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经济学家们的无知刘银行

发表于-2008年11月11日 早上8:43评论-2条

美欧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中国一些经济学家,特别是,中国大陆的一些经济学家曾兴致勃勃地叫好,认为这是中国在世界上重塑金融地位的好机会。当时,甚至今日依然还有很多人,他们鼓吹政府拿出一大部分外汇储备以购买便宜的外国金融资产,以便中国在国际经济领域有更大的发言权和更有利的经济地位,以支持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

这种想法的出发点固然是好的,但是未免有些太幼稚无知了,充分暴露了经济学家终究只是商人智商,而绝不是政治家和战略家的智商。当然那样做是行不通的,即购买外国便宜金融资产,也是不应该的,至少现在看来是时机不成熟的。毕竟中国政府不是经济组织,更不是公司,它的行动不只是经济利益的驱动,更重要的是整个国家利益的综合平衡,包括政治,外交,军事,国际影响等等,当然也包括经济因素,但却也绝不仅仅是经济因素。一些经济学家把经济因素等同于整个国家利益的想法,或者说更分地只看重经济的做法,无疑是幼稚无知的。我们不能因为贪食眼前的一点点小便宜,就只整个大局于不顾。这种做法是得不偿失的,这样做的结果,有极可能可能打乱长久以来的全盘计划,更重要的是,这样做并不符合中国的更根本的整体利益。显然,这是不成熟的表现。笔者认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中国自从改革开发以来,逐渐奉行的是以一种韬光养晦的外交策略。这样做的结果是,让世界在矛盾中逐渐接受一个崛起的中国。很多国家,尤其是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崛起都抱有极其矛盾的心理。这是因为,一方面,中国的崛起会给他们带来不断的机会,有利于推动他们的经济发展,以及在国际社会中的协调行动,特别是,欧洲很想以此增加和美国平起平坐的机会,达到一种力量均衡的状态;另一方面,他们有极其担心中国的崛起,这不仅仅是意识形态的不同,更重要的是中国的崛起终将分享更多的国际权利,势必是他们的国际地位相对削弱,从而影响到他们既得的利益。

在这样一种矛盾之中,就不断有西方学者炮制“中国威胁论”,尽管这只是一部分人的一厢情愿的认为,但它足以反映出西方世界对崛起中的中国的心理矛盾的现实。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中国草率出手,很容易让人想到中国将要参与分享更多世界权利,从中获得更多的利益,这势必引起西方世界的不安,甚至又一轮的恐华情绪。这样的结果是,中国谨慎小心努力维护了几十年的和平发展的形象可能会受到极大的影响,从而影响到中国的外部环境。从长远来看,这将对中国的发展十分不利。这一点就是,政治对经济的制约,也是一个国家所必须考虑的更重要的因素,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问题,远胜于眼前一点点经济的甜头。况且我还看不到这是不是真正的甜头,也有可能是烫手的山芋呢。

其次,就是我们现在是不是真的需要这些金融资产?我们现在是否有能力控制好这些金融资产?现在一切还不明朗之际,却又开始购买这些来历不明的金融资产,不一定是一个好的选择,至少现阶段的问题值得商榷。中国的金融市场一直以来都相当的封闭,这也是我们此次侥幸逃过一劫的原因。中国金融机构大多是国有性质的,中国金融机构对国外的经验经验极其缺乏,也没有国内管理这方面资产的经验。在这种情况下,冒然收购西方世界的这些泡沫式的资产恐怕是危险重重的。

这一点,我们在中国平安收购富通集团股权上能够看的很清楚。自从去年中国平安收购富通股份之后,西方金融危机越演越烈。中国平安不但没有捞到什么油水,相反,却在一年时间内为富通集团买单了好几十亿,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失败的表现。因此,一些经济学家大肆鼓吹中国救世界的说法,是荒谬的,也是不负责的。

对于中国来说,是要静静地等待时机,沉下心来静观其变,努力保持自己的经济发展势头。时机成熟的时候,再勇敢地走出来,无疑比现在的冒然出动更必要,也是必须的。

最后,笔者认为最为重要的一点是,中国自身的问题重重才是关键。

一方面,金融危机也已影响到了中国经济本身。由于美欧等国的进口锐减,对以出口为主要驱动力的中国经济产生了严重影响。中国南方一些出口为主的企业已经倒闭,或面临倒闭。其中玩具巨头合俊集团下辖的东莞玩具厂的倒闭就很能说明问题了,紧接着又有很多玩具厂倒闭。中国的玩具业只是受到冲击的一个行业而已,其他行业也已出现了低迷势头。中国的经济增速已经出现了明显的下滑之势,第三季度的增速只有百分之九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这个数字是中国最近几年的最低值。如果中国的经济增速减速到一定程度,中国将很难容纳每年新增的上千万的就业人口。到时候,中国将出现严重的失业现象,甚至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首先解决好自己的问题,应该是中国政府首先考虑的问题,也是必须放在优先位置的。

另一方面,中国有太多的深刻矛盾亟待解决。这其中不仅包括严重的城乡差异,区域差异,贫富差异的拉大,以及发展中面临的环境,资源能诸多方面的挑战,也包括中国的一系列诸如:藏*和东突势力,台海问题,东海问题,南海问题等等领土问题。同时,改革开发的探索和发展,三农和民生问题也是中国政府必须重视的问题。中国的发展本身就是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如果连国内的最基本的问题都没有处理好就冒然过度地关心国外利益,这无疑是捡了芝麻,掉了西瓜的事。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中国政府该何去何从,想必不是一些经济学家鼓吹的中国救世界论所能解决问题的。

中国不是不能收购外国资产,而是要在时机成熟的时候,收购自己真正需要的战略性资产才是明智的选择,而不分三七二十一地收购一些连自己都不知道有什么用的资产,无疑是不可取的。

温家宝总理曾经说过:“中国的稳定和发展就是对世界的最大贡献。”在现在看这一点无疑是正确的,也是精辟的。当今中国面临极其复杂多面的外部和内部环境,只有自己发展了,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也只有自己发展成熟了,才能更好地走出去。一只羽翼未丰的小鸟就飞出巢穴去,无疑会受伤害的,甚至会掉下来跌死。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刘银行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生命之花点评:

管好自己的事儿是我们当前最重要的事情。

生命之花点评:

问好作者。

文章评论共[2]个
海小潮子-评论

外国有钱的财阀多的是,很多富可敌国,他们都没兴趣,我们难道还比他们有资本智慧??再说了,我们有钱吗?人均是多少啊?人家资本大国以前几百年掠夺的财富就比我们的2万亿美金的外汇多多了,站得高点看看吧。。。。。。拿着放大镜去找小便宜,小心摔交。。。。。。。at:2008年11月11日 晚上10:00

刘银行-回复有理 at:2008年11月12日 中午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