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要正式入冬,天气也一天天渐凉了。外面的雨似乎并没有停下来的征兆,继续着萧杀的气息,让人里外透凉。已经两天一夜了,后院的水塘已经积满,四处漫溢开了,水是浑浊的。好像老人的眼泪。
还记得那个拄着拐杖,逼近九十高龄的老人。那时,见到她老泪纵横,抽噎着诉说自己的辛酸往事,无奈的处于这样一种悲哀的现实。她也曾年轻,拥有一群儿女,她也曾为儿女付出过全身心的爱。可是,到头来呢?她的生活要怎么继续?女儿远嫁他乡,也已经年老,力不能及,一年也只能见两次面,每次都那么仓促,也着实无奈。儿子六十多岁了,有四个孙辈了。孙辈都已成家立业了。大孙子也是个中型企业的老总了,可以算的上是经济富足之家了。可是,老人一直是一人独自生活,只是因为与儿媳关系不和。看似再普遍不过的事情,可在她那里却无限升级。儿子,在外人看来绝对是个窝囊的人,无法调节母亲与妻子的关系,终无宁日的过了三十多个春秋。他的理家之道就是将自己放逐在外,所谓眼不见为净。孙辈更是无法顾及这些琐事,甚至表示不可理解。
后来媳妇随孙子离开家,到另外的地方生活了,一走就是七年。老人也是寿无多日了,终于生病了——老年痴呆症。迫于压力,儿子只好回来照顾。难道这也可以叫做照顾的吗?只是回来给口饭吃,其它的就都不管不顾了。每天的每天,除了做饭吃饭的时间回到家,其它的时间就闲散在外,和人闲谈聊天。甚至,还抱怨老人为什么不早点断气。这就是一个儿子对自己病重母亲的态度,实在有一股说不出的滋味。难道他自己不会有生病老去的一天吗?难道他不需要儿女的照顾吗?
老人终于还是咽下了最后的一口气。至死都没有闭上眼睛,嘴巴也是张大的,似乎还有太多的悲太深的痛,需要向活着的人诉说。她那个儿媳却始终没有回来,甚至还打电话回来对要求她回家的丈夫破口大骂,“痛诉”自己做儿媳的“血泪史”。人生,人的生活与存在,这样的差异,实在不知道是该笑还是该哭。这样的时令,老人的床上就只有一床破草席,和自己冰冷的尸体,还有长久以来积累的怪异气息。这就是她曾经存活的证据,也是苍凉悲哀的证明,是赤luo裸的,无可辩驳。外人,早就传开了,说老人是活活饿死的。没错,是饿死的,从精神到肉体,饥饿而死,算是解脱。
最可笑的是,还有人在和死去的人计较。真不明白,她始终都是母亲,何况现在已经死去,再无回转的可能。为什么还要这般固执?恐怕只是让别人认清了,你是个怎样的人,只是让你从此直不起腰,以后还怎样能够在这样一个家族立足。恐怕,自己做出了这样的“表率”,以后也会有人学样的吧。她也会有老去的一天。
老人离去,雨,下了两天一夜,依然还在继续。
世事都有因果,种何因得何果,也许逝者曾经犯下过错,曾经给与他人伤害,但毕竟已经过去,更何况已经都不复存在,这是在跟谁计较呢?已经听不到,也看不到,一切都终结了。生的人还如此这般的记恨于心,这是在跟自己往后的人生叫板啊!何必呢!难道真的就一定要这样轮回才是真的因果循环吗?最后,那只不过是自己和自己开的一个玩笑,被愚弄的不是其他的任何人,恰恰就是自己。只是给茶余饭后无聊的人提供了一些谈资,将这种无聊的世事蔓延开来,成为他人的借鉴与对比,成为他人的警示。自己却要在自己编织的牢笼里度过余生,也许还要忍受良心的折磨(如果还有良知)。
也许,除了坦荡还要隐忍,没有宽容至少需要原谅,哪怕是最后的原谅,也是一种释怀,对别人也对自己。
-全文完-
▷ 进入夕林一梦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