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人到无求品自高wei0201

发表于-2008年11月05日 上午11:30评论-2条

人生中,我信奉这样一句话:事能知足心常泰,人到无求品自高。

在我的记忆中,这是父亲经常说的一句话。父亲有知识、有文化,人品也好,但一辈子时运不济,命运坎坷多舛,晚年更是贫困交加,穷得连看病吃药的钱都没有。当我十三岁时候,父亲病情加重,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他走后,根夲不可能给我们兄弟姊妹留任何点滴物质财富,惟一留下的,只有他的谆谆教诲。

在父亲的教导中,让我们时常记起的,是他常常念叨的这句话:“事能知足心常泰,人到无求品自高。” 

我不知道父亲为何特别欣赏这句话,那时我只是一个涉世不深的初中生、一个不谙世事的少年,生活阅历很有限,自然难以理解这句话的真正意义。

随着年龄的増长,生活历练的加深,终于渐渐懂得了这句话所包含的道理。

这句话出自清代陈伯崖所写的一幅楹联,原文是:事能知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而父亲将“惬”改为“泰”,或许是父亲觉得生活中“事能知足”并不一定带来“惬意”、带来快乐,用“惬”与现实不大符合,不大准确,所以不如改作为“泰”,作“平安、安宁”讲,这样就更合符常理,也更加贴切。

父亲留下来的这句话,真不失为修身养性,为人处事的金玉良言。

纵观人世凡尘,每个人都有七情六欲,任何人都不能超脱,即使是“出家人”也是如此,只是他们受到了严格的戒律限制而已。

现实生活中,对功名利禄的追逐, 对物质生活的享受, 在一些人的心目中是颇有吸引力的,而且似乎永无止境。有多少人为此追逐争斗,“奋斗”终身;得势者、享乐者固然有,但也有不少人因此而费尽了心机,寻尽了烦恼;有的甚至不择手段,机关算尽,最终饮恨身亡,临死前才感到名利的可畏,物质的虚幻。

人一旦私欲太盛,有权者就会以权谋私,权钱交易,权色交易,贪赃枉法,贪污受贿;无权者则去偷、去抢、去杀人、去放火,祸害人民,为害社会。

古人说,“知足常乐,终身不辱,知止常止,终身不耻”,“良田万顷,日食三餐,大厦千间,夜眠八尺”。

如果,一个人真正做到了“事能知足”、“人到无求”,那么他(她)将是一个有骨气之人,“宁谢纷华而甘淡泊,遗个清白在乾坤”,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保持一份淸醒的头脑,心里没有贪求,就能够做到洁身自好;与此同时,也不会因为“己不如人”而嫉妒别人,得“红眼病”。如果大家都能把这句话作为人生格言,并且付诸实践中,那么其家庭将会和睦,其社会也得以和谐。

这里说的“知足”、“无求”,是指物质和私欲而言,并非指学业和事业上不求进取。有所不求才能有所求,“知足无求”才能“自强不息”。人生在世,不能全都抛开功名利禄,但对这些身外之物,必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保持一定的警觉。

人要是做到了“无欲无求”,品格自然高尚,但这终究是难以达到的。所以这句话用了“事能知足”的“能”字和“人到无求”的“到”字,留有余地,作为人们学习、向往的目标。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wei0201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浏阳老虎点评:

“人要是做到了“无欲无求”,品格自然高尚,但这终究是难以达到的。”但我们可以当此是一个目标与追求。我们可能永远做不到,但有这个追求,总是好的。

文章评论共[2]个
明政-评论

此文对哪些贪脏枉法者、权钱交易者、受贿者抨击得有力!正所谓人心不足蛇吞象,无求之人世难寻。at:2008年11月05日 晚上7:43

wei0201-回复谢谢明政的评论!评得好。 at:2008年11月06日 清晨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