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黑夜,另一种真实冯唐易老

发表于-2008年11月03日 中午1:24评论-4条

海男越来越喜欢夜了。

海男喜欢那种在黑夜来临前的虚幻,浑浊迷满在这个陌生的城市,每一个黑夜的前奏。在海男的眼里,似乎世界只剩下他一个人,拌着那路边带有一点暖意的灯光,清冷的街道,空旷的只有海男的跑步声和喘气声。在这样的夜晚里,海男像是一个迷了路的孩子亦或是一个从现实世界里逃出来的懦夫,不知道该去那里,前方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花园,那里真的有他梦想的东西吗?他已经不是一次去疑惑,去质问,但是他不知道该去问谁,事实上也没有人可以给他一个明确的答案,唯一可以给他这个脆弱的心灵一点慰藉的是还有黑夜,黑夜在他的眼里,很多时候,已经意味着一种期待,意味着一种释放。海男不喜欢光明,他没有给任何人一个解释,只是他对光明的感觉越来越黑暗了。光明,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成了虚伪和面具的傀儡,那些在白昼里忙碌的人流,那些在高等校园里接受高级教育的“人才”,那些自以为处于社会顶层的阔老,似乎都在潜意识的散漫着一种死亡的气息,可是这样的死亡气息是怎么样进入海男的大脑的呢?海男对此从来就没有在意过,颓败,堕落这样的词语已经不是他大脑里的陌生词语了,海南经常用这样的一个黑色幽默来撩以自慰或者是隐藏一种内心的脆弱:对于一个即将死去的人或者是毫无救药的人,我们又何必去给他多一点的欺骗呢?或许死亡有时候也是一种不错的解脱或者是一种再生的可能可以得到机会了。好比一个时代,如果时代已经破烂不堪了,已经快走到生命头了,这里我们姑且把它当人看,那我们去奋力的拯救他,还算不算一种理智呢?对于光明,每当海男无意的想到一些诸如以上的怪问题的时候,对光明的厌恶就多了一分。在这一点上,黑夜要好多了,至少它给了海男以真实,或许这也是海男喜欢黑夜的一个原因。

12点左右的时候,海男还是一个人游荡在空旷的街道上。行人稀少了,三三两两的汽车还在任性的疲着,似乎一天的风头还没有让它尽兴,这样想着,到是海男感到不可思议了,这世界上的东西可真难琢磨!不到深夜,就是这些没有生命的汽车还不敢停止表演。海男曾无聊的认为有以下两个原因使它不敢停下来。一个原因是它的主人不让它停下来,另一个原因,也是更重要的是这车和人都已经失控了,把握不住自己了,或许是被一种无形的力量所征服,或许是被什么东西给控制了。海男从不细想,他觉得反正是无聊的想法,也不必要去深想。或许这样的想法会被一些有智慧的人认为是白痴的想法,不过没有关系,海男的智商本来就很底,如果找个人做个比较的话,阿甘很合适。海男不管走多少路,只要是在夜里,是不觉得累的,至少这样的游荡不会让他的心感到破碎。可是在光明下的他就不同了,现实生活里的一些必须作为时刻都在要求他去做,如果不做的话,海男会很幸运的获得一个没有出息的荣誉,而这样的荣誉的另外一种含义是海男将会是一个没有用的人,可以和很多人一致厌恶的小混混相提并论了,当然这是海男不愿看到的,当然这也并不是海男向某中力量投降,而是海男会受到一种无形的因素影响着,他清晰的知道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因素,可是他摆脱不了。每次想到这里的时候,海男总是很泄气,然后就是伫立在一盏路灯下,盯着灯光不停的看,忽明忽暗的灯光,也好象在晕悬着一种力量,这种力量把海男的大脑里的诸如黑夜和白昼的比较都清洗了,不留一点痕迹,海男的大脑在这个时候会是空空的,像一张白纸!灯熄灭的时候,海男突然的想,自己真无趣,生活也是,周围的人白天遇见的人也是。他想起了一个作家的话,作家说:“这个社会的人还相信智慧、爱情、有趣的一些事情吗?”作家在怀疑这些美好的东西或者是在期待一种智慧、爱情和有趣的事情?海男记得当时读到这句话的时候,并没有什么很大的感触,可今天夜里,似乎有一种神秘的力量让他明白了其中的一点意味或者说他有了一点新的感触,是那句话带给他的?海男开始再次盯着路灯,刚才它熄灭了一会,其实这也是可以原谅的,人都不能够保证自己一路顺利,更何况是物呢?不过有一点使海男感到很欣慰,至少在这样的夜里,还有路灯陪着他,即使是最终熄灭了,它也不曾离开过。一夜一夜,那样的灯光里透露出的一种晕旋或者确切的说是一种淡黄色的灯光,给了他很多的遐想、慰藉。诸如白天里所发生的一些让人感到无趣和郁闷的事情,都被这个神秘的灯光给消融了。然后,海男会对着夜空大笑。

“白天的时间是别人安排的,和我们没有关系”,海男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

每天醒来的第一件事情,宿舍的兄弟们已经讨论过很多遍了。只是让海男感到无聊的是,大家还是不厌其烦的重复着汉姆雷特式的问题:“今天吃早饭,还是不吃早饭”,然后海男竟然莫名其妙的烦躁起来。身边到处都充满着懒散的味道,虚伪的面孔时刻都在侵袭着人们已经麻木了的心灵,青纯的校园里,笑容不需要复制,可是一样的让海男感到雷同,海男时常怀疑自己是不是生活在一个真实的世界里或者这仅仅是一种幻觉呢?当这样的怀疑让海男静止的时刻,海男唯一意识到的,就是怎么样去掩饰这种近乎白痴的表现,这个时候,一盆冷水,就成了他最亲密的朋友了,海男迅速的把冷水扑在脸上,虽然不是很刺骨,可是这毕竟让海男清醒了许多,别人安排的时间开始了。

被海男称做是机器的学习、生活,在新的一天里开始了。不同的面孔,不同的口音,不同的级别,在一个规定了的时间里,似乎他们在背地里约定好了,一致的向着一个方向走去。据说那里有一帮很有学识的教授老师什么的,更让人重视的是:据说这些教授或者这些学校可以传授你一些生存和做人的技能,以至于你在离开这些地方的时候不至于饿死,或者不至于让别人轻视,或者不至于被社会抛弃。当然要想获得这些东西,你得必须放弃某些东西。那就是说你得必须按他们的规则去做,即使你是不愿意的。海男不是很喜欢规则的事情,不过海男很喜欢一些新鲜的事情,这似乎是海男的一种天性,对好奇的事物总想知道点什么,那怕是一点点,在他看来,也没有多大关系,但是一定要让他知道。海男就这样跟着那些兄弟去上课了,海男在没有上这样的课程之前,听说,上课很轻松,甚至不需要听课。当时海男觉得很不可思议甚至感到一点怀疑:学校怎么样去培养这些崇拜他们的高智商的群体呢?海男到现在也不明白,烦躁的心绪和失望的心情莫名其妙的多了起来,海男曾一度的认为,是自己的原因。海男的爸爸妈妈都说海男对很多事情要求都很高。上课的时候,海男把自己的位置一次一次的向后靠拢,海男向别人是这样解释的:坐在后排,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其实海男最想做的观察一下课堂的氛围。这样看来,海男似乎是个挺小人的家伙,在背地里想窥探一些别人的秘密。可让海男感到失望的是,他没有寻找到一种积极或者说是希望,也可能是一种快乐,可这些都没有。唯一让他感到丝丝生机的或者是唯一让他感到自己还是活在现实中的是:讲台上,有个人在断断续续的讲话。海男和大家习惯那讲台上的那个人称为黑暗里的最后一盏要熄灭的灯,那样的时刻,海男和大家总是要表现一种保护的心理的,偶尔的抬起自己的头,给那盏要熄灭的灯一点油,也就是说,不想看着他很快的就熄灭了。每当想到这些的时候,海男总是很无趣的翻开一本书,随便从同桌的桌子下抽出来的。有一次,海男翻到了一本名叫《毕业那天我们一起失恋》的书,当时海男很是泄气,心里想着,毕业那天,真是不希望我们一起失恋。可海男更希望的是,毕业那天,千万别多出几个白痴去抢银行或者沦落街头,那样的话,无疑是对他们崇拜的教授们的成果的一种无视,这和去判决一个制定法律的人有罪似乎又有某种神秘的关联?海男,在这一点上,是不愿多想的,因为他认为这样去深想的话,会是很无趣的,甚至是一种无聊。其实更深层的原因,是海男不敢想下去,怕一种莫名其妙的烦躁弄得他控制不了自己,最后萌发一种想离开课堂的想法。虽然很多时候,海男,在这一点上是受了很深的折磨,但是现实中,他终究是没有实施过这样的想法的:也既,烦躁不堪的时候,轻易的离开教室,出去喝点咖啡什么的,海男认为,或许这样的话,可以让自己的烦躁的心情得以平静或者说可以通过咖啡摆脱那种无形的力量,使自己趋向于一种轻松。当然更多的时候,海男是表现的很有爱心的,不会轻易的离开教室,使教授感到一种羞辱或者说是一种失败的感觉。

海南觉得在教授正讲的“昏昏欲睡”的时候,离开课堂,这种残忍的程度要比逃课强烈的多了,当然这样的感觉也只有教授自己才能深深的体会到。或者是为了表示一下对教授的尊重,或者是为了给他一点油,让他继续燃烧,或者是为了使自己的头得到一点放松,大家还是会偶尔的抬一下自己的头的,以表示:教授,我们还是在听你的课的。更多的时候,海男是保持沉默的,折磨当然还是像一个无赖的家伙似的,跟着他一刻不曾离去。对于海男而言,或许也只有沉默的时候才能够让他体会到一种慰藉或者说是有一种自己还在读书的感觉。好比黑夜所带给他的那种真实的感觉,不像课堂这样的浑浊和一种死亡的气息。

不过,在沉默的时候,海男大多数是这样的,或者睡觉,或者让自己玩味一下《恶之花》(对于诗歌,海男总是以一种玩味的态度去拜读的),或者是让达利给自己画一幅只有上课的时候才看的画,当然,更多的时候,海男自己是搞不懂魔幻的色彩里面所包含的那种秘密的。但是 ,海男是很喜欢达利的风格的,那种不拘泥于权威和形式的反叛,总是给他一种近乎可怕的想法,像黑夜里那个陪他伫立的淡黄色的灯光,不过,海男总是猜不透那里面的秘。这样一来,海男觉得自己真无趣,然后就会莫名其妙的烦躁起来,心中萌发一种想离开课堂的想法,这个时候,海男常做的一件事情就是抬一下头,或许是为了表示一下对教授的尊重,就像上面说的那样,给教授这样的一种暗示:我还是在听你的课的。但是之后,海男会有一种很内疚的感觉,似乎是对某种东西进行了一场恶意的戏弄。不过,一般这样的时刻是少有的,更多的时候,海男会听一些歌的,海男甚至固执的认为,张楚那首叫姐姐的歌要比教授上课讲的文学史里的悲剧人物让人感动的多了。“活的不耐烦,又不想死去”,海男曾一度的认为朴树是个心理学家,竟然能够写出怎么一句穿透很多人心理的话。活的不耐烦,现实生活里的诸如虚伪、不真实、丑恶、麻木、面具、到处弥漫着一种死亡的气息。真是让人感到很无趣,海男甚至觉得生活真是没有意思或者说体会不到一种真正的意义,但是又不想死去,这其中是不是有一种神秘的力量在支配着我们或者说在拯救着我们,海男没有深想,至少海男认为他是没有这个能力去找到这种力量的所在的。有时,海男会想,许巍的那种清新、高远、纯洁,简单的梦想之歌,比如《完美生活》是不是这种力量的一种表达呢?在这样的一种浑浊的幻像里,城市变成废墟或者荒原,然后我们这些被称之为希望的人群都变成了沙砾,躺在慌原上,“头顶着蓝天”,那么蓝莲花会不会给我们一种期待或者说是向往呢?这样一来,某种线索似乎在活的不耐烦,又不想死去中被发现了,像一个支点或者是一种平衡的力量。

更具体一点,似乎是让我们在真实和幻像的间隔中找到了一种连接的因素,以至于不让我们再次感到活的没有意义。海男忽然间感到自己想的很累,好象不是在听歌了。然后,海男会再次的抬起头,感受一下现实和真实的区别,就象对黑夜和白昼的感受 ,当然还是要表达一下对教授的敬意的,海男觉得自己很虚伪,虚伪的让自己都感到烦躁不堪。

这样一来,大家都知道海男究竟是怎么样上课的。海男的包里一般情况下至少要放两到三本不同专业的书的,还有一个cd,当然少不了一些cd片。不过,海男从不带自己专业的书本,海男一度认为带本专业的书本就像是放一块砖头在包里,一方面加重了自己的负担,更重要的是这会缩短书包的寿命。是人的话,似乎都不希望自己早点走完生命,在海男看来,物也是如此的,当然物是没有生命的,只是在很多时候,许多的事物被人付与了一种意愿或者说是一种“生命”,还有一种情况是人和物都失去控制了,他们的生命都被一种无形的力量控制着,像黑夜里的那些车和人。但是这些近乎幻象的事情是真实存在的,好比黑夜头顶的那些星星,闪耀的是一种真实的光芒,即使那是遥远的甚至微弱的,但那毕竟给了在现实里带着面具的人们一些期待或者说是梦想。海男认为那或许就是黑夜所拥有的独特魅力:黑夜它从来表现的就是赤luo裸的。

海男喜欢上黑夜的理由其实也很简单。只是因为有一种期待在白昼里没有发现,于是海男就把这种期待转向了黑夜,更重要的是黑夜给了他一种真实的感觉。不像课堂上的那些飘渺不定的幻象,怎么也把握不住。

时间就像一台复印机,把生命这本书的每一页都复制了一遍。让人们的每一天雷同的近乎不可思议。

海男想着这样的话时,路边的灯光已经全部休息了。在海男看来,这些灯光也是由不得自己的,即使是散发光芒也要受到一些不知名的力量所左右的。好比现实中的人们,到达一定的时刻,某种行为或者说思想是必须要表现的。就像贝多芬的《非如此不可》。这样看来,路灯在黑夜即将离去的时候熄灭,也就变的容易接受了,因为除了熄灭,它没有其他的选择了。如果我们硬要给它一个光荣的理由去赞赏这样的非如此不可的话,那么黎明的到来,在海男看来,就是绝妙的理由了。其实海男看重的更多的是这样的一种真实:该熄灭的时候它就熄灭了,并没有去刻意的延长什么,一切表现的都是那么的自然。好比黑夜,黎明来的时候,它就会自动的消失,甚至不留一点痕迹,但又是那么的欢快。海男有时会想,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让他在黑夜里寻觅或者说是期待,在黑夜里他究竟又能够寻找到一种什么样的寄托,或者说是一种可以让他抵抗白昼的所有郁闷、烦躁的力量。没有人可以给海男一个明确的答案,就像刚走进黑夜时。“含苞欲放的花是最吸引人的”,这似乎给了海男一个暗示或者确切的说是一种引导。在黎明来临前的那种昏暗又透露着丝丝光亮的景色,所带给他的感受,是不是他对黑夜的所有期待呢?而那种景色里所蕴藏的力量是神秘的、甚至是无穷的。这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海男是不会去深想的,至少现在这样的力量就让他清醒了许多,似乎也让他看到了期待的东西。海男闻到了一些新鲜和安静的空气,没有灰尘和喧闹。不过,新的一天即将到来,换句话说,这种平静将会很快被打破。

接着,新的一天,就会在海男的跑步声和喘气声里拉开序幕。

一个人的,空旷的街道,新的一天来了。

纪念2004年(残酷的一年)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冯唐易老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文清点评:

无论昨天是如何的泥泞,
明天总会柳暗花明的,
您的文章先于烟雨发在其他网站,
在这里是“原创再发”文章。

文章评论共[4]个
文清-评论

您的文笔很厚重,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美。at:2008年11月03日 中午2:07

冯唐易老-回复谢谢您的赞赏。这篇文章确实是好久前写的。好些网站的规定,我发文的时候也注意了。不知道,发上去的时候怎么就违反的了一些说明。呵呵,下次发文一定注意。再次的感谢您的评论。 at:2008年11月04日 中午1:51

罗军琳-评论

刚准备下线,看到你写的文章,总想来过目一眼。你的文字需要用心品味,所以我只读了一半。实在太累了:)顺致问好。再祝作品多多。at:2008年11月04日 凌晨4:19

冯唐易老-回复呵呵,所以这几日也写的少。希望能够写的好。问好。 at:2008年11月04日 中午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