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探红楼(15):《蒙府本》的由来
安 晓 玲
(本文可以自由转载)
由文章[1]表1可知,《蒙府本》与《庚辰本》的版本相同率高达84%,而《戚序本》与《庚辰本》则是100%。可见,《蒙府本》是由《庚辰本》而来。它是曹雪芹在创作《红楼梦》的后期,将已经再次修改了的《庚辰本》中的不洁文字去除掉,而产生的一个新版本。
通常,《红楼梦》各版本之间都有相连的关系,都是由曹雪芹的最初《120回红楼梦》的原始手稿而来;通过一次一次的修改和发行,而形成不同的版本。曹雪芹在不同时期公开发行的《石头记》就是在1754年公布的《甲戌本》基础上,不断对《甲戌本》进行修改的结果。在1759年,出现《乙卯本》;1760年,出现《庚辰本》。这三个版本都有明确的时间标记。在《甲戌本》首页有曹雪芹提的手写诗句,并注明了是“甲戌本”。在《乙卯本》的第二和四册(31~40回)封面,写明:“乙卯冬月定本”;《庚辰本》,从第五册(41~50回)至第八册(71~80回),每册的封面都有“庚辰秋月定本”的标记。因此笔者认为,对《乙卯本》,曹雪芹只定稿了从第一到四册;次年(1760年)发行的《庚辰本》实际上是把第五至八册定稿完毕。由于是在《乙卯本》的基础上定稿了“后四册”,所以《庚辰本》包括了这次定本的全部内容。以后的进一步的修改,就是在《庚辰本》上进行的。
在拙文[1、2]探讨了曹雪芹对《红楼梦》中不洁文字的修改,指出:出于《红楼梦》的推广和不被以色情淫秽的恶名禁止发行等考虑,曹雪芹父子决定牺牲小说中人物的语言个性,大力删除书中的淫词秽语。这时,正是曹雪芹在原有的“120回红楼梦”原始稿的基础上,具体创作《红楼梦》“后40回”的时候,因此曹雪芹令曹天佑担任不洁文字的挑选。要他在已经再次修改的《庚辰本》中,寻找出有猥词的地方,将该词用毛笔圈起来,并折叠起该页。因曹天佑的粗心大意,遗漏了不少地方。
当曹雪芹把挑出来的猥词替换或者删除,作完《石头记》的洁化后,这部基本上没有不洁文字的“庚辰本”新改本便成为《石头记》中的一个新版本;并公开发行,它就是《蒙府本》、《程甲本》“前80回”和《甲辰本》等的前身。
《蒙府本》的“前80回”就是由:净化的“庚辰改本”和“红楼梦后40回”手抄本组成。对《蒙府本》“后40回”的来源有两种看法:
1)至今普遍认为,《蒙府本》中的“后40回”是照抄“程甲本”而来;
2)另一种可能性就是:它是由曹雪芹创作,其父最后完成的《红楼梦》“后40回”写作后的一种版本,与《程甲本》无关。
为了查明真相,笔者详细地对比了《蒙府本》和《程甲本》中的“后40回”,得出的结果如下:
(一)《梦稿本》第92回第2页前半页:为誊清稿,没有改动。《程乙本》的内容与它完全相同。
宝玉便道:“那文王后妃不必说了。那姜后脱簪待罪和齐国的无盐安邦定国。 是后妃里头的贤能的。【巧姐听了,答应个'是'。宝玉又道:】若说有才的,是曹大姑,班婕妤,蔡文姬,谢道韫诸人。【 巧姐问道:“那贤德的呢?”宝玉道:“】孟光的荆钗布裙, 鲍宣妻的提瓮出汲,陶侃母的截发留宾。这些不厌贫的,【就是贤德了”。巧姐欣然点头。宝玉道:“】还有苦的,【象那】乐昌破镜,苏惠回文。那孝的,木兰代父从军,曹娥投水寻尸等类,【也难尽说”。巧姐听到这些,却默默如有所思。宝玉又讲】那曹氏的引刀割鼻及那些守节的,【巧姐听着更觉肃敬起来。宝玉恐他不自在,又说:“】那些艳的,如王嫱、西子、樊素、小蛮、绛仙、文君、红拂,【都】是女中的 ”;贾母听到这里,说:“够了,不用说了。你讲的太多,他那里还记得呢。”巧姐儿道:“二叔叔才说的,也有念过的,也有没念过的。 念过的二叔叔一讲,我更知道了好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程甲本》、《俞平伯本》、《蔡义江本》和《郑庆山本》,与上面对比,有些文字有,有些则没有。它们的内容如下:
宝玉便道:“那文王后妃不必说了。【想来是知道的。】那姜后脱簪待罪和齐国的无盐安邦定国,是后妃里头的贤能的。若说有才的,是曹大姑,班婕妤,蔡文姬,谢道韫诸人。孟光的荆钗布裙, 鲍宣妻的提瓮出汲,陶侃母的截发留宾。这些不厌贫的。还有苦的,【有】乐昌【公主】破镜【重圆】,苏惠的回文【感主】。那孝的【是更多了】,木兰代父从军,曹娥投水寻【父】尸【首】等类【也多,我也说不得许多。若是】那些曹氏的引刀割鼻【是魏国的故事】。那些守节的【更多了,只好慢慢的讲】。那些艳的,如王嫱、西子、樊素、小蛮、绛仙【等,妒的是秃妾发,怨洛神等类也不少,】文君、红拂是女中的 ……”。贾母听到这里,说:“够了,不用说了。你讲的太多,他那里还记得呢。”巧姐儿道:“二叔叔才说的,也有念过的,也有没念过的。 念过的二叔叔一讲,我更知道了好些。”
————————————————————————————
【】表示比两者之间的差别。当《蒙府本》与上面的《程甲本》等比较时,只有一句中的文字又有增加,如下:
那些艳的,如王嫱、西子、樊素、小蛮、绛仙等,[仙姑]的是秃妾发,怨洛神等类[数]也不少,文君、红拂是女中的 ……
————————————————————————————
[ ]黑体字是《蒙府本》比《程甲本》等版本多的内容;采用[仙姑]取代[妒],增加一个[数]字。笔者认为:这不是真正的差别,而是《蒙府本》的误抄。在《蒙府本》的有些回目中,存在相当多的误抄,远远超过其它手抄本。因此,蒙府本实际上与《程甲本》是共一个同一的祖本。
由于《梦稿本》中增加了在贾宝玉讲解“孝女经”过程中,巧姐儿的插话,更加生动;比《程甲本》等的、由贾宝玉一人长篇大论要好;因此笔者认为:《程甲本》等属最初的描写。如果说它是第一次修改版本(改1)的话,那么在第二次修改时,是删除掉《程甲本》等中“上面的方括号【】黑体字”,更换成《梦稿本》中的方括号【】黑体字,成为第二次修改版本。《程乙本》正是这种“改2”本,其余版本属于“改1”。
这个实例的另一个重要价值是:揭示出曹家对“后40回”,也是誊抄了多种发行版本。在这里,已经看到了“改1版本”,如《程甲本》和《蒙府本》等;“改2版本”,如《程乙本》。
(二) 《蒙府本》不同于《程乙本》:
1)第93回《蒙府本》上有两段话:
(1)蒋玉函把手在自己身子上一指,笑道:“怎么二爷不知道么?”......更加蒋玉函声音响亮,按腔落板,宝玉的神魂都唱了进去了。
(2)凤姐本是心虚,一句话没说出了,急火上攻,眼前发晕,咳嗽了一阵,哇的一声吐出一口血来。
《程乙本》则分别是:
(1)蒋玉函把眼往左右一溜,悄悄的笑道:“怎么二爷不知道么?”...... 更加蒋玉函声音响亮,按腔落板,宝玉的神魂都唱的飘荡了。
(2)凤姐本来心虚,听说馒头庵的事情,这一吓直吓愣了,一句话没说出来,急火上攻,眼前发晕,咳嗽了一阵,便歪倒了,两只眼却只是发怔。
此外,这回的末尾,《蒙府本》是:
赖大说:“我的小爷,你太闹的不象了。不知得罪了谁,闹出这个乱儿。你想想谁和你不对罢。”贾芹想了【一想,忽然想起一个人来。未知是谁,下回分解。】
而《程乙本》则是:
赖大说:“我的小爷,你太闹的不象了。不知得罪了谁,闹出这个乱儿。你想想谁和你不对罢。”贾芹【想了一会子,并无不对的人,只得无精打采,跟着赖大走回。未知如何抵赖,且听下回分解.】
【】表示两者的不同。
2)第109回:
, (1)《程乙本》:“但不知麝月睡着了没有,便故意叫了两声,却不答应。”
《蒙府本》:“却见麝月也睡着了,便故意叫了麝月两声,却不答应。” 。它与《程甲本》相同。
《梦稿本》:“但不知麝月睡着了没有,便故意叫了两声,却不答应。 ”
(2)《程乙本》:“所以把那女儿的柔情和素日的痴心,一概搁起。怎奈这位呆爷今晚把他当作晴雯”。
《蒙府本》:“所以把这件事搁在心上,倒无一毫的儿女私情了。怎奈这位呆爷今晚把他当作晴雯”。 它与《程甲本》相同。
《梦稿本》:“所以把那女儿的柔情和素日的痴心,一概搁起。怎奈这位呆爷今晚把他当作晴雯”。
(3)《程乙本》:“因拿眼一溜,抿着嘴儿笑道:‘你别混说了。’”
《蒙府本》:“ 因微微的笑着道:‘你别混说了。’” 。它与《程甲本》相同。
《梦稿本》:“因拿眼一溜,抿着嘴儿笑道:‘你别混说了。’”
(4)《程乙本》:“方才是雨腻云香,氤氲调畅,所谓二五之精妙合而凝的了。”
《蒙府本》:“方才如鱼得水,恩爱缠绵,所谓二五之精妙合而凝的了。” 。它与《程甲本》相同。
《梦稿本》:“方才是雨腻云香,氤氲调畅,所谓二五之精妙合而凝的了。”
值得特别指出的是:这一回目的《梦稿本》也是誊清稿,而《程乙本》相应部分的内容与《梦稿本》的誊清稿完全相同,但不同于《程甲本》。这一事实再次证实:将《梦稿本》视为高鹗编写《程甲本》时的一个改本是不正确的;它表明:曹雪芹的父亲在发行“120回红楼梦”时,至少有两个版本。一个是《程甲本》(准确地说,应该是《蒙府本》),另一个是《程乙本》。
(三)《蒙府本》不同于《程甲本》
我国红学界的最大弊病就是缺乏仔细认真研读《红楼梦》文本的态度,单凭大致的对比,就妄下结论,以致产生一系列的错判。把《蒙府本》视为是照抄《程甲本》就是最突出的例子。的确,《蒙府本》的许多章回与《程甲本》相同,差别甚微。当笔者耐心地将两者的各回进行逐字的对比时,便发现了两者中间存在不可忽视的区别。下面以第120回为例,以资说明。
《蒙府本》和《程甲本》的不同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词句的明显差别;二是误抄。
1)词句的不同
(1)《蒙府本》:大家序序同年;
《程甲本》:大家序了同年。
(2)《蒙府本》:命大臣查处;
《程甲本》:命大臣查覆。
(3)《蒙府本》:贾兰侯朝臣散后;
《程甲本》:贾兰等朝臣散后。
(4)《蒙府本》:随了刘妈妈;
《程甲本》:随了刘姥姥。
(5)《蒙府本》:给我们庄稼人吗;
《程甲本》:给我们庄稼人么。
(6)《蒙府本》:将来怎么起家做日子,怎么子孙昌盛;
《程甲本》:将来怎么起家,怎么子孙昌盛。
还可以列出许多,由于篇幅有限,不再抄出。最后一句《蒙府本》中多“做日子”,显然不是误抄或者抄写者自己增添的,而是根据母本抄写而成。《程甲本》没有《做日子》,是高鹗在修改时,将《做日子》删除了。
2)误 抄
误抄有两种:《蒙府本》出现的误抄和《程甲本》产生的误抄。
(1)《蒙府本》上的误抄:
1,《蒙府本》:都是有些这块玉不好;
《程甲本》:都是有了这块玉不好。
2,《蒙府本》:就个了官了么;
《程甲本》:就做了官了么。
3,《蒙府本》:说有急有理;
《程甲本》:说得有极理。
4,《蒙府本》:却倒来问我;
《程甲本》:却倒来劝我。
(2)《程甲本》上的误抄:
1,《程甲本》:想来生在世;
《蒙府本》:想来人生在世。
2,《程甲本》:此事来老先生未必尽详;
《蒙府本》:此事老先生未必尽详。
3,《程甲本》:既得闻命,接是敝闺秀;
《蒙府本》:既得闻命,只是敝闺秀。
其它的例子请看拙文[9]。
由上可知:《蒙府本》在有些地方不同于《程甲本》,这是因为《程甲本》的后40回残缺,由高鹗参照《梦稿本》补纳的。实际上,两者都属于《120回红楼梦》“后40回”的同一个版本。
从上面的分析可用得出结论:《蒙府本》的“前80回”,是采用去除了不洁文字并进行了许多回目内容修改的《庚辰本》;它的“后40回”基本上与《程甲本》的“后40回”同属一个版本。但是,不是目前红学界所共识的:《蒙府本》的“后40回”照抄《程甲本》;由于高鹗参照《梦稿本》补纳和修改了《程甲本》,因此《蒙府本》比《程甲本》更接近《红楼梦》的原著;进而得出:《蒙府本》不是有些人[15]提出的,由近代人伪造而成。如果它是伪造的话,那么伪造的时间应该在乾隆末年以前。
结 论:1)目前普遍认为:《蒙府本》的“后40回”照抄《程甲本》是不正确的,它和《程甲本》都来自于曹雪芹的《120回红楼梦》“后40回”的同一个版本,而且《蒙府本》比《程甲本》更接近《红楼梦》的原著;
2)第一条结论便成为《红楼梦》“后40回”不是高鹗所续的铁证!道理非常简单,高鹗续写的“后40回”岂能与早已存在的《蒙府本》的内容基本上相同?
相关资料(检索互联网)
[1] 安晓玲:新探红楼(20):《红楼梦》中的猥词是曹雪芹父子删除的
[2] 安晓玲:新探红楼(21):谈《红楼梦》中的不洁文字的变化
[3] 安晓玲:新探《红楼梦》快报(1):好消息:《红楼梦》120回手稿已找到!!!(上)、(下)
[4] 安晓玲:新探《红楼梦》快报(2):论《梦稿本》大部分是曹雪芹的真迹(上)、(下)
[5] 安晓玲:新探《红楼梦》快报(3):曹雪芹创作了120回《红楼梦》(上)、(下)
[6] 安晓玲:新探《红楼梦》快报(4):“程乙本”是照一部“120回红楼梦”手抄本刻印的,
[7] 安晓玲:新探《红楼梦》快报(5):《梦稿本》和《程甲本》、《程乙本》的差异 (上)、(中)、(下),
[8] 安晓玲:新探《红楼梦》快报(6):《梦稿本》的“改本说”可以休矣
[9] 安晓玲:新探红楼(22):《红楼梦》后40回不是高鹗所续的证明(待发表)
[10] 安晓玲:九谈“红灯区”——道貌岸然的老夫子也是无耻之徒
[11] 安晓玲:九谈人类不是劳动创造的——新论点总结
[12] 安晓玲:探地球演化和生物绝灭(1~5)
[13] 安晓玲:家庭私有制是人类社会罪孽之源
[14] 安晓玲:新探红楼(19):如何确定最佳的《红楼梦》版本(待发表)
[15] 三聚氰氨:揭秘狄葆贤、陶洙共同伪造“戚序本”(上、中),艺苑论坛,学术红楼,2008
-全文完-
▷ 进入安晓玲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