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铜籽李春天

发表于-2009年02月06日 中午1:53评论-3条

“铜籽”是个人的外号,因为他的正眉头上落了一块大红疤,远看佷象当时流通中的一种钱币“铜籽”而得名,其真名沙良新却被大家忘了。

民国初年,在黄河北岸的西柳村里住着一个屠夫,叫沙良新。此人五大三粗,但性急心狭且多疑,虽然杀猪多年,日子却过得还是十分拮据。

一个冬天的傍晚,沙良新从村东头打麻将回家,走到村口的小黑桥还有十几步远时,突然眼前一亮,他看见前面的路中间,远远地有一块黄中透红、夕阳下能反射出光的一个圆圆的东西。“墙内失了墙外补啊!一块铜籽(民国时期的一种铜质货币,比清朝铜钱大而厚,当地人叫铜籽儿,值50个铜钱),哈哈老天在帮我良新哩”他心里一阵地高兴,因为今天身上的钱打麻将时全都输了。拾到钱总是让人高兴的事,加快了脚步走了过去。

可当他走过去弯腰去捡时,却发现那根本不是什么铜钱,分明是一抔还放着亮光的鸡屎。再细看看好象是鸡刚刚拉下的,隐约还有点鸡屎的臭味。原来是屎不是钱,他有点失望,还恨恨地骂了一句“......”连他自己也不明白是什么意思的脏话,直起身向村里走去。

走了十几步就到桥上,他抽出烟袋锅,想想刚才看到钱的事,心中有点忿忿地,走得也有点累,再者天还早,回家也没有什么事,就坐在桥边的一块破砖上吸起了他的老旱烟。 

他吸完第二袋烟,下意识地把老烟锅在鞋邦上碰烟袋,无意间又向那块有鸡屎的地方看时,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了,因为他看到原来那就是一块发着光的铜钱,仿佛上面的字也能看到。

“他娘的!这破眼”他骂着,起身大步走了过去,并十分自责地批评起自己的不认真起来,心想:这到手的钱财自己怎么这么不认真,差一点就让自己也给丢了。

当他走到铜钱还差一步时,立刻又停住了。他弯下腰、瞇起眼,对着目标盯了足足一烟的功夫,最后只好直起了腰并骂道:“真他娘的活见鬼了,怎么分明是个钱,咋是鸡屎呢?”。

他反身又走向回家的路上,上了桥坡,又多疑起来,回头再看,他的一双小眼睛突然睁得大大的,嘴也张开了,整个身体立即凝冻了一般,除了拿在手中的烟袋锅下还挂着的小布袋,在风中来回的摆动,整个人成了象个树桩,一动不动立在那。

他太想不通了,这也太神奇了。他看到的原来的鸡屎现在就是一枚铜籽,一枚值五十个铜钱的铜籽。

“我一个杀猪多年的人,什么鬼呀怪呀,我能怕?可这到底是屎是钱?自己眼不好?还是命中不该得这个财?”他想着,刚想走,可心里还是老大的不服。他就又想再返过去看看,可没走出两步,就又停住了。

他在桥边这样来回徘徊了好一阵子。最后,他有了办法,他想:“反正自己已经看过了,两次都没有得到,不如先不回家,找个地方躲一会儿,看看有不有人过来,如果有人路过发现了,就说是自己刚丢的;如果别人也没有捡,说明真是自己的眼有毛病。”这样一想,他于是就躲到了桥边的河堤上,躲在暗处观察着路上的动静。

冬天的天本来就短,不一会大阳就要落了。正在这时,一个白发老婆婆从村东向西柳村走来。只见她一手拄着根头已经磨成球状的棍、一手拿着一只上面有两个豁子的破碗,左肩上搭着了小搭裢(过去用来放钱物食品的小布袋,两头有袋),里面好象没有多少食物,扁扁的贴在老人的身上,一看就是个要饭的。她走路一步三摇晃,小小的两脚小脚向前趋着走,人老脚小,只见腿动不见出路,让人看了就可着急,“这么大岁数还出来,不过总算是有人来了!”,沙新良这样想着,心里也有些期盼了。

老人越走越近。

“总算有人来了,她能不能看见路上的钱呢?”沙屠夫一边躲在河堤上不免又担心起来。他担心的不是老婆婆捡起钱来不给他,而是担心老人发现不了那个铜钱。这个他早想好了,一个要饭的也敢与他相挣?就说是自己丢的钱,她敢不给自己吗?

老人越走越近了,“只差十几步远了,只差三五步远了,”他两眼死死地盯着老人,心也开始跳了起来,“怎么不见老人慌忙加快步伐呢?难道她没有看见?”老人就要走过去了,他的心要跳出来了,他早就想好了,就等着老人一捡起钱来,就跳出来。

老人走过到了铜钱在的地方了,可她好象没有看见什么,因为她没有停下的意思;好象老人脚也踩上了,还没有停下的意思;老人走过去一步了,这时他真有点急了,心想:“怎么她就没有看见那个钱呢?”他真想跳出来去告诉老人。可这种想法只是他脑中一闪而已,那样的话,钱还能是自己的?“没法子,只好再等下一个人吧!”躲在暗处的沙良新见老人脚都走过了那个钱,却没有发现钱在地上,就只好安慰自己地想。

就在这时,只听到“叭嗒”一声,只见老人手中的棍掉到了地上。沙屠夫看到老人弯下腰要捡起掉在地上的棍了,他又看到老人的手在向地上取棍时,却没有抓棍子,而是用手在地上捏起个什么。老人拿到了自己的脸前看了。老人直起了腰了。老人向四周看,象是在找什么是的。“哈哈!这个婆子捡到的分明是原来地上的那块铜籽了”老沙这样想着,心也嗵嗵地跳得更快,他太激动了,就如同一个多日没开过一枪的猎人,突然发现了一只就在眼前的猎物一样。他立即直起身子大步从河堤上跳下,走向老人。

老沙几步就走到了老人面前。

“你捡到一块铜籽吧?”老沙对老人说。

“我刚从这里过去,身上的钱却丢了。”老沙又说。

老人看着眼前的这个人,膀大腰圆的,怯怯地说“我刚在这里--捡到的。我我是个要饭的,是你的你就拿走吧!”,边说边把她手里刚捡到的铜籽送到了沙屠夫面前。

“咋不是我的呢?这就是我丢的钱,我还等着这钱看病急用呢!”沙屠夫说着从老婆手里一把抓过去,用两个手指头捏着,正反两面都看了看,说到“这还差不多!”,转身向村里方向走了。

白白得到一块铜籽,对沙屠夫来说,是个不小的外财。他平日里给街坊们杀一头猪,能得到一头猪的四蹄一肚的全杂碎,但根本不值一个铜籽,这个铜籽对他来说真是个大钱啦。

回到家后,天也黑了。

晚饭后,沙屠夫早早地进了屋上床就躺下了。

沙屠夫也不知道是太高兴了还是怎么了,反正一夜老想起捡钱的事,一夜怎么也睡不着。

天亮了,沙屠夫该起床了。

沙屠夫起床了,才发现自己的眼睛发热发胀,怎么睁也睁不开,东西也很难看清了。

沙屠夫的两只眼的上眼皮肿了,红红的好大,向分别扣在眼上的两个半核桃。

一连三天,他的眼都在肿胀着,什么东西也看不到,吃饭也只能靠手摸。

第四天了,他的老本家沙二叔来他家,才知道了他的眼得了眼疾,要给他找个看病仙儿(对农村好医生的俗称或尊称)治治。

可是他就是不愿意治,说在家里歇歇就好了,说以前自己有个头痛脑热什么的,总是在家躺两天就好了,眼肿可能又害眼了。其实他是不舍得花钱。

沙二叔走后,他的正眉头上也长了个小红包块,手一摸还热乎拉地痛。

第五天二叔又来他家看他,并说:治治吧!别太在乎钱了,身子要紧哪!他才同意治治。

二叔是个热心肠,加上两家人也太近(指有血缘关系),沙屠夫才听了话与二叔找看病仙儿看病。

沙屠夫眼不能看东西,加上眉头上也长了个包,出门不方便,他二叔就帮他找医求药。

又是三天过去了,由于他不舍得花手钱,医生们给他二叔开的药方全是些偏方土方,药也不用买,都是可以找到的东西:什么北墙根下的白硝啦、霜打过的柳叶啦、莲菜中间的节啦等,甚至还写有用了三年以上尿盆底上的白垢块作药引。。。。。。。

由于不花钱,二叔尽管没少费劲,但只要是方上开的药,他一味也没少都找全,并认真的帮助侄子熬,看着他喝了再离开。

又是几天过去了,病没见轻。

沙屠夫眼里开始往外流浓了,二叔开始着急了,并对侄子说:还是花两钱开点好药看看吧,钱算啥?要不我先给你借点钱?沙屠夫眼脸对着二叔,由于眼肿着眼不开,头上的包块上面白顶也开始往外流浓了,痛得他嘴直吸气。好半天也没说什么,但突然他从身上摸出一块铜钱,对二叔说:“借啥哩,我有钱呀,这还用得完?”

二叔接过钱,爷俩才出来准备到东柳村找好医生好好治治。

村东二里的村子叫东柳村,村中有个老看病仙儿很神,周围四邻八乡的来看病的都说他人善医术高,就是看病收钱,一般偏方治不了的病才找他看。

二叔象掺瞎子一样扶着沙屠夫来到了看病仙儿家。

进入屋,因为来得早,没有其他病人,就他们爷俩。可还没座下来,看病仙儿一看就哎呀了好几声,说来得太晚了。

看病仙儿说,要是来得早了,你到街中那口老旱井里,在中午没人时打上一桶水,用净盆向正东把水供上,瞌三个头说:“路王爷,求你治治我的眼。然后水洗双眼,不出三天就好了;现在看来,不花钱是不行了,病我给你看,可药你还得卖,到这程度不吃药不行了。”

“我这是得的啥球病啊?”,沙屠夫问。

“嘿嘿!你的病吧,说出来不好听,你也别在意!”看病仙儿说着。

“你说说呗!该花钱花钱。”二叔替沙屠夫说到。

“这个病长到眼上叫长‘绝眼’,长到别的地方叫‘钉疮’。”看病仙儿答着,并抚着沙屠夫的头仔细地看着。

“不治中不中?”沙屠夫过用袖子不停地沾着两眼流出的脓水,边问。

“不治是中,再有三天,你就不用治了,真瞎了你可别说我没说到啊!”看病仙儿说着。

“开个方吧!不治你瞎了,谁还会管你?你这‘小儿’!别说了,钱我拿哩!”二叔拿出块铜板放到看病仙儿的桌上说“你看够不够?”。

“有啥够不够的?都乡里乡亲的。说实话吧!我这里的药主要的是咱地里长的,平时自己采采晒晒放好就能治病,这咱咋能要钱?不过,还有几味药是我到城里进的西药,这是有价钱的,不用这个药他的眼可真不中,治他的病开的方子里,光要用的西药你这个钱可进不来,可谁让咱是乡亲哩?我就吃个亏只收你一个铜籽也没啥,多少也就这了!”看病仙儿二分同情地说着,从桌上收起了钱,顺手丢到了桌上的小木匣里,就开起了药方。 

“我这个眼突然就肿成这个样了,头上又长出个疮,你刚才还说‘说出来不好听’,我越想这句话就越感觉不得劲,这是咋引起的,能给俺说说吗?”沙屠夫见看病仙儿开始包药了,没有因为钱少而不给拿药就问道。

“我本来不想说了,你非要听不可吗?”看病仙儿停住手中的动作问。

“我一个杀猪的,我愿意活得清楚,死得明白。我除了杀猪算是害秀命吧!可猪是人间的一道菜,这也不能算是做恶吧?我没作恶,得个眼肿,有啥不好听不能说?”沙屠夫两眼虽然肿着不能睁,眉头上的小包子由于激动,还是明显更加红了。他说完赶紧又用袖子沾着两个“核桃”的下沿,并不失时机地咝啊咝地小声叫两下。

“我说了可不许恼啊!”看病仙儿说。

“不会不会!”二叔也说着。

“那我就说了”看病仙儿说:

“咱们这儿有句话,说是‘偷人家的针,拿人家的线,长个绝眼让大家看’,说得就是拿了人家的东西,沾了便宜,老天有眼要罚他,才长绝眼。我就说这句话,只当是个笑话吧,不过听说它可准。”看病仙儿神道道地说着。

沙家爷俩认真地听着.....

沙屠夫拿了药后,回家按照看病仙儿说的,又是洗又是煎,没出三天,两眼皮上长的绝眼也落了,头上的包也下去了,病算好了,可就是眉头上的包块好后,却落下了个圆圆的红红的疤,远远看时,活象一枚铜籽贴在眉头上。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李春天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燎原百击点评:

如此遭罪,真是身外之物不可贪哪。故事颇有传奇色彩,不错。

文章评论共[3]个
瓦岗山人-评论

不错啊,春天,盼你写出更好的文章!at:2009年02月09日 早上8:29

诺必-评论

你的文章已看过,很好。故事情节生动,朴实,有生活。为了增加看点:1。能多反映当今外来打工进入城市题材,文化素养方面的,我看也是当今社会关注的问题,2。在城市发展确实要体现在价值观,才可成为城市中的一分子,这样城市规划才能有所保障。3。不能意味着强调城市扩展,还要注重品味道德观,国家才能富强。4。社区域的生活,不仅是突出娱乐,重要的是要宣传老的传统,尊老爱幼的崇高品德,不能形式主义,需要加强治安,品德教育,文化阅览室,教育奉献等。期盼写出更好的作品!at:2009年03月22日 下午4:39

孤单的燕子-评论

这篇文章写的很好,题材真实生动,具有代表性。文笔流畅,引人入胜,让人一气呵成的读完全文,很有教育意义。Go!Go!at:2009年03月24日 上午1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