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古城毛雨正蒙蒙带雨的云

发表于-2008年10月04日 中午1:45评论-3条

他喜欢这里的河水澄清透亮,有山、有岩、有河、有果林,不很冷也不很热,常常细雨蒙蒙;他喜欢蒙蒙细雨中的古城轮廓和神秘气氛:“半壕春雨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他喜欢走在街上沐浴着蒙蒙细雨,洒在脸上清清、凉湿润润,非常舒心。那时有首流行歌曲《毛毛雨》,商店的留声机传出娇滴滴的歌声。后来不再唱“靡靡之音”,连喜欢毛毛细雨也叫做“小资情调”。这里常下毛毛细雨,微风中如毛的细雨在空中翩翩起舞。

小城有两座古城门,他时常在东城门歇息。小街有许多小店和作坊。伞店门口挂了各色油纸伞,伞上是“吉祥如意”“恭喜发财”“祝君平安”字样;棉絮店发出木槌撞击牛筋的叮咚声;还有砻谷的隆隆声,磨豆腐的哗哗声,洋货店留声机里女人奶声奶气的歌声。还有香纸蜡烛店,纸扎店,锅碗瓢盆油盐米酱店。

城门外拐弯是一条河,河上有木桥,涨水时河水就在脚下。桥面随风晃动,浪花阵阵翻起,飞溅在过桥人的腿上。年轻人觉得好玩,老人和孩子则心惊胆颤,只得绕另一座石桥。

滔滔河水日夜传出哗啦啦的响声。河沿有一大片青麻,叶子的正面绿色,背面白色。风舞麻叶时一绿一白,起落整齐划一,像是有人指挥它们。麻叶有节律的滚动,绿白交替,如同随着圆舞曲翩翩起舞。有时又像是绿白相间的海水,绿色是落下的浪底,安详沉稳,白色是翻卷起来的浪尖浪花,一个个浪峰相拥相随。

城门洞的砖黑黑的、灰灰的、绿绿的,斑斑驳驳的,像是史官刻下的历史记录。

城门洞里有种神秘兮兮的感觉,进洞的一霎那如同忽然黑云压城;从洞里望着另一个洞口,洞外如同是另外一个世界;走出洞口时突然一道强光,豁然开朗,像是来到另外一个天地。

门洞里夏凉冬暖,是歇息躲雨、孩子玩耍、小贩卖东西的好地方。

孩子们喜欢在门洞里比赛大声叫喊,欣赏洞里的嗡嗡回声。嗡嗡的回声像是其它世界的自己。孩子们比赛谁的回声更响亮,跟得更紧。他们变换成不同的腔调,装扮成沉沉的声音、尖尖的声音、粗粗的声音,借深沉遥远的回声塑造另一个自己。

自己和自己对话真好玩,互相问好,还相骂。那个自己和自己几乎一模一样,你低沉得像个老汉,那个你也低沉得像个老汉,你尖尖的象个女人,那个你也尖尖的象个女人。这边叫:“喂!”那边也叫:“喂!”这边叫:“你听我说话!”那边也叫:“你听我说话!”这边叫:“不理你了!”那边也叫:“不理你了!”

门洞里有卖扁食的、剃头的,他们把货担子放在洞里,坐在横放的扁担上。还有卖糖果、瓯糕和野果子的,有种像鸡蛋大小的野果子,一股清香,味道却很怪,吃吃便不想吃,可丢掉又舍不得。

还有算命的,做糖人、糖猴、糖鸡公的。卖糖人敲着小铜锣嘡嘡叫卖,休息躲雨的人会围过去看热闹。

剃头的则无声无息,悄悄的在人家头上剃着,然后在那条刮刀片上,翻来覆去把剃刀刮得沙沙作响。算命先生则悠悠的拉着二胡,用凄凉的琴声召唤大爷大娘们。有人聚精会神,有人潸然泪下。

他还喜欢听人家聊天、讲古、说笑,听传言趣事、街巷俚语。

小街上古色古香,鹅卵石铺成了不同花样,方形、圆形、菱形。下雨时他脱下布鞋夹在胳肢窝里,光着脚踏在光滑酥润的鹅卵石上。春日,细细的草芽从鹅卵石的缝隙中伸出小脑袋随风摇曳。绵绵细雨洒在小草上,像是小草的一粒粒汗珠子。

一日,一列迎亲队伍吹着唢呐、击着锣鼓、弹着丝弦、敲着小锣,四个汉子抬着花轿路过。有抱着、提着、挑着的红色衣箱、马桶、梳妆台、果盒、洋油灯,还有抬着猪和鸡鸭。因为毛毛雨变成了雨丝,雨丝变又成雨点,迎亲队伍停下来躲雨,滴滴答答和丁丁冬冬的唢呐和锣鼓声也停了下来。

轿子里传出新娘轻声的哭泣声,轿子后面是个一吊着长长鼻涕,穿着绸缎小马褂的小男孩,脖子上挂着有“长命富贵”字样的长命锁。那孩子着一双新布鞋,边追边哭边喊,手上的银手镯发出滴铃声。听得懂的人说,是哭喊着要姐姐回家去。

穿马褂戴礼帽骑骏马系着大红花的新郎下马要把孩子抱上马。孩子甩着胳膊不肯,呿的一下,把吊得长长的鼻涕缩回了鼻孔里去。

轿子里伸出蒙了红色绣花盖头的新娘,对那孩子喊着:“无敢来!落雨!多着件衫!我会回归的!”

这里的语言很多还是古词汇。如“不能”叫“无敢”,亲戚送点东西,得再三“无敢无敢”表示客气,比戏台上百姓在官员前口称“小人不敢”还要斯文;没办法则叫“莫奈何”,比无可奈何还要文绉绉些。爱怜孩子则叫“狎”,妈妈用手轻轻地抚着孩子的脸说,“妈妈狎你”。

《礼记》中有“贤者,敬而狎之”。真古味十足的老词,古代的“狎”是表示亲近和亲切。后来才成了贬义,轻佻、轻慢、不庄重。

又一天,见一对年轻男女在城门里悄悄说话。第二天纷纷传扬,一男店员和女学生私奔,店员不愿意娶童养媳,和一女学生私奔了。有人看见他们从东城门往城外走。也许就是在城门里悄悄耳语的那俩。

据说许多任县老爷想把城门拆去。因为某任正盘算拆除时,一阵霹雳闪电,几乎送县老爷归西。所以,此后只说说了事。

几十年过去,他还常常想起这古城门,不知道还在不在,有没有人在城门洞里歇息、聊天、戏嬉。他没有忘记那迷人的古城毛雨正蒙蒙。他是那年离开的,咔咔响的金元卷没有人要了改用银元,银毫,铜板,他记得一个铜板可以一只瓯子糕。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带雨的云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释藤点评:

古老的城门,沧桑的岁月,细碎的点滴,怀旧的歌谣,清晰的呼喊,那些简单的片段就像一部老电影,在作者的文字里缓慢地向我们走来,历经风雨的古城门,曾经是多少人的希望和牵挂呵!如果这些不再,但是记忆尤新,令人回味和怅然!文章用怀旧的笔触向我们描述了一个古老而又沧桑的岁月,那些过往似乎总教人念想和感慨不已!

释藤点评:

期待朋友的首发文章!问好了

文章评论共[3]个
爱耳儿-评论

看过了!at:2008年10月04日 下午3:03

碧云天h-评论

厚重的文笔渗透出深沉的历史感,如释藤编辑说评,文章真如一部老电影一样,历史烟运弥漫文中,令人怀旧,令人感慨!只是文中所记古城,是否也如北京的那些胡同一样,逐渐被现代化的商业地产开发商所蚕食啊!古城,今安在?at:2008年10月04日 下午3:44

冷烛零夜-评论

令人怀旧的古城at:2008年10月04日 下午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