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找柴:回忆中的往事张靖榆

发表于-2009年01月07日 早上8:38评论-1条

我们家乡把外面说的打柴说成找柴。当然这是我们后来读书才知道的事。但我们还是在心中认为我们是找柴而不是打柴。这算是坚守一种固有观念。实际说起来,找柴这个词要优于打柴一点。打柴是已经有了目标,只是去打而已,而找柴则不同了,不知道哪里有柴可找,平时就得打听,到时还得四山八面地找,有时找了很多山头都没有柴,还得继续走,继续找,因此,找柴的路越走越远。有时,我们小伙伴们在一起闲谈时,就不免考问:“你找柴走过好远?走了哪些山?找过哪些柴?”走得远的人就油然而生一种自豪感,而走得近的人隐然就有一种惭愧的感觉。当然,现在人们基本上不上山找柴了。实际上,前面十几年,人们也都没有怎么找柴了,其原因是后来大都打起了沼气,加上剪下的桑条以及甘蔗茅叶,再加上喂猪生食,所以,燃料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另一个原因是后来封山育林,也不允许再到山上去找柴了。由此,我们有时难免怀念找柴的日子,大家聚在一起时,也不免要谈一些早年找柴的事。

记得很小的时候,父亲找回来,就问在哪里找的。父亲说,在对面的山上。我便看山,雾气中一片绿被,哪里有柴?因此,就想亲自上山去找柴,看柴是怎么找的。父亲说,你还小,根本走不拢山上,更不要说找柴了。读小学一年级时,坚决要去找柴,父亲便带我去找柴了。去的时候很新鲜,回来的时候就走不动了,我挑的柴也被父亲绑在他的柴上。

后来,找柴便成了我们的任务。每到星期天、节假日、寒、暑假,便是约定俗成的找柴天。弟兄姐妹、小伙伴们提前约好,把刀磨快,早早起来,就去找柴。找柴成了我们的家常便饭,我们就在找柴中长大,度过了我们的少年时光,步入青年。之后,我因为读中专,便没有去找过柴了,只在假期时去路上接时弟弟妹妹。然后就是工作时带着学生去近处的山上找过一次柴。

找柴其实很累、很苦、很饿。有一次,那时我才八岁,到中梁子找柴,回来时,天黑了还在煤炭沟,隔家还有一二十里,当时感觉真是好苦好苦。还有一次,在弯地古找柴,柴捆多了,又舍不得丢掉一些,硬是咬牙挑着走,半路草鞋又烂了,只好光着脚走在砂子上,脚真痛,肩膀也痛,回家放下柴后,觉得肩上象去了一座大山,别提有多轻松了。又有一次,找柴回来走拢小河沟,实在太饿了,便偷着到地里去掰人家的甘蔗种吃,还扯人家未成熟的萝卜。至于找柴途中经受太阳炙烤和遇雨行走的情况也就难免了。

找柴其实很无奈。身为农村孩子,家中等着要柴烧,不去找柴也不行。记得我十二岁时,父亲不在家,母亲又喂着生产队里的猪,而家中又没有柴了,没有办法,我便只好向老师请假去找柴,一路上感到很委屈、很无奈。

找柴其实很危险。有时我们在山坡上面踩滚了石头,不停地招呼下面的人注意“石头来了”, 有时我们在山坡下面行走,上面的人踩滚了石头,也不停地招呼我们下面的人躲闪。有那么一次,我正在下面挑着柴走,上面一连声的呼喊,我回头一看,一个斗碗大的石头疯狂地飞腾下来,我被吓着了,一动不动,结果石头从我的肩上耳边飞过,砸在下面的横路上又弹出去落在河沟里。好险。

找柴其实很冒险。有一次,我和三个小伙伴在凉水井偷砍松树,裁成四截捆起就开跑,路上口干了也不敢喝水,累了也不敢歇气,深怕被人逮着,一直到隔家不远的码口才敢停下来喝水。

找柴当然也快乐。很多时候,我和小伙伴们一路吹着口哨、哼着小调去找柴。有时去得太早了,就在半山上的溜槽里睡上一觉再去找柴。有时找好柴后,有意互相不停地呼唤,然后听四山回应的声音。有时捆好柴后,睡在草地上,慢慢地摘地白泡吃,真甜,真新鲜。有时,把柴挑在半路卖了,再到山上找柴回家,心里感到很高兴,既找回了柴,又卖到钱。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张靖榆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木木妖点评:

找柴,山里人独特的活儿
有快乐,更多辛苦,艰难
出身在不同的地域
就有不同的童年记忆
无论酸甜苦辣
然而,温馨,隽永
相伴一生
文字朴素,语言流畅
期待更好

文章评论共[1]个
文清-评论

生活中的任何事情都能给我们带来快乐,祝朋友快乐永远!at:2009年01月19日 下午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