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大学毕业了,分配到百里之外县城某企业.母亲笑得头发白了一层,儿子还清晰记得四年前收到通知书那刻,母亲笑得脸上打起了皱.
父亲过度劳累早逝,裹脚的母亲拉扯四个孩子到现在。儿子觉得得到母爱太多,实在有些对不住兄妹,更觉得永远失衡的是己与母的情义。
工作很累,工姿很低,生活很艰辛。依旧每月底坐六个多小时长途回家,吃几顿母亲做的饭菜,很是可口,与母亲顶床而睡,唠半宿家常,很是亲切。
儿子很能吃苦,一年后当了主任。每次回家都给母亲和兄妹捎点城里东西。一家人忙一晌农活,拍拍一身泥巴,回家吃顿自家的饭菜,其乐融融。回家次数是少了些,心里着地踏实。母亲知道儿子很忙。
儿子很能用功,二年后升为经理。儿子结婚了,在城里举行的婚礼,而后回家,母亲和兄妹及乡邻迎接,母亲心想像当年抱儿子一样抱起儿媳,只是尴尬的伸出双手颤抖的抓住儿媳的手。母亲准备家里最好的饭菜,儿子嫌档次太低,母亲欣然的拿出积蓄买了年关也不曾吃的海鲜,兄妹很怯,愣眼看,不动筷,母亲一直在笑,一顿饭吃的很别扭。母亲不好挽留,第二天大早,目送儿子~儿媳的背影渐渐消失,眼模糊了。
儿子的确很厉害,很聪明,几年后荣选为董事长。有了私车,假期偶尔陪妻子去岳母家里,节日也偶尔往家挂个电话问个好。母亲不再企望儿子啥时候回家一趟看看,而是习惯了站在庄头直起弯腰望它几眼,心里一声叹息。
一日,电话很急:母亲过世,走时眼睁着,还想看到什么,嘴张着,像叫儿子的乳名。儿子精神彻底崩溃了,飞速驱车,两个小时到家,只看到母亲的遗像朝自己微笑,儿子哭了,一次无休的长哭,哭的天昏地暗。
葬礼很隆重,实为少有。
有人说:“母亲死了,形式有什么用。”
有人说:“儿子很孝顺,母亲在那边一定会很风光。”
儿子安排了几个兄妹,走时只带走了母亲的遗像。把自己封闭了几日,出来时头发白了很多,很是颓废,足足老了几年。
忏悔自己,痛苦自己,发恨自己。发誓:“母亲啊,若有来世儿子还做您的儿子。”
来世?也许还是这样的结局
-全文完-
▷ 进入红尘岁月外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