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王二小”之家天麻傩戏之子

发表于-2008年11月22日 中午2:43评论-0条

(一) “二小”名字的由来和他的旧家

天暗得很 ,暗得让人害怕,很不自在,让人闷得发慌--很不自在。

这年头儿,不管在什么地方,是什么人,干什么事,都与国际性名词pop fashion挂钩接轨。人们总想找点新鲜事来做做,干什么都follow the fashion 。 瞧!这儿就有一对夫妻正在进行终极pk呢!

女的向男的瞟了两眼便大声地叫道:“怎么?不爽啊!”

“不爽!你要怎样!?”男的大声地嚷着。

“不爽!就...离......!”

“离就离!谁怕谁啊!大不了再结一次!”

就这样,他们都成了终极pk的胜利者--离了婚,各自拍拍胸就散了。

(他们俩是在读初中时认识的,男的一脸英俊帅气,出生于一个离城很远且很偏僻的村庄。女的虽然不是很漂亮,但还算过的去,家又在城里,条件也不错。这样随着时间的堆移,双方都产生了好感,初中毕业没几年,就结了婚,有了个小孩,小孩刚满1岁,连名字都还没有取好就......)

他们俩就这样离了,但这小孩该怎么办?谁来养呢?男的还算有点良心,便把小孩扔在老家他母亲那里,从此不管不问,一个人到处逍遥快活。

这孩子长得很可爱,大家都很喜欢他,尤其是他爷爷奶奶,更是把他当着宝贝儿来爱。他没来多久,就有了个可爱的名字“王二小”,是由于他爸爸在家族的弟兄中排列老二,若是按兄弟姐妹来排列的话就是老三,所以有时村里那种不怕挨骂的家伙悄悄地叫他爸爸“三毛”(一种地方俗语:老大叫大毛,老二叫二毛......)。如果这样叫被二小的爷爷知道了,那就是几天都不得安宁,又要说这个没有“家教”那个没有“教养”。又要给二小的叔叔姑姑们上一堂经典传统的政治课。有一次,二小的姑姑不小心把“二毛”叫成“三毛”,被二小的爷爷知道后,不仅被骂的半死,而且还要在祖宗前忏悔认错。但这也不能怪二小的爷爷,因为二小的爷爷从小都听话老实,记忆又深又好,虽然只是小学文凭,但“四书五经”里面的精髓背得很熟,很流利,领悟得也很深,很彻底。前一辈的老人经常又在不停的灌输:“男尊女卑,女孩迟早是别家的人......”的思想。女孩在娘家是挂不上名号的,所以二小的爸按传统的惯例只能排老二,不能排老三。即二小的爸不能叫“三毛”。二小又是家族中最小的孩子,故爷爷叫他“二小”,又加上他们家是姓王,所以大家都叫他“王二小”。

二小的爷爷非常的爱他疼他,常常给他讲关于董存瑞、王二小、雷锋、.......的故事。二小也很喜欢听他爷爷讲故事,有时爷爷没有空闲,二小硬是死缠着爷爷,直到肯为他讲故事为此。就这样,二小度过了一个快乐的童年。 

(二) “二小”的新家

时间一天一天的过去,他一天一天的长大,他的爷爷奶奶却一天一天的老去。他进了学堂,在读书,各方面的成绩一直都很好。但在他10岁那年,他的爷爷奶奶相继离开了人世,他在悲痛中绝别了爷爷奶奶,没法推脱的父亲只好把他带到城市生活。只不过身边多了个女人--他的后妈,虽然说他爸爸对他还算不错,但有时在他后妈的怂恿之下,难免会遭打挨骂。因为他还有个同父异母的兄弟,从来都是任性妄为,是家里的小皇帝。

这样过了几年,他上了高中,但他觉得日子特别难熬,因为他对这个家非常地心寒、失望,但又无可奈何。虽然这个家与他爷爷的家完全不同。要自由,要开放,言论也很自由,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进出人的文化水平要比爷爷家高得多,但却有一股令人寒心的风气。

而且家里经常都是闹哄哄的,像在赶集似的,经常都有几个人在一起谈天说地。说话虽不是很风趣、幽默、文明,但也不粗鲁,只是偶尔中西结合来几句:"ho!my dear!jitian bujian(几天不见),i mi...miss you!唉!这日子真他mother的苦!"使屋子充满新鲜活跃的气氛。

瞧,崔姐又在与大家谈家论事:"我家那龟儿!可爱打扮啊!16岁都还不到,就是彩色的卷发,发亮的耳环,胸配银白色项链。都是什么'快男超女'惹的祸!说大的就是搞改革开放的过错!"

"改革!?开放!?"阿秀问。

(阿秀是一位不到30岁的女人,只有初中文化。)

"是啊!说向西方学习!好的没学到,尽是学些社会上‘混’的‘精华’!想到毛主[xi]那个时代,人无贫穷富贵之分,更无贪官污吏,干活一起干,吃饭一起吃,牛羊放在山上几个月不管都没有人偷,那像现在......."老袁说得很入神。

(老袁是一位50来岁的男子,他是在那个时代长大,很怀念那时侯的生活。对现在社会上的一些现象看不顺眼!看问题也不平衡,如果有人在建高楼大厦,或住高楼大厦的话,他很看不惯,也不想看,但总是在他眼前晃动,又不能制止。所以心里经常都带有怨气,但不会憋在心里,总要跟朋友或邻居说说,发泄发泄。说那不是贪官就是在外面乱搞乱混而得到的。而自己什么都不做,也不想做,总希望天上掉下甜饼来。)

"如果有人干活偷懒,那怎么办啊?听说那时的一个萝卜就要用一辆车拉,是不是真的啊?"阿憨问。

(阿憨是一位20多岁的小伙子,也只有初中文化。)

"你-- 你--

你就知道偷懒!"话中带气,好像是真的似的。

“我那龟儿,打架又狠又猛,上次把别人砍了两刀,若没有我表哥局长在后面撑腰的话,我那龟儿要蹲好几年的监狱哦……”崔姐满脸笑容,话中带有几分自豪和幸福感。

“你家有人当官就好哦,像我们这些没有亲戚当官,办什么事都受气,我上次去办事,买了一瓶500元钱的高级酒去搞关系,结果什么都没有搞到,反而赔了瓶酒。现在的官儿真‘高’,很‘聪明’!就连‘收礼’都‘高招’!我上次去,你们猜‘官儿子’他们怎么说啊?那领导说:‘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不收你的盒子,你拿回去吧,我们会给你办的。’我当时非常的高兴。但我过后发现我的酒没有了,只剩下个空盒!”农妹说话的语气很气愤又很沉。

(农妹是刚从农村搬到城里来住的妇女,对城里的好多事情都不太熟悉。)

“绝!真绝!贪得真是神不知,鬼不觉,‘天衣无缝’!”二小的爸爸把大拇指往上顶。

“贪!真贪!真他妈的贪!”老袁把大拇指往下抵。

“那办没有?”崔姐问。

“还没有哦!”农妹的语气沉得很。

“你们啊!你们!见识真短。现在是高科技时代,这点算什么啊……”

“你--你--”老袁还没等阿憨说完就哼了这句。

为了避免那种不堪的气氛再次发生,农妹便问:“那耳环和项链要多少钱啊?"

“那要几毛钱啊!满街都是,一元三样中都可以找到。”老袁连忙回答。

“好了,改天再议,改天再议,我们开始吧!”二小的后妈笑咪咪地说。

“哦!ok!开始!b...be...begin! begin !”阿憨卷起舌头,半天才拼出了个英语。

说着大伙就围在桌子周围,有的坐着,有的站着弯着腰,也有人蹲着。然后拿出自己所带来的钞票。有的摸摸数数自己的钱;有的既不数自己的钱也不摸自己的钱,只摸摸麻将子,或数数别人有多少钱;也有人既不摸麻将子,也不数钱,只看着别人数钱。

“我为你们找桌子和凳子来了,你们都坐着打吧,我为你们泡茶去。”二小的爸笑着对大伙说。

“你看,你老公想得多周到啊!待人多热情啊!你这次算是找对人了啊。”崔姐拍着二小的后妈说。

“是啊!是啊!all right!i...i既不抽烟,也不喝酒,只在边上看着你们打麻将解瘾就行了,这样的男人去那里找啊!”二小的爸说话的样子很不自然,像在说谎似的。

“哦!那门角怎么有烟头啊?”阿憨指着门角问。

“哎呀!开始了!已经开始了!”二小的爸连忙转移话题。

没过多久,大家都进入紧张的气氛中去了,天虽然不是很热,但有的还是在冒汗。

“哎呀!今天真他mother的倒霉!又是局局‘感冒’!”阿秀有感而发。

大家哄笑起来,屋子在沉静中装满了笑声。

“来!抽支烟!抽烟!”崔姐拿出一包烟递着说。

二小的爸笑嬉嬉地说:"我平时不抽烟,所以家里没有放烟,今天你请!我就抽支解解闷吧!"

就这样,一天就过去了。高下胜败已分,大家拍拍衣服就走了。有的进餐馆吃饭去了;有的在家里吵架,闹着离婚;也有的在街上东游西逛,眼神像小偷似的。 

(三)“ 二小”的大家

二小的妈在打麻将,他爸就在旁边摸钱、数钱、收钱和守钱,如果输了就笑嬉嬉地付钱。万一付不出了就赖帐或欠帐。但今天是赢了,给二小留了纸条:"你妈今天运气好,打麻将赢了,我和你妈请了几个朋友到餐馆吃饭去了。我们给你和你弟每人留了15元钱,晚饭自己按排。"

他看见桌上有一张10元,凳子上有他弟弟的书包,其余20元不见了。哦!他明白了,是他弟弟拿走了。

他拿着钱吃了碗面,在十字路口停了会儿,不知道去那里?望着对面的网吧,心一动就......网吧门上写着:"未成年人禁止入内"。但门口却有位小姐在说:"欢迎光临!欢迎光临!小弟!你算是成年人了,可以进去!”

“我虽然未满18岁,但也是个高中生啊!哎呀!管它三七二十一哦!进去再说。”他在心里与自己对话。

原来,这里面大多数都是与他或和他弟弟一样大的少年.正在对着电脑说:"杀!杀!杀杀.....!"网管员嚷道:"你们小声点!别影响我看电影!”

“警察!警察来了!"

“什么?警察!”网管员惊慌失措的说。看了看四周,便大声吼道:“是谁在乱叫啊!吓我一跳!”

原来是有个孩子在说游戏中的“警察”。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天麻傩戏之子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川菜
☆ 编辑点评 ☆
川菜点评:

从王二小的家中折射出家庭冷暖、人间百态,这就是活生生的生活!文笔不错,只是平淡了些,个见,问好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