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昨天的屎裤今天擦lifangyuan

发表于-2008年10月15日 中午12:22评论-0条

网上时有诸如经济上升,道德滑坡;经济前进一小步,道德后退两大步之类的哓哓怨嗟甚至谩骂。网络为所有社会人提供了话语平台乃至泄愤机会,这本身已经多少见证了民主气氛的昂扬与开放,对比曾几何时的那种再大的委屈也只能憋在心里,一不小心就可能因言获罪的压抑,已经是冰火两重天的际遇了。宽松的舆境来之不易,该珍惜的自应珍惜为佳,不宜过处还是莫过为妙。

且诸君耿耿于怀、哓哓于口者,多半囿于眼前所见,而无视或无知于历史跌宕之必然。今天的问题虽然发生在今天,而其中有好多则都是历史积弊的爆发和惩罚。可以这样说:今天是在为历史买单,为积弊受惩。甚至不妨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之利几无所得,而“父债子还”之累则比比皆是。

日前读到北大教授杨奎松先生题为《特权并非因改革开放产生》的文章,感受颇深,所见略同。洋洋洒洒的文字内容,林林总总的历史事实,无须也不容笔者在此复述,仅录其卷首的几句核心提示以飨读者,以见一斑:

“ 很多人误以为今天的贫富差距拉大、收入分配不公、官员贪污腐败盛行等问题,都是改革开放带来的。在他们看来,只要注重分配平等和公众福利,很多问题就可以得到解决。殊不知,这些问题说到底都是现行的有待改革和完善的制度造成的。而这些制度多半早在建国之初就已经确立了。不设法对制度本身进行改造和完善,是不可能真正解决问题的。”

杨教授提到的种种问题,都是有关建国之初就已岿然确立的等级制度方面的,本文今天要讲的仅是几个道德层面上的问题,意在说明今天的所谓道德坠落也并非始于今日。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这是古人的结论。之所以历经千年而犹传,足以说明这句话不失为一般真理;而民谚所说“人穷志短,马瘦毛长”则更是一个有力反证。当然,这里只是就一般而言,而不含特殊。特殊的超凡脱俗者自古就有:诸如“贫贱不能移”,“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等等。今天的英雄模范人物当然更不在话下,但毕竟涵盖不了芸芸众生。芸芸众生的头等大事不过是柴米油盐酱醋茶,也就是说,生存才是第一需要。“民以食为天”,舍此无他。

这就不能不提到当年大跃进造成的严重问题了。三年灾害,全民挨饿,随之而来的就是一个曾经为民众所不齿的小偷小摸问题。当聊可充饥的树皮野菜都荡然无存的时候,下地干活的人们能不揪鲜捋穗逮啥吃啥以期充饥保命么?能不为困守家中嗷嗷待哺的孩子腰掖袖吞带回点吃食吗?一而再,再而三,终致群起效尤而成风。颓风日久,“偷”字原本的贬义渐渐淡化成了吃公拿公不算偷,甚至异化成了不偷不拿是窝囊。王光美蹲点搞“四清”时总结出的“桃园经验”里有过这样的话:“大干部搂,小干部偷,社员衣里缝大兜”,一语道破天机;其实当时各地的情况大体如此。食不果腹,无怪其然。

现在还有偷吃偷拿揪鲜捋穗的吗?百分之百的都过了温饱线,与百分之百的都在饥饿线上,是谁也否认不了的天壤之别呀。也许会说,小偷小摸是没了,大偷大抢上来了;多吃多占少见了,贪脏枉法出来了。持此论者似乎忘了大和小的辩证关系,忘了大是由小陈陈相因而来的道理,反将改革开放当成了罪魁祸首,实属大谬不然。

廉耻问题是这样,其他比如治安问题又何尝不是。当时所谓的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是个什么前提呢?家家无余物,路路无所遗,又何须闭户,何处拾遗?还有,人人被禁闭在森严壁垒的户籍管理上,顿顿被牵制在定时定量的几两口粮前。谁也甭想跨越“划地为牢”般的小圈子一步,谁也躲避不开环环相扣的群体设防。尤其后来愈演愈烈到夫妻反目,父子成仇,亲属株连,彼此揭发……诸如此类,不一而足。试想,如此情境下的所谓治安良好,倘若加诸今人身上,当何以堪? 

还有个赌博问题,用赌博成风形容当下现实恐不为过。而为数最大的参与群体恰恰都是中老年人,尤以退休赋闲的老人为多。当下的社区文化娱乐活动项目多多,舍此不入偏偏热衷于赌小钱儿,何以然?还不是当年在单位吃大锅饭时,清闲自在养成的习惯!积习难改不算,还潜移默化到下一代甚至下两代。而当盘点种种颓风之源时,又不禁人云亦云喟然长叹今不如昔。种种不正皆源于昨,而揹黑锅的却是今天,买单擦屁股的是今天。今天今天,得捱到哪一个今天才能将昨天的尿裆尿裤擦拭干净啊!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lifangyuan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庞徨点评:

文章气势雄厚,题目具备夸张的形象表现,历史留下来让后人承担的种种问题却不能拿来当作道德沦丧的借口,这与当今本身的社会风气有极大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