹、高鹗:红楼梦(古木校点),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16] 《红楼梦》版本介绍:梦稿本简介,www.myhonglou.com,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安晓玲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帘外落花点评:

期待中。

文章评论共[1]个
文若书-评论

这样研究红楼梦,就走入虚幻了.at:2008年09月30日 凌晨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