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餐变奏曲
五点五十的闹铃响起。我一下子从床上蹦了起来。我的举动惊醒了还在熟睡中的妻子。
“干什么去?”妻子问。
“做饭……做早饭。”我柔柔实在不想睁开的眼睛说。
“今天是想在孩子面前表现表现吧!”
“哪里的话,只是想体验一回夫人的辛劳罢了。”我捏捏还躺在床上的妻子的鼻子,急忙下床,用凉水冲冲脸,就进了厨房。
时间已经五点五十七分。
我首先打开电磁炉,开始煮我昨晚上就打磨好的豆浆。随后,在煤气灶上熟油炝菜;然后又用双层蒸锅煮鸡蛋热馍。这一系列的动作只用了不倒三分钟的时间就做好了。接下来就是在等待中让所有的食物达到能享用的程度。
煮豆浆费了事。
豆浆本来是昨晚就打磨好的。为了确保它的新鲜状态,我没有即刻加热。谁知早晨起来加热时,不小心溢出了许多的泡沫。我站在锅前,不停地用勺子搅动。这样才让溢起来的汤不再“奔腾四溢”了。
妻子走进厨房,告诉我要多煮一会儿,并且要将汤里的泡沫打捞出来,这样煮熟的豆浆才鲜嫩可口。
按照妻子的说法,我认真地做着每一步。
六点十分,我的豆浆终于煮熟了。我关掉电磁炉,关掉煤气灶,来到女儿的房间,却见她还在熟睡中。
我打开灯。
“杨丹,快起床了,时间不早了。”
女儿在我的叫声里极不情愿地睁着眼睛,用双手揉着双眼。这种举动,和她小时候可爱又淘气的样子一模一样。不过,那时候的她,一出现这种动作,接下来必定就是大哭。哭声震天。这时候,她只有在妈妈的怀抱里感受到温暖,品尝乳汁的甘甜时,她才会解放每一个人的耳朵。
我想,女儿如今已经上初中了,十二岁的她该不会再大哭大闹吧!
不到五分钟的时间,女儿已经洗漱完毕。
六点十五分的时候,我把做好的早餐整齐地摆放在客厅的茶几上。
“丹丹,汤里要加糖吗?”我问女儿。
女儿没有说话,一脸的愁云。
“你就别问了,加点糖好喝!”妻子有些生气。
我从沙发上站起来,从灶房拿来白糖,给女儿的碗里加了一小勺。问妻子要不,她说要。我又给她的碗里加了白糖。
“爸爸给你荚个菜馍吧。”我又问女儿。
“我不吃!”谁知女儿竟硬生生地回答我,“我不吃冷的。”
我没词了。
因为我的油炝胡萝卜就是生的。我有些后悔:为什么不给孩子炒个菜呢!
“你不知道女儿不吃冷的馒头吗!”坐在沙发一端的妻子终于开口了。
妻子的话让我明白:女儿以为馒头是冷的。
“谁说馒头是冷的,你吃了没有!”我有些生气,毫不客气的大声吼道。
女儿见状,没有说什么,只是慢慢地喝着她的加了糖的豆浆。
“嚷嚷什么呀——你!我每天都这样的。‘人家’不吃这不吃那,我就下楼买油条或者荚个菜馍。你只做了一回就不愿意了。”妻子也挺生气地说。
我沉默了。
我拿起馒头,递给女儿。这回,她再也没有像刚才那样十分生气的样子,而是很快接过,拿起来就吃。
我回到厨房,开始收拾碗筷。时间是六点三十分。
突然,门“碰”的一声,我转过身来看时,女儿已经走了。
“孩子吃鸡蛋了吗?”我问妻子。
“没有。”妻子说。
我知道女儿还没有走得太远,就抓起一个鸡蛋冲出门。到了三楼的时候,看见她正在等候她的同学。
“拿着,路上吃。”
“不!我不想吃。”
“好孩子,今天早晨你吃的不多。这个鸡蛋一定要带上的。”
女儿终于接住了。是在我的再三要求下接住的。
我一步一步上了楼。时间是六点四十五分。妻子已经吃完饭,开始收拾东西准备去学校。
“你的鸡蛋吃了吗?”我问妻子。
“没有,我带上吧。”妻子说。
“给,这是热的。把你那个已经凉了的放下吧。”我说。
临出门的时候,妻子对她身后的女儿的表弟杨康(上小学三年级)说:“看你的姨夫对我们多好!”
这句话不经意间飞进厨房,飞进我的耳朵。我的因刚才女儿的一番举动还有些不好的心情,这时候竟一下子清爽了许多轻松了许多。因为,我的紧张的劳动,终于有人肯定了。
编号:20080927(于家中)
-全文完-
▷ 进入跳舞的胡杨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