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如果孤独半斤

发表于-2008年12月01日 晚上8:32评论-0条

一个胸怀无限理想的人,只身探索前方,目标定在遥远地平线上。他踏足前往,未想却深陷孤独的泥沼难以自拔,挣扎愈烈,陷入越深,眼前的理想正在沦为永恒的希冀与梦幻。当一个有强烈自尊的人受到命运如此鄙视和嘲弄,他会集中所有力量进行反抗。他的态度是如此坚决,以至于在所有援助他的力量都屈服于命运的情况下,他仍然只身奋战到最后。这是一位孤独勇士真实的写照。

孤独是性格的嫡系,一脉相承。那些拥有伟大品性的人,多半会感到孤独,因为时代平庸的土壤无法承载他们的理想和梦想,他们为此深感失望。对他们来说,孤独是一种难以自拔的瘾症,沉湎其中令人兴奋,他们亲历着自我创造价值的浩瀚进程,生命香甜的果实都归与灵魂共享,没有比这更值得引以为傲的存在状态。但任何选择都要付出相应的代价,孤独也不例外。你的美貌才智无人欣赏,幸福甜蜜无人共享,功成名就无人喝彩,当遗留在你身后光辉的废墟上燃起冲天的火焰,竟只能映照出自己单怜的影子,所有荣光落在你寂寥的瞳仁间成了一堆黯淡的残碴,你的孤独到底为何?痛苦袭来时,没有遮蔽物,全部压在你的双肩无人分担,当你发现孑然一身的命运充满凄楚,你的孤独到底为何?

孤独可能是一层壳,壳是一个蜗,蜗是一道防线;没人愿意让笨重的东西压在自己背上,但恐惧使唤本能顶起沉重的盾牌,支起一道防线,蜗居在下边的人,举步为艰、难以喘息也在所不惜。未知是一片漆黑的海,那里是恐惧的策源地,我们的“勇气号”航船驶向的水域……忽然闪出一道光,是矗立在海中的灯塔,是远方大陆阑珊的灯火,是游弋在海中的一艘海盗船,还是夜空中的一颗灿烂星辰?遭遇之前,谁也无从得知那是什么。只是知道,退缩,身后还有辽阔的海洋。像一条胆小的鱼,稍受到惊吓就退缩回寄居的壳中。在未遭遇之前就选择逃避,这是一种“被动的接受孤独”。

孤独可能是一面墙,墙是一道屏障,屏障构筑一道防线;没人愿意被封闭在墙里,但恐惧关紧了墙上的门,与外界分隔的界线(自我保护的防线)形成了——一个临时避难所,身临其境的人,苦闷、单调、痛苦、疯狂、哀号……统统被空间阻断了,或者于里,或者于外,没有人知晓。——没有绝对意义上的墙内墙外之分,置身事里则在墙里,置身事外则于墙外。在一片头尾相连的土地上,墙划分出这边、那边,这一端的起始,必然是那一端的尽头。对于墙那边的人,这边永远是里头,永远是围困。这是一道没有实体可触摸的墙,却将有形的世界撕裂于无形之上。外面敲门的生物,是一个人,一件事,一种思想,一场怀疑,一场否定?总之,他们是一些熟悉的朋友,统统被拒之门外。不愿意被打扰,不再需要任何爱怜,因为能够随时随地创造价值供应自己需要。他们动手将门锁紧,紧接着全身心投入到“发现”与“创造”价值的行动上,这是一种“主动的接受孤独”。

不管是“被动的接受孤独”还是“主动接受孤独”,他们全然不敢指望有人能够了解他,却一生都在寻求他人的理解,结果他总是绊倒在自己的影子里面。每个人都以为自己无力慰藉一颗孤独的心,每一颗孤独的心都以为自己无权得到慰藉;他们彼此疏远,彼此热望,彼此深信永不交汇。孤独者的悲剧就是当别人理解他的时候,发现他已经死了。

一个人最大的悲剧不是难逃一死,而是他死前发现了惊天的秘密:人生毫无根据可言。瞬息间,一切信仰的神柱纷纷崩塌,砸在他虔诚的躯体上,将他的灵魂震落到更坚硬土层上……人生前行的方向上失去往夕的目的地,此生皆化为虚妄。他存在的意义被提前否定于人生之外,他继续挣扎着不肯离开生命的土壤,又无力在地面上掘出牢靠“根据”安放摇摇欲坠的生命大厦,只是听天由命任时间将其摧毁。一旦生成这种感觉的人,多半已经沦落入最孤独的深渊。

如果孤独,生命的花园将步入深秋,即将开始漫长的寒冬。当枝节在冰霜雪雨中倍受煎熬,傲立于寒风中的娇艳绽放的腊梅,是否应感激寒冬的凛冽。

如果感觉孤独,想要消解孤独,就将爱你的人引领到你晦暗的思想深处,让他们替你打扫盘踞在心中的阴霾,挽留爱长期驻扎心间。

如果注定孤独,生命将沦为一场囚禁,外界便是牢笼,他人则是角落,命运是牢头,生活是牢狱生涯……幸福是放风时间,痛苦是鞭子,真情是镣铐,骄傲是食物……死亡是唯一能够打破囚禁的钥匙。

平凡人生岁月里,孤独就是被现实放逐,精神漂泊在荒芜的边野,宛如经历一场隔世的梦,流连于彼岸浪涛哗啦啦的吟唱声中,尘世间,无力摆脱纷杂俗事困扰的生命,不经意间,找到一处安放灵魂宁静的归宿地。感谢命运赐予孤独。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半斤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