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老圃诗人陈策襄鱼跃于渊

发表于-2008年11月07日 早上8:38评论-6条

我欲学,屈正刚,汨罗江里葬文章。我欲学,李太白,采石矶边捉月光。月光与水无尽藏,摄我灵魂天一方,强如困辱在山乡。天苍苍,水茫茫,殇非夭折彭非长。天虚我生七十强,一瞑不殄人间粮。书稿图书都散亡,留此一段无名腔。千秋万载后,应识有老圃诗人陈策襄。

儿时听大人说传奇故事,说得最多的是宋品三和陈策襄。

宋品三出生在我家对面一个叫大胜磈的地方,和我家只隔一条河,后来,我的一个堂姐嫁到了那里,我的印象就更深了。这个出生在大胜磈的宋品三偏偏在我们大胜桥出事了。老人们说:出事的那天,一大早,宋品三带领他的部队,从青林出发,准备和敌手大干一场,建功立业。刚刚出师,一阵狂风把军旗的旗杆吹折了,他的军师说:“出师不利,我们改日再打吧!”但是宋品三不听劝告,执意出兵,队伍行到草子坳,便遭伏击,他们且战且进,勉勉强强冲过了大胜桥,来到了开阔地带——铜鼓大丘,但最终没能冲出这个古战场,抵达成功塘。从此以后,宋品三一蹶不振,最终被敌杀害了。

陈策襄在人们的口中,则是富甲一方的大地主,上宁乡、安化的许多佃农全都是耕种着他的田地。最神奇的是有关他的命运。有一次,一个算命先生来到他的庄园里,他要算命先生替他算算将来如何,当时,他正在家当老太爷,儿子是长沙税务局的局长,家道兴隆,如日中天。算命先生没有直说,而是对他说着奉承话:“您好命呢,百年之时有万人送终!”联想到儿子身居要津,自己家居爱才,与人无忤,应该是好八字,所以,打发了算命先生三十两纹银。结果挨到51年初,解放了,他作为官僚大地主被政府镇压了,当时开的是万人大会,果真有上万人为他送终,只不过与他自己料想的大相径庭。人们对他的命运不胜唏嘘,更对那算命先生的技艺赞不绝口。

成年后,我嫁到了流沙河区花园乡石龙村(现已改为青山桥镇永峰村),夫家刚好为陈姓,所以对陈策襄的了解又加深了一层:他的儿子和他一样没能逃脱被镇压的厄运,他被打在自己的家乡东仓湾,儿子则被打在县城旁边的沙滩上。儿媳白寄芬带着他的三个孙儿女住在陈家铺子艰难度日。她颇具文采,写得一手极好的毛笔字,留下了“一间茅屋伴小溪,坛子盛米可充饥……”、“从前来往有,如今冷清清”等诗联。不过,我到陈家湾的时候,早已物是人非,我见到的只有她曾住过的茅屋和门前的那湾小溪。

最近,家翁仙逝,我又一次回到了那个闭塞的小山村,有幸从三叔陈岳朋那里得到了《楚源风情 》这本书,对陈策襄才有了比较清晰的了解:

陈策襄(1880——1950),名俊,又名方赞,青山桥乡东仓湾村伍家坳人。生父为贫苦农民,母亲讨过米。兄弟三人,居幼,行十一。过抚于叔父。幼极聪明,乡塾即头角峥嵘。后受业于秀才文咏奎,诗文大进。1899年考为廪生,壬寅中举,考入京师大学堂。毕业后在常德师范教国文两年。上京考知县为全国第一。补河南临颍知事,后任许昌、陕县知事。1916年佐陈树藩起兵反袁世凯称帝,功成后任陕西省政务厅长四年。1920年任江西省政务厅长一年许。为江西督办方本仁等排挤出任赣南道尹两年。1924年改任庐陵道尹。方父是吉安一霸,时有很多人状告其罪,陈以为民除害杀之,旋即挂印辞职,简装骑马入湘,家眷走水路回湘,方本仁派兵装土匪拦截,枪杀陈妻,伤次子坦琴。

回家后,产业为八都大地主。胞兄二人贫甚,各赠田100肩。自建宅于伍家坳,书匾额为“务稼庄”,改东仓湾为东仓岩,自号“仓岩居士”,寄情山水,终日以养花赋诗自娱。谭延闿曾赠联赞其为“解组自为闲处士”。然而由于时代原因,他的诗文现存极少,其诗只存开篇提及的古风,其文仅存宁乡七修县志跋及《喻氏十一修族谱序》,所撰楹联甚多,流传者仅壬寅中举大宴门联:“少年遭不幸之三,造物忌才,若欲置我庸流地;大道所以贯者一,圣贤无种,从兹努力读书天。”

陈策襄家居爱才,与人无忤。侄儿陈健余聪慧,出资培养到国立师大毕业,平日与之谈诗论文,促膝竟日。傅举生,大学本科毕业,任教上流中学,与乡村草剧场会面,与之畅谈并盛情邀请。1927年大革命失败,宁乡青年团委书记兼中共县委青年部长陈禹初,遭特工追捕,黑暗中从高楼窗口跳下落入葡萄架得生,潜入务稼庄,陈便函介绍其去西北军中隐藏。湖南省农协秘书兼浏醴宁长四县特派员胡辉在宁乡旅社被捕,陈策襄领衔与民主人士具保。保廪犹存胡辉烈士档案中。1931年毛泽东同班同学林若虚为曹明阵拘捕,陈亲自坐轿去黄材保释。

观其一生,历经三个朝代,在官想为民做主,结果赔了夫人伤次子;居家想学陶渊明,最终落得个家败人亡、书稿散佚的局面,难怪他会在最后的亡命诗中发出“留此一段无名腔”的概叹!

值得庆幸的是:“唯楚有才,于斯为盛”。他的乡民没有忘记他,在他死去50年后,出了一本名叫《楚源风情》的书;更值得庆幸的是:当年那个小小的公安助理胡菊乔不是一个势利小人,敢于冒险留下他的亡命诗;最值得庆幸的是:陈策襄自己没有因为外界的否定而妄自菲薄,勇敢地留下了他的亡命诗。我坚信,凭着他的亡命诗和他一生的所作所为,千秋万代后,人们的确会记得有那么一位老圃诗人——陈策襄!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鱼跃于渊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文清点评:

历史故事,告诉人们许多哲理,
许多时候,我们宣传的却是人间最少的,
也许正因为少才被宣传和提倡吧!

文章评论共[6]个
文清-评论

历史故事,让人有了许多感悟,问好朋友!at:2008年11月07日 下午5:37

鱼跃于渊-评论

谢谢斑竹!at:2008年11月07日 晚上7:59

海天蓝-评论

欣赏中……at:2008年12月04日 晚上8:07

鱼跃于渊-回复多日不曾上来,老友到了也不知道,谢谢光临。 at:2008年12月05日 早上9:02

悲秋道人-评论

能有一字半句留于后世已是不朽,更何况留存一诗呼?一生坎坷,令人嘘唏。at:2009年01月17日 晚上10:28

鱼跃于渊-回复是啊,我们还没有他那本事呢!谢谢道兄光临! at:2009年01月18日 凌晨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