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窗前的那棵荚竹桃跳舞的胡杨

发表于-2008年10月03日 下午3:01评论-1条

窗前的那棵荚竹桃

窗前的那棵荚竹桃终于开花了。

粉红色的花有三朵,高傲的挂在枝头,那么耀眼,那么可爱。记得那是在一夜之间开放的。在已经开放了的较小的花朵的一旁,还有九朵花骨朵,仿佛也正全力地吸收日月的精华,为开放前做着积极地准备。

高傲地绽放在枝头的花儿,在微风中柔柔地要摆着,那花瓣极舒展地露着笑脸,好奇地用柔柔的目光注视着它周围的世界。从我的窗前经过的人们,无论男女老少,每每总要停下来一阵,细细地看一回,或者,还要伸出手摸一摸那花瓣,顺便也要闻一闻那粉色的花儿的清香。

又一群爱花儿的人们!

“当心,那花儿有毒!”不知从何处飞来这样一句。

于是乎,赏花的人们再也不像以前那样在摸花的同时还要闻一闻;或者有的干脆对那花嗤之以鼻,那态度,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的转弯,好似小孩子家“过家家”有了矛盾并且激化时的面孔一样。

一群不爱花儿的人们!

本来,荚竹桃的花有毒应该是我这个花的主人提醒大家的事;然而,正当我困惑于该不该告诉人们的时候(那时候我们住处的花还不多,开花的就更少了,我只想让荚竹桃能够给人们一个小小的惊喜,除此,别无其他用心),竟有一位好心的乐施者替我解了这个围。

心存感激是理所当然的。

我得好好感谢这位不知姓名的解围者。

然而,就在不久前,当荚竹桃的花还未完全开放的时候,为了提醒人们“它有毒”这个常识,我精心地制作了一块“警示牌”,上书“此花有毒,切勿靠近”,但令我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样的友好提醒,却遭到了众多的非议:

“不能闻的花算花吗?”

“是花又不敢摸,那算什么!”

“有毒的花养它算哪门子事!”

“干脆扔掉算了,不小心中了毒可怎么办!”

“哪儿有盆栽的荚竹桃呀!”

…… ……

我实在无法忍受这样的议论。

第二天,我发现,我精心制作的“此花有毒,切勿靠近”的警示牌早已不知去向;而且,狠心的人们为了表示自己与此花“不共戴天”的立场和决心,还将三片叶子撕掉——那分明是被撕掉的三片叶子,因为,在它的叶柄处,还留下了长长的裂痕,足有十毫米长。

我愤怒了!

花儿有什么罪过,竟然在能够也想求得生存的一点点生命的天地里,在让人们欣赏的同时,还要遭受如此残酷与狠毒的虐待。

难道,有毒的东西就一定得从人们的生活视野中消失吗?难道,有毒的东西就一定会给高尚的人类的生活带来诸多的不便吗?

我的高尚的人们啊!

你可曾在一个温柔的梦乡醒来后的飘着淡淡桂花香的清晨想过:那个自身有毒的荚竹桃,可也是它自身的错?自然界中的生命本身就是色彩斑斓、异彩纷呈、各有千秋的。从另一个角度想:它的毒不就是另一个它的“清香”么?!

生命应该彰显个性。

生命应该有它存在的价值。

桂花的清香玫瑰的色彩,带给人们为所欲为的遐想,人们总也在一种近似玩弄的心态下欣赏它们的清雅与热烈。这一切都只因为它们为人类提供了那样的“偷乐”的氛围。

可是,荚竹桃就不同了,作为一个在自然界生存的生命的个体,它有它的特点,它有它生存的方式,它的毒不正是它个体生命个性化的彰显吗!

我庆幸它能够生活在我的窗前,展示一种个性化的生命;同时生活在我的心里,昭示一种艺术化的历程。

它用一种个性化的生存方式,昭示着人们:美好的东西也会有缺憾,要懂得欣赏生活中的美好。

它也用自己令众人“讨厌”的生命方式,昭示着人们:要懂得欣赏美好事物的心情,远观是一种逸趣,近瞧是一种亵渎,掐摸更是一种玩弄。远观时,欣赏者就会产生一种朦胧美,一种无限美好的遐想;近瞧时,欣赏者就会产生一种清晰丑,一种无比丑陋的幻想;而当我们“吻”它的脸颊的时候,你就不怕你这样的举动更是一种罪恶的前兆吗?

可怕的人们啊!

站在有毒的荚竹桃的面前,它教会了我们什么是欣赏,什么是纯洁,什么美好。我们对它的诅咒其实是一种对自己罪恶灵魂的放纵。

站在有毒的荚竹桃的面前,它让一切丑陋的面孔显露无余;它也让人类的一切思维赤luo裸地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我下定决心继续养护它。不仅因为它属于花的一种,更是因为它让爱花的人们从中获益匪浅。

第五天,那九朵花苞已经尽情地绽放了。粉红色的花瓣在天地间异常舒坦地微笑着。

因为,天地间毕竟还有一个“护花使者”。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跳舞的胡杨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文清点评:

荚竹桃,在北方是没有这种花的,
在作者的笔下领略了荚竹桃的风姿。
注意文章每段首空两个字字。

文章评论共[1]个
文清-评论

再发稿文章标题不用复制在版面上,还有就是排版要注意,问候节日快乐!at:2008年10月03日 下午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