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二十四孝故事很多都是扯淡沂山牧者

发表于-2009年01月07日 晚上9:05评论-6条

中央电视台曾经播放了一个电视剧,名字叫《温暖》,是根据2004年感动中国人物田世国为母捐肾的事迹改编的。田世国是枣庄人,任职于广州一家律师事务所驻阿联酋事务处。2004年3月,他母亲被确诊为尿毒症,并且已到晚期,为了挽救老人,田世国在跑遍广州各大医院都未找到合适肾源的情况下,毅然决定把自己的一只肾捐给母亲。这真是感天动地之举,当年在看中央电视感动中国人物发奖会的直播时我就流下了眼泪,如今再看《温暖》,我同样热泪盈眶。我一直在想,什么是大孝,这才是真正的大孝!

由田世国的故事,我想到了古代的二十四孝故事。

我们的先人曾用二十四孝故事教化了千千万万中华子孙。但是二十四孝中的故事与今天的田世国捐肾救母比起来,却没有哪一个是不逊色的。因为二十四孝故事有一些极为平常,比如说汉文帝刘恒为母亲尝药汤的故事,虽然你刘恒是皇帝,但你也是你母亲生的,为你母亲尝尝药汤难道还有什么了不起吗?还有黄庭坚为母亲洗涤溺器的故事,无非就是给他娘刷刷便桶,就值得大肆宣扬吗?是不是黄庭坚位居高职,又是全国闻名的书法家、诗人,给他母亲刷刷便桶就比一般人给母亲刷便桶高尚了?这种故事背后所隐藏的等级观念比其所要宣扬的孝道要重的多。二十四孝故事中还有一些故事编造的痕迹太重,比如哭竹生笋的故事,比如涌泉跃鲤的故事。孟宗的母亲病重想吃鲜竹笋,适值严冬无处可寻,孟宗独自一人跑到竹林里扶竹而哭,结果冻地开裂,长出数茎嫩笋,孟宗采回家中做汤,母亲喝了后病情大愈;姜诗的妻子庞氏为了婆婆常到长江边取水、捉鱼,一次因为风大,庞氏取水晚归,姜诗怀疑妻子怠慢母亲,将她逐出家门。但是庞氏受了委屈却依然寄居在邻居家中昼夜纺纱织布,将积蓄所得托邻居送回家中孝敬婆婆。后来真相大白,庞氏被丈夫请回家中。就在这一天,院中忽然喷涌出味道与长江水相同的泉水,而且每天还有两条鲤鱼跃出。从此,庞氏不用费力就可孝敬婆婆了。作者编这种故事的想法是好的,但是编造的痕迹显而易见,愚弄人的成份也昭然若揭。还有一些不仅有编造的痕迹和愚弄人的成份,并且还是违备人性的,比如郭巨埋子的故事。大馑之年,郭巨为了让母亲吃饱,决定埋掉亲生儿子以省口粮,结果与妻子挖坑埋子时挖出一坛黄金,上书“天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且不说这个故事的真实性,即便真有这样的事,它能作为典型推广吗?母亲是亲人,儿子也是亲人,你害了儿子而孝敬母亲,这样的孝敬血淋淋的,你母亲能受得了吗?你母亲受不了这能算真正的孝敬吗?好在编者也不忍心真让郭巨把儿子埋掉,于是编上了一个挖坑得金的结尾,不然这样的故事令人毛骨悚然。还有个别故事编造的让人不可思议,比如王祥卧鱼的故事,王祥不记后母虐待之怨,到河里为病重的后母捉鱼这当然很好,但是为什么非得用自己的身体去化冰取鱼,而不用镐头或别的什么东西凿冰取鱼呢?是不是只有用身体化冰取鱼才算真孝,用镐头把冰刨开抓鱼就不算孝了?真有这样的人他不是过于聪明(故意做给人看)就是愚蠢透顶!

与二十四孝故事比起来,田世国捐肾救母的故事更多了一些可信性和可宣扬性,其一,田世国把人间大孝推向了一个极致,一个人在孝字面前能做到这一点,也就没有什么做不到的了。其二,田世国必须这样做才能达到救母一命的目的,没有一点虚假的成份,其真实性和必然性可以穿透任何冷漠灵魂的冰层。假如说还有更好的方法挽救母亲而田世国非把自己的肾捐出来,那他就和王祥卧鱼没有什么区别了。

摒弃旧的糟粕,编辑新的二十四孝故事,我认为很有必要!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沂山牧者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无缘牵手点评:

实实在在的孝,才是真孝。

咖啡茶1234点评:

道德体系的建立往往具有时代性,虽然24孝故事已经远离我们,但是它们对于中国文化建立有很重要的意义,现代版的忠孝无不是从那些故事中演绎过来的。

文章评论共[6]个
烈酒红袖-评论

无论怎样的故事,本意是好的。at:2009年01月08日 上午10:09

沂山牧者-回复我们过去尊崇的很多德观是虚假的,是为了达到某种教育目的编造的。现在也是。 at:2009年01月08日 中午1:37

二休-评论

二十四孝???在下一直以为只是漫画呢,耍人的玩意,原来还事出有故,嘿嘿。。。 这年头啥都只搞宣传,宣得满天下都点头称是,就是不干实事啊。。。at:2009年01月08日 晚上10:15

沂山牧者-回复哈哈哈。 at:2009年01月08日 晚上10:17

摇船-评论

新年好!拜读大作,觉得真该整理出一部新的《二十四孝》!at:2009年01月29日 晚上8:12

沂山牧者-回复谢谢。有机会整理新的二十四孝故事出版。 at:2009年01月29日 晚上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