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屋檐下的新年城南居士

发表于-2009年01月20日 凌晨0:22评论-2条

汽车在江汉平原腹地穿行,一个一个陌生又熟悉的村落从眼前闪过。时不时的,可以见到一些人家的屋檐下,那经过精心腌制的鸡鸭鱼肉之类,宁静而诱人的挂着,在冬日浅浅的阳光下,渐渐风干,那金黄的色调仿佛也绽放着一种迷人的幽香。才晃然意识到——年关将尽了,人们已悄悄在置办年货呢。

于是想到了母亲。每年,母亲也都在这样的时候,早早的准备着这些散发着奇异腊香的肉食,晒得干干的,挤挤挨挨的挂在廊檐下,等待着远方的儿女们归来享用。也就在如是的劳碌与翘望中,母亲也老了。

在江汉平原,腌制腊货已成千年不变的民俗,是家家户户过年时必备的“年货”品种之一。熟话说:“腊七腊八,腌鱼腌鸭。”每年只要一进腊月,各家就像赶趟儿似的,开始着手腊货的准备了。不少人家甚至在未进腊月时,就已经悄然行动。人们腌肉条,腌鸡鸭,腌河鱼,灌腊肠,满满当当地装在坛坛坛罐罐里,直装得坛满盆满。过不了几天,家家都拿出来挂在自家的屋檐下,或者在院子里用长篙成串的晾着,经过几个太阳的照晒,水份逐渐被蒸发了,肉体呈现出一种油质的金黄,那种幽微的腊香也日渐浓郁起来,飘满院落,尽日氤氲在人的鼻息里。就在人们的期待中,旧历的年关看看也就到了。

日子一进小年,人家就显得格外忙碌起来。腊月二十四,是传统的小年节日,这天据说是灶王爷的生日,人们准备好了各种礼品敬灶神,为新年祈福。小年一过,家家户户洒扫除尘,磨豆腐、打糍粑、熬芽糖、炸饺子……忙得不亦乐乎。腊月二十五,屋前屋后里里外外洒扫完后,全家赶集办年货,买新衣;腊月二十六,开腊锅;腊月二十七,开卤锅;腊月二十八,蒸年膳;腊月二十九,贴春联;腊月三十,吃团年饭,闹除夕。大年初一,人们开始走亲访友互拜年。

大过年啦,一元复始,万象更新。过年的气象最先从家家户户的屋檐下绽放出来:屋檐下,大门小门沿一律贴上了大红的对联;梁柱上,中堂上也早已焕然一新,光鲜夺目;门上换上了新贴的门神,窗户上也粘满了红红绿绿的窗花。有的人家还要在大门前高挂两个大红的灯笼,昼夜通明的灯光流淌出一种喜庆与祥和。过年的气象还从人们脸上洋溢的喜气上绽放出来,从小孩们穿着的新衣裳上绽放出来,从一阵阵欢快的鞭炮声中绽放开来。

年复一年,我们就在对年的期盼与过年的快乐中一路走来。我想,在所有中国人的成长记忆中,或许没有人不铭刻对于过年的记忆,中国年,她浓缩了我们多少人生的美好呀,她让我们的民族情感激情绽放,让华夏子孙感受到了太多的幸福与亲情的温暖。过年的记忆,是我们弥足珍贵的人生记忆,不是么?

看着车窗外人家屋檐下挂着的年货,我的思想一下子就飘到了家乡。母亲一定早早为我们备齐了这些可口的腊鱼腊肉,满满地挂在屋檐下吧。闭上眼睛,我仿佛已嗅到老家屋檐下飘逸而来的腊味香,这种幽香从我记事起就一直萦绕在我周围,从不曾离开过我。腊味,正是母亲给予儿女们的新年福祉呀,其实,母亲所给予我们的福祉又何止这些呢?

汽车在江汉平原上尽情驰骋。此刻,我的心早已超越了车轮的速度,飞回了家乡,因为我知道,母亲一定站在老屋的檐下望着我呢。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城南居士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蓝调音画点评:

看到车窗外人家屋檐下挂着腌腊的年货
想到小时候的春节
想到到了母亲
这既是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儿女情怀
也是一种对童年所经历的那乡味浓郁的春节以及那段岁月的思念

文章评论共[2]个
六月的蜗牛-评论

抢个沙发坐坐,拜个早年,祝福你合家欢乐,牛年万事如意!at:2009年01月20日 上午10:47

涟着的露-评论

很久没看你的文章了,还是那样的喜欢哟。at:2009年07月18日 中午1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