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人、情、事系列之三——事依窗听风雨

发表于-2008年11月07日 上午11:05评论-0条

俗话说:事在人为!事,自然是人作的。

一个人,一生之中几十年,走过、路过、经历过、体验过太多事,其实说绝对一点,我们存在每一天,其实就是与事打交道着。比如工作、家庭、生计、休闲等等,这些原本就是人生必作之事,任何人都无法拒绝与逃避的。

家事、国事、天下事,谁能站出来说自己与事无关呢?

乐事、烦事、开心事,谁能轻易说自己一事无“成”呢?

芸芸众生,凡人永远是绝大多数。凡人自有凡人的烦恼,没有烦恼,我们又何来开心、快乐的界定与参照标准呢?,烦事注定不可能没有,更何况圣贤神仙也有烦恼,就不用说我们这些“食人间烟火、吃五谷杂粮”的凡人了。因此,个人认为“凡”可通“烦”。

万事,严格说是一个过程与阶段,不可能空穴来风无风起浪的。事于人,就是人与事相融之中的一种体验与感受。这体验于人或许是快乐的、痛苦的、开心的、郁闷的,而这心情变化与不同,就是事于人的收获与结果了。

常言也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话有时感觉很消极,甚至也可以理解为是一种自慰。不过换一种积极心态去理解,它仿佛就告诉另一个道理:作万事,不在结果而在过程,关键是这个过程中,只要自己用心去作,成败仅仅是一个标准与答案,并不影响或左右所作的价值与付出的无悔。

人,都希望身边所作、所见、所闻之事皆于人是美好的,这是人性始然,谁不渴望美好之事与自己贴身相伴呢?可问题是谁也不可能让万事皆如己意啊!一不如意时,内心不开始怅、彷徨、郁闷、烦恼起来,甚至自我痛苦、伤心、失望、折磨而不开怀。

遇事烦恼了,我们就喜欢无边的猜测、揣摩、遐想,甚至把一些自我主观意识无缘的附加在事情原本没有的基础上,这想越想越郁闷、苦恼、伤心、迷茫。于是乎,自己渐渐的把自己从开心、快乐、轻松、洒脱的地带,牵引到另一个迷雾、狭隘、自累、阴暗的角落折磨自己。

想起一个故事:一老一小僧人云游途中,见一美女发愁无法过河。于是老僧人一语不说就俯身背起美女淌过了河,然后放下美女再次行走。一路上小僧人耿耿于怀不解,心想师傅乃出家之人,与红尘无染,怎么去背一个女人过河呢?

于是小僧人忍不住问老僧人,老僧人听明原因后微笑回答:我都放下那女子很久了,为何你还一直背负舍不得放下呢?

禅的最高境界,其实就是一个“淡”字!

这个“淡”于老僧人言行中体现得如此淋漓尽致!这“淡”不是对事的漠然、逃避、拒绝,而是一种淡然心态相融着一份智慧、坦荡、洒脱。

尘世之间,太多烦恼事,想想有时完全是自己给自己强加的。这太多的烦恼,一切皆因为我们太在意、太计较。诚然,有些烦恼仿佛是别人给予的,一旦别人给予时,如果自己不能用一颗平静而淡然的心态对待时,那么负累与烦恼也水到渠成,徘徊在自己生活空间,就如那久不散去的阴云,没准不小心还给下一场冷雨!

或许有人说:如果对万事不在意、不计较,那还叫一个正常的人么?是的,换成我也不可能达到万事“不已物喜,不已己悲”超脱境界的。

常言说:不怕作不到,就怕想不到!达到什么高度与境界这不重要,倘若我们能试着向那高度或境界靠近,去给予一点点细想,或多或少于已有所收获吧?

好事、乐事、开心事,我们放大它、美化它、漫延它。烦事、愁事、痛苦事,我们淡化它、忽视它、缩小它!

怀惴如此一颗平静的心,携此行走人生旅程,或许你更能体验一份轻松、自在、洒脱……

2008/11/02随笔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依窗听风雨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心灵苦渡点评:

很好的心情文字。读来很有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