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艳阳高照,菊花盛开的教育凯歌中,我以豪迈的情怀,幸福的憧憬,以高考中薪薪学子中的一员,迈进了辽宁教育学院的大门。开始了我的大学生活。
校园中,花香鸟鸣。高大的教学楼,彩旗飘飘,迎宾松披一身翠绿。校园之风吹着,枝叶和鲜花飘起,向我们时代的骄子——大学生招手致意!层层校舍挺立着力量,悠悠操场辽远着坦荡。
我第一个来到203教室,崭新的书桌,新粉刷的墙壁,玻璃砖黑板,一切都倍感亲切。同学们都来自全国各地,谈笑风生,同窗情,师生情悄悄地萌发。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学楼内,亲自聆听院长及老师的谆谆教诲,荡起知识的双浆,扬起理想的风帆,做一名名符其实的大学生,为将来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上第一堂公开课的是辽宁教育学院宋院长,名字叫宋任鳌。年龄大约六十来岁。戴一副高度近视眼镜,穿一身深蓝色的西服,系着领带,讲一口流利的普通话,颇具学者风度。讲授《政治经济学》,对每一个槪念,名词都解释得十分透彻,我们听得十分有趣。
课间上,上一级的留级生给我们新生介绍宋院长的资历:宋院长是辽宁省大连市庄河县人,具有双学历,双职称。其中一个职称是政治经济学教授,另一个是教育管理专业教授。据说在晋职称时,考日语,往往复习到深夜十一二点钟。他老人家置年龄于不顾,为了接受考试,伴随着他生活的是一盏台灯。墙壁上映着他高大的身影,万家灯火都已经熄灭了,只有这间小屋的灯光还在亮着。早晨背单词,练口语。他对学生们说:“我虽然身为一名大学院长,但也要严格要求自己,认认真真地接受国家教委,省教委评职的考试。”
宋院长做了两个小时的讲演,从资本家如何榨取剩余价值,到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危机,最后详细讲解了经济危机的四个阶段。使我们深刻地认识到;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何等的残酷无情。从而使我们师生更加热爱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激发起爱国主义的情感。
随着教育改革的滚滚洪流的不断高涨,对现代知识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适应教育改革的这种要求,故不断提高自己的外语水平,在功读英语的同时,兼学日语。参加公外课日语班的学习。请宋院长担任讲师。宋院长讲日语十分认真,对每一个单词的发音,要求的十分准确,每一种句型,讲得十分明白。
记得有一次提问我背课文时,我有的个别单词发音不准确,当时就给予纠正。第二天又再次提问我背这个单词,直到我准确无误地回答完毕,他才放心了。
有一次作业本发回来时,用红笔改了四处,有的字型写的不规范,有的句子翻译有错误,打分是60分。当时我惭愧极了。马上又重新认真地做了一遍,交给宋院长。他又重新认真地审视一下,然后满意地笑了。我看到宋院长的笑容,知道这次作业挺合格,心中十分高兴。宋院长对我严肃地说:“学习知识,是马虎不得的,要一丝不苟,知识是不会飞进脑子里的。只有刻苦学习,有攻城不怕坚的精神,才能掌握一门外语。
经过宋院长的耐心辅导,我的日语水平逐渐提高,顺利地通过大学四级考试。
宋院长不仅教书,而且育人。深入教学第一线,率领我们师生去辽宁省历史博物馆参观,去故宫实际考察。开辟第二课堂活动。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使我们亲自掌握第一手材料,丰富我们的历史文化知识。使我们更加深入了解我们中华民族古老的灿烂文化,更加激发起热爱祖国的情感。
春花秋月,时光匆匆。我以优异的成绩拿到了辽宁教育学院的毕业证书。临走时,宋院长赠给我一本蒋学模主编的《政治经济学》,并鼓励我们说:“在工作中,要不断地学习。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争取做一名名符其 实的人民教师!”我带着老师的嘱托,同学的深情,依依不舍地走出学院的大门,来到213车站,同学们与老师互相道别。执手相看泪眼!我坐上了开往沈阳南站的无轨电车,再一次回头看一眼我亲爱的母校。说一声:“再见了,我的母校!再见了,朝夕相处的同窗!再见了,我尊敬的师长!”
如今,我站在三尺讲台上,用知识的汗水浇灌着祖国的花朵。每当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我看一看宋院长赠给我的《政治经济学》这本书,便增加了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我要用自己的青春热血,谱写教育事业的新篇章!在青春的键盘上,击出闪光的人生!
-全文完-
▷ 进入小小小杨杨杨树树树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