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走,思绪绵绵故情幽幽
——为上网两周年作
不知不觉间敲击两年,思绪绵绵、故情幽幽。
有哲人言:“我东走,人亦东走,东走同,之所以东走则不同”。
我很高兴:“我上网,人亦上网,上网同,之所以上网则不同”。两年来感触颇多。我喜欢上网
“敲击”中“思绪绵绵、故情幽幽”,我喜欢“挟笔端风雨,写胸中丘壑”时候的快乐。与别人不同,不为聊天交友,也不为广知博闻天下事,更不为出名与得利。
过古稀之人还出什么名哟!东坡说:“人世都无百岁,少痴騃,老成尫悴。只有中间些子少年,忍把浮名牵系?”早过“中间些子少年”,哪能“把浮名牵系”。
几十年前的“警钟”声还在耳鬓厮磨:“追求名利是堕落的边沿!”那个年代,名利思想是很丑很臭,要被别人“口诛笔伐”的,好不容易躲过一劫,哪能古稀之后再回头自讨苦吃;“利是锁、名是缰”呵!
现在,广播电视、报纸杂志、大会小会,处处张扬名利,歌颂出名,就差没有如同古时候的状元爷那样披红挂彩,跨大马满城“游街示众”。那个年代,几乎天天都在敲打痛斥名利思想。令人永生难忘。
不让个人名声远扬的,功劳名声永远归于组织。很长的日子以来人们害怕名声远扬,“人怕出名猪怕壮”。即便想出名也“做秀”,把名利深深的埋在心窝里,烂在肚子里;连梦里也不敢吭声,怕泄了天机;“树大招风风撼树,人为名扬名丧人”。几千年来对文人的教训够惨重的!
我勤敲键盘是为把几十年的人生磨砺,把所见所闻记录下来,得来敲击间的思绪绵绵。
电脑好会捉弄人啊,一次竟把“颐养天年”敲成了“养一头牛”,好气又好笑。一次又在标题上多出来了打喷嚏”三个字,令人哭笑皆非。发稿后,又有时候会钻出来一些不相干的符号。
还有一回一网站竟发不进稿,屏幕反复出现“有敏感字眼”,仔细看竟是“共[chan*]党”三个字。文中有副对联“翻身牢记共[chan*]党;幸福不忘毛主[xi]”,如此阳光灿烂的词句也遭“拦截”?我不解。于是只留下“功臣门前千古美;烈士家庭百世芳”。电脑这“尤物”害得我如“对牛弹琴”,常常“丈二和尚莫不着头脑”。
朋友问,这把年纪爬键盘会有快乐吗?有的!锻炼了脑子,不会痴呆;能大口囫囵吞,还能自操油盐柴米交响曲;更能敲击“abcd”成文章,离开了多年的字、词还全“浪子回头”。好满足,好快乐好高兴的。
回忆往事是快乐的,甚至包括回忆不愉快的往事。听过一句名言:“卑微的活着也是件美好的事情”。卑微活着还能美好?我想,一定也是因为它成了往事,能得来回忆的快乐,所以卑微便成“美好”。
辛弃疾有诗句:“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赵王派人去看看廉颇还能不能领兵打仗。廉颇高兴得吃了一斗米,表示自己还能领兵打仗。老了不被废弃还能有所作用哪能不高兴的。我这把年纪尚能“爬键盘”,所以就也有了快乐。
有人请我教孩子们“挥洒”,还给我钞票,我不想去。人家不理解,几乎是质问:“为什么就不想赚钱?”
我知道钱是好东西,能买吃的用的穿的,能把生活质量提高。可我同时也知道,“得人钱财、为人消灾”,钱不是那么好赚的。孩子是祖国的花朵,误了人家子弟咋办?
再说:金钱诚可贵,舒心价更高;能吃饱穿暖,不必把心操。何苦七老八十还为“身外之物”操心费神呢!不如留些时间“舞笔弄键尽清欢”。
一同事爱抬杠:“赚很多钱的人是傻瓜,要防小偷、防强盗、防骗子,还要应付人家借钱的尴尬;钱多了要天天数钱,日日动脑筋花钱,找那个不痛快干什么”。此说虽然偏颇,却也有些道理。
陶渊明“自炒鱿鱼”回家享田园乐趣,写下诗句“敝庐何必广,取足蔽床席;邻曲时时来,慷言谈今昔;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陶翁“自炒鱿鱼”是个很妙很有创意的主意。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后来被用做“揪辫子、打棍子、戴帽子”的警句。只是人们总看不到全文,多是断章取义,并没法真正的“共欣赏”“相与析”,只能呼呼口号、举举拳头。现在的“奇文疑义”多多的,剩下不多的光阴,为什么不可以少赚些钱,多看些写些奇文疑义,多“共欣赏”“相与析”呢?
赚钞票当然是好事,可身外之物太多,如那位爱抬杠者所说,防这防那也确实麻烦!——呵呵,人家一定会偷着乐:“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
东走”两年中颇有感触,且作词自勉:
东走、东走,欢思念绵绵兮,喜故情幽幽兮,更看奇文疑义,东走、东走,更比钞票有趣! ( 2007年末)
-全文完-
▷ 进入带雨的云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