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亲历的几件往事在此披露一二:
一名女教师,作为教师的诸般要件都还合格,只是曾被人视为无伤大雅的暴戾脾气,和她自以为是的“嫉恶如仇”,在她连续担任了一班孩子从一到五年级的班主任之后,一个人的“无伤大雅”终于酿出了几十名孩子的集体大不雅,一个人的特色膨化成了班级特色:全班学生除了极少数还能保持稳定,大多感染了她的暴戾和张扬,;尤其她自以为是的“嫉恶如仇”,更教孩子们在升入六年级以后,面对新班主任有别于前的严格管理,不光表现出“嫉恶如仇”,而且实施了“同仇敌忾”,以至新班主任再怎么循循善诱也终归无效,最后不得不通过校长将“百炼成钢”的这个班集体仍然交还原班主任。这位原班主任非但不知自省反而沾沾自矜于“舍我其谁”和非她莫属的超常管理才能!
这是好久以前的事情了。这班孩子而今如何?出于不忍之心姑且删繁就简吧:其中8名留下了少年犯的作案前科,案情则一律为“嫉恶如仇”致人残伤!其余好多长大成人踏入社会后,同样很难与人共享和谐,而终日怨天尤人觉得这个世道实在对他不公。
又一名很有些女性化的男教师,应该不算是人品有亏吧。女性做教师有其得天独厚的优越性;可是这位男教师却是将女性的某些弱点“化”到自己身上来了,从而导致了令人难堪的后果:他个人的优柔寡断和斤斤计较日薰月染了他的学生。尽管他不是小学而是中学的班主任,中学生的可塑性和“免疫力”对比小学孩子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但仍然有意无意地接受了他的薰陶,有些男生竟连走路都不期然而然地酷似了他的“猫步”,更不用说遇有大事小情那种让人难耐的斤斤计较了。
还有一名教师,也许他的举止更扯不上什么“人品”问题,为说明教师感染力的强大,才不惜一并披露:三尺讲台上“帅不离位”的他,为提醒和警戒不能专心听讲的学生,多年练就并屡试不爽了一桩“绝技”——用粉笔头砸!他的精准和力道太能激发学生的模仿兴致了,每每于下课之后大家就疯抢粉笔头互相投击,以至形成了他所在学校多年来一以贯之的一道不雅风景!
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工程师,可是到底有多少教师能够自觉到,自己在塑造别人灵魂时,自己的灵魂才是最具刚性的样板!所谓身教胜于言教的道理就在这里。言之谆谆的一百句、一千句,往往敌不住教师反向姿态的刹那一闪;教师言行上可能连自己都没觉察到的某种疵病,有时会在学生身上异常强烈地反映出来。上文三个实例说到底毕竟还是小节,而其遗患已经不容忽视;如果涉及世界观上的大是大非,教师的潜移默化可就不得了。单说文革时代学生一哄而起的批斗老师,其嚣张气焰不也正是教师本身平日里与苛政猛于虎协同一致的嚣张教育所直接导致的自作自受的结果吗。孔子的学生再不济也仍然是儒家一脉;假设希特勒也是老师,他的学生至少八成都是铁杆纳粹!
说起时下的社会风气,几乎人人深恶痛绝而又滔滔不绝;可是说穿了又实在是人人难得辞其咎!尤其教师,自己的学生蹲了监,想没想过教不严师之惰?自己的学生成贪官,想没想过他官运亨通时你的祝贺就是推手?局外人如果这样说,可能是太过于苛求教师了;可是教师本人如果不这样想,那他就未必敢拍着胸脯说自己是一个真正合格的教师!
提到合格二字,又不禁旧事重提。改革开放前30年,教师是极左路线的重灾区。不光是历次政治运动教师都首当其冲,还有其它行业被淘汰出来而又不至于彻底开除的人员,往往就塞进教师队伍滥竽充数。教师身份越来越不被尊重这也是原因之一。改革开放陡然提高了教师的地位,开天辟地第一次有了自己的教师节(政治待遇),教师工资不低于公务员(物质待遇)。师资水平经过新老交替也已经今非昔比。时至今日,连小学教师的门槛都有研究生水准的顶尖人才争相挤进了。可以说,师资合不合格的问题已经不在话下。可是,这里所说的合格仅仅是就文化水准而言的;还只是问题的一小半。
问题的一大半不是别的,正是教师的人品问题。文化水准提升易,充其量不过是个1加1等于2的循序渐进问题;人品格调养成难啊,再简单也是个此消彼长的基因重组过程。提升教师人品,作为教师的自我追求固无不可;而放眼未来,调高教师的准入门槛则必须政府着手。窃以为今后教师的门槛应以两道为宜,即一曰文化,是个基本条件;二曰人品,必须严格把关。人品关乎国家命运,民族前程,再不能等闲视之,而且宜急不宜缓啊。
-全文完-
▷ 进入lifangyuan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