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浅谈佛教的“空”樱花渡月

发表于-2008年12月14日 中午2:10评论-4条

我本人并非佛徒。一向时间内对佛教的哲学很感兴趣,集中火力研究了很久。开始涉猎了佛教经典和一些法师的讲论,觉得佛法博大精深,大海巨潮一般的感觉,但是总觉得弄不懂。

佛教起初给人的感觉就是深奥,似乎有非常不可思议的学说,包含世界真理。特别加上佛经的渲染,佛教僧人对佛理的神秘化和庄严宗教化,让不懂佛法的人以为面对神灵,站站竞竞,以为自己的狐獐之智根本理解不了佛的微言大义。佛经的晦涩和神秘倾向,和一些儒家大师不用通俗生动的大众语言表达一样,阻碍了人们对经意的了解。对此,我要大声的说:不!佛法一点也不难理解,是那些所谓的大师把它弄神秘和弄复杂了。什么儒家、佛法,理解通了也没什么了不起。

古代的人可能由于语言表达方式的限制和人们文化水平普及提高程度的限制,很多人不容易表达或听懂佛法的真实意思,加上佛僧对佛的尊敬和对佛法的神秘化倾向,越发使人觉得佛法了不可得。所以造成很多人学佛越学越玄乎的现象。如果你要学佛的话,那么,一定要把握住重点和要旨。什么事都有个中心意思和立论纲领,你只要知道了立论的基础,那么,这种学说主要讲什么回事就很清楚了。

那么,佛法的中心就只有两个,你弄懂了这两个,就等于知道了所有的佛法。这两个中心要点是什么呢?一个是因果论,一个是缘起法,你只要理解清楚了这两样东西,佛教的思想就不是神秘的了。

因果论很好理解,不神秘也不难以弄懂,别人不容易懂,那只是缺乏合适和适当的解说而已。什么是因果呢?凡事有因就有果,这是佛法的最基本观点。比如你种下一个豆子,就会生出豆子,而不会生出南瓜,这就是“种豆得豆,种瓜得瓜”,你种的豆子是因,而结出来的豆子就是果。种什么因就必然会结什么果。我们的行动和念头,会产生相应的果报,就是说我们做的事是豆子,就会接出同样的豆子,不会是瓜,你种的是瓜,不会结豆子,而是结瓜。种什么因,接什么果,善的结善果,恶的结恶果。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后世果,今生做者是。 

因果报应规律是绝对的,不是佛制造出来的。所谓因果报应,丝毫不爽,这一点就连佛法无边的佛祖也无法改变,佛祖只能教导你利用因果报应规律不要种因,断除报应之果,就象你不要在田里撒豆子,就不会有豆子结出来一样。多做善事,好报多多;少做坏事,改变恶报。佛的修行就是根据因果报应的绝对性,来让你行善止恶改变报应业力。通过修行来减少恶的报应,增加善的报应,转换业力。佛教的一个重要观点是众生皆有佛性,就是人之初,性本善的意思,后来却因为贪嗔心痴等无明也就是乱来的意思——造作原因,产生了系列循环报应,使人越走越远,回不到最初的佛的善的状态,在轮回中根据报应程度生生世世的漂泊,流浪生死。轮回说是在因果报应的基础上开展对世间万象的说明。宇宙中分为六道,众生因为不断造业,产生了持续不断的报应,这些报应因生果,果又生因,冤冤相报,无止无休。就象一个大轮子一样,无穷的轮回报应。善的上生天道,一般的生人道和阿修罗道,差的生到畜生道、饿鬼道。善的享受美好生活,差的在地狱受刑受苦。等到报应结束,或者根据你现在所做所为,又因生果,果生因的循环无尽的报应轮回,如此车轮般在六道中转动。 

可以看出,因果报应是佛教的基础,是佛法的总前提,如果这个前提是真实的,则佛法之一切皆是真理,如果这个前提不成立,则一切佛法有可能是一个大谎言。

那么,光知道因果报应还只是知道了佛法的一半,还需要知道另一半,就是空,也就是缘起法。佛要你知道因果规律,还要你知道世界的空相,从而达到解脱,摆脱生死轮回,如果你修行佛法达不到空,则你等于白费力气,越修火气越大,脾气越丑,“地狱门前僧道多”,如此的话还不如不修。

那么,什么是空呢?对空的解释复杂而又神秘的很多。比如 金刚经与法华经的古德注解不下一百多种,每种都是打妄想思考出来的。如果是如来真实义,应当只有一个,何以有如此之多,且不一样?因真实义是没有意思,无言说。古大德的注解只能帮助启发学人的后得智,但是没有根本智,哪有后得智。佛知道后世修行人契入佛法困难,所以说出四依法,其中之一是依法不依人。法是佛经,人是古德注疏。依经就对了,依古德注疏可能有偏差,甚至越摸越黑。 

我们常听佛说四大皆空,“空”在佛教里是一个重要的内容,修行就是要看破、放下,获得空性。对“四大皆空”的解释也很多,但是很多解释可以说并没有真实了解清楚佛教中的意思,只是错误的解释。常见的有:1、“佛教用语,指世界上一切都是空虚的。”(《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2年5月增补本)2、“指宇宙间的一切,包括人身在内都是虚幻的。(《汉语成语大词典》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6月版)”3、“谓世间万事皆虚,并不存在。”(《成语俗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92年1月版)4、“佛教用语。泛指世界上一切都是空虚的。是虚无主义的反映。”(《汉语成语分类词典》复旦大学出版社1987年8月版)笔者认为,这些解释均曲解了佛法“缘起性空”的本义,容易误导人们把“四大皆空”当作绝对的虚无,以至于有人把其作为及时行乐或消极处世的借口和依据 。

空并不是指什么也没有,也不是指唯心主义者说的万法唯心,万物是心的幻象。实际上,我们每天都接触到周围的世界,听到的、看到的、摸到的,你能说什么也没有吗?你如何能硬说服自己相信我们的这个世界什么也没有?所以,这样解说和理解的人,简直就是睁着眼睛说瞎话。

那么,什么才是佛说的空呢?空不是指什么也没有,而是指一切最终都要变得改变了面目,没有一件东西是永远存在不变的。所谓的一切皆空指的是万物都处在永恒的变化当中,没有一样是可以停留的,“万物皆变,无物常在”,如果把空换一个词语,这个词语就是“变化”,永恒不停的变化就是空。因为变化使一切东西都无法存留,顶多只是时间保存或长或短一点的区别而已。

你想想,不论多么伟大的人物,多么美好的事物,多么可爱的青春、朋友、爱情和亲人,在时间的河流当中,在时光里,有谁一直存在呢?没有,任何东西在时间和万物永恒的变化中,都没有长存不变的,不同的仅仅是,存在的时间长短一点而已。“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同一条河流,你第一次踏进是如此,第二次再踏进的时候,从宏观上也许看不出发生了什么变化,但是从微观上却变化了,比如水的流量,你脚下踩的沙子,你脚步的重量和方位,都和第一次有了许多不同。永恒的变化使什么事情都根本无法一点不变的中伏一次。变动不居就是空,红颜美女变成鸡皮鹤发,沧海变为桑田,美好的少年时代只能永远的留在记忆当中,而不能像倒带子一样的时光倒流回去,这些都是空。 

变化不留,变化不停止,无物永在,就是空。

可以看出,佛教的缘起论和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辨证法有很相同的地方,其精微甚至超过之,令人不能不对几千年前的佛陀的智慧心生感叹。 

那么,缘起也绝不是这么简单,否则就不会有那么多僧人一生修行,到头来连什么是空都没有弄懂了。什么是缘起呢?可以说,佛家所说的空,指的就是缘起。

用名词解释的方式解释一下缘起,缘起指的是一切物都是没有自性的、固定的不变的本性,物的存在和变化消失都是相对或相待的持续不断的生起、变化、消失,可以把缘起解释为相对或相待的条件和关系。这里很重要的一点是任何物都没有固定不变的个体、本体,这些被称为自性,就是说宇宙中没有一样是有自性的,就是有“我”这个独立的个性存在的。也许有人认为,我们每个人不就是个体吗?不就是有自性的吗?怎么说没有自性呢?没有自性,那不是和土木一样吗?土木如果没有自性,我们怎么能区别他们呢?

这一问,可以说正切中缘起的要害。按照佛家说法,人和土木一样,都是因为各种条件的缘起聚合,生出来的一个假我。人的生命也是因缘的作用,四大和合生出来的假我,如果你认真观察自己的手足和自身的每一部分,则找不到一个实在的“我”,我是各种物质因素加上生命运动的各种因缘聚合出来的。从长远的眼光看,我们和土木一样要消失,不能长生不老永远存在。我们的存在只是因缘作用暂时存在的一个我,这个我在永远丝毫不停的变化当中,会随着因缘的转化和变化而生起、消失。并没有一个固定和不变的独立的“我”——也就是自性的存在。那么,宇宙中任何东西,都只是不停变化中的因和缘的作用而不断暂时生起和转化、消失的东西,没有一样是拥有自性,可以主宰自己的。缘起和上帝不同,上帝具有独立自性,可以主宰自己,也可以控制宇宙运行,而缘起是不承认有一个固定不变的有自性的上帝的,就连上帝也只是缘起作用中暂时的存在,以后也会在变化中转化、消失。

那么,我们现在所生活的一切,所看到的,听到的,是不是存在呢?是存在的,问题只在于,存在的终将消失,因为变化是绝对的,永恒的,没有绝对静止不变的人或物。就象唯物主义所说的“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物质”,也就是终将成空。

“缘起幻有,空无自性。”缘起使物存在,仿佛有独立和不变的本性似的,但是万物都在变化中,没有一样是有自性的独立不变的存在。

“是故缘起性空,空中能建万法”,把这个法字换成物字就很好理解了。如果万物都有自性,都保持自己独立的固定的性质不变,则世界在各种不变中就会停留不动,这样就慢慢的不会有变化,到头来万物都将僵死。反而是因为万物的生成都只是缘起一时之间在各种条件和关系下的暂时聚合、存在,反而使万物不断地变化,产生各种物和现象,反而会动起来。所以说“空中能建万法”。

我们可以看出缘起的特点:一、无常。就是没有常住不变的自性物体。二、无我,没有一个实体的我。包括人本身其实也没有一个我。三、无自性。万物相待存在,存在等于是空中楼阁、沙上建塔,根本没有稳固的基础。世界的一切没有自性,都是在不稳定,没有任何可靠的基础上发生变化的,没有一样是稳固的。四、因果相续,缘起缘灭,生生不息。

我觉得有一个禅宗的公案就很好的形象的说明什么是缘起。说以前有两个禅师,在静坐着读经。禅师a突然问禅师b:“什么是空?你能不能抓一把给我看看?”禅师b于是用手在空中挥舞一阵,抓了一把空气,给他看。禅师a说:“不,这不是空。”禅师b问:“那什么是空?你倒是抓一把看看。”于是禅师a就一把抓住b的鼻子,把他疼得直叫。 

这说明,空,不是虚空,什么都没有。我手能敲到的石头,硬梆梆的,敲了会疼的,这种东西,是存在,却也是空,为什么呢?这个石头在不管多长的时间后,还是会消失、幻化的,就连地球都不是永恒存在的。空与万物(色)。是一回事,不是两回事。万物本身就是空。 

我认为,其实你把“空”都换成“缘起”来理解,就很容易了。事物现象不外乎是因缘生起的,就是“色不异空”。它等于说“离开因缘而孤立存在的事物现象,是不存在的;因缘也不可能是抽象的因缘,它一定是具体事物现象的因缘,有具体事物才有因缘,否则无所谓因缘。”《心经》里的“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当作如是解。 

我们生活在世间,也是根据前世的因果报应力,由地火水风四大摄取你的记忆根识所合成的一个假我,所谓的假我是说你这世是这个德行,那是根据前世的报应力产生的,也许你前世不是这样一个人,脾气不是,甚至相貌也不是,根识摄取了六根(眼耳鼻舌身意)不同成分比例变成的一个你,人和人千差万别就在于四大和根识摄取的成分比例不同。空就是从根本上看破假我的不实在,甚至连我都是暂时的,一切只是永恒的因果报应和缘起在起作用。因果报应根据一切所作所为,不差分毫的产生着持续不断的报应运动,在因果绝对报应力中,没有不变的我,没有不变的自性,没有最初开始的造物主,只有永恒的变化。一个人修行,断尽恶因,做足善因,就成了佛,“同体大慈,同缘大悲”,如果每个人都达到最彻底的止恶行善的地步,则每个人的德性都是一个摸样的,这就是佛教众生平等的意思,就算报应生在畜生道里的畜生,也和人一样具有相同的佛性,只是由于所作恶业太多,投生到那里罢了。它最根本的佛性和我们毫无二至。 

从佛教的角度来说,一切皆空。佛教中的涅盘就等于是我们现在的生活,是“万古长空,一朝风月”。心经说“名为得道,实无所得”,佛教讲究连佛法都要空,就是因为佛法也只是因为缘起的作用才产生的,只是空的一个名词解说。那么,涅盘和世俗一样,是空的,所不同的是,认识到空性后,你不在贪婪执着,以看破、放下的姿态活着,心态比较自由自在。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真的佛不在西天,没有法力无边的手掌,没有任谁也跳不出的五指山。极乐原是本土,天堂就在人间。

什么是空,你明白了吗?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樱花渡月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烈酒红袖点评:

醒时自度,迷时师度。
能真正感悟也许不容易,
排版凌乱了,下次注意。

文章评论共[4]个
半斤-评论

“对此,我要大声的说:不!佛法一点也不难理解,是那些所谓的大师把它弄神秘和弄复杂了。什么儒家、佛法,理解通了也没什么了不起。”祝你好运!at:2008年12月16日 晚上9:19

樱花渡月-回复呵呵,口气是大了一点,但是我觉得也不是那么难理解吧,我的意思是如果有适当的解释方式,并非就难以理解。 at:2008年12月17日 下午6:36

樱花渡月-回复佛法理解不难,难的倒是去践行。 at:2008年12月17日 晚上9:17

半斤-回复能够理解的东西,离实践太远,就成了类似画饼充饥的圣物。哲学更应该如此,哲学应该服务于当前个人的品性培植。前世今生,因果报应,都是违抗生命本意的论调。 at:2008年12月18日 凌晨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