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忘年畸恋枫叶丑石

发表于-2009年02月16日 下午3:12评论-3条

<一>

1448年的一天紫禁城如往昔一般宁静而有序,皇子王孙都如往昔般的纸醉金迷,然而绝尘一骑通过重重宫门直抵孙太后所在的慈宁宫——哨兵带来一则惊天军情:明英宗在土木堡被瓦剌军所俘,明帝国大军全军覆没!孙太后正在修剪盆景,只听“哐当”一声,剪刀掉在大理石砖上,摔碎了整个明朝的自大!

消息很快传遍全城,大臣们有的跌足痛哭,有的弹冠相庆,大部分的他们想到的不是如何率军救回英宗,而是在想着“一朝天子一朝臣”带给自己的危机或荣耀。而英宗才两岁的长子朱见深还在为乳母不给自己喂奶而啼哭,他不知道乳母为何会突然惊惶的撇下自己,他也不曾预料到乳母的惊慌给他带来的巨大的荣耀与危机。

很快,从乾清宫传出消息,朱见深的叔父郕王凭借自己的身份凭借自己的身份由大臣们推举监国。祖母孙太后则为防万一,动用自己的权势,立其为太子,并让自己最亲信的侍女万贞儿给他捎去这道懿旨。懿旨送到的时候,新太子正在一个侍女怀里哇哇大哭,万贞儿从那名侍女手中接过太子,十分恭敬地说:“今后就由奴婢侍候太子殿下了,殿下有什么事尽管吩咐!”见了这位陌生的姐姐,太子停下了哭泣,好奇地盯着贞儿,待贞儿说完,他伸出自己胖嘟嘟的小手抚摸起她的脸颊,竟咯咯笑了起来。

这一年,万贞儿十九岁。

<二>

当年秋,在于谦领导的惨烈的“北京保卫战”中,明军击退了挟着老皇帝来犯的瓦剌军。瓦剌首领见英宗已无利用价值,便索性做了个顺水人情,送还了英宗,并退兵与明军议和。

在那个秋风萧瑟的傍晚,狼狈的明英宗在大臣们的默跪中走进了紫禁城,而自己的异母弟、曾经的郕王、如今的明代宗却倨傲地站在那里,两兄弟相视对立,都指望着对方给自己下跪请安。相持的结果是英宗被软禁在了南宫,与自己的儿子朱见深东南相望。

三年后的一个晌午,口齿还不甚清楚的太子正在与贞儿一起嬉闹,突然一声“圣旨到”让贞儿赶紧收敛了笑容,令她自己没想到的是,这次笑容的收敛竟然会长达五年:宣旨太监宣布废去朱见深太子之位,并逐出紫禁城。说着几个太监便过来要抱走太子,贞儿刚从这一晴天霹雳中恢复过来,见有人要抱走太子,便死死哀求大公公准许连同自己也一起逐出皇宫,大公公执拗不过,只“唉”了一声,便把他俩送上了出城的马车。

马车里,万贞儿抱着太子痛苦流涕,心里想着这一出皇城,不知这天下还有谁识得这可怜主儿。小太子满头雾水,见贞儿泪流满面,便扬起自己的小手拍着贞儿的背,艰难地从嘴里断断续续吐出几个字:姐姐不哭,深儿保护。

在封地的五年里,万贞儿已由一个懵懂的少女变为一个心机重重的成熟女人。她岁没本事与宫内保持联系,但却始终在秘密关注着北方那座城的音讯。只道那天,又一声“圣旨到”,通过“夺门之变”复位成功的明英宗派遣仪仗队前来迎接朱见深回宫再当太子。五年的时间,虽然没把少女熬成婆,但岁月的沧桑还是在她心上刻下了深深的印记,这印记让她那内心的狂喜只化作了嘴角一个浅浅的笑。

<三>

太子十六岁夏天的一个晚上,万贞儿如同往时一般给他摇着蒲扇。六月的北京格外的溽热,太子在床上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贞儿赶紧加快摇速,他顿感一阵清爽,但突然又像意识到什么,震开双眼,见贞儿面露微笑,额头上却渗出许多汗珠。他一阵心痛,夺过蒲扇给贞儿扇了起来。贞儿来夺蒲扇,太子便侧转过身,嬉笑着说道:“贞姐就让我给你扇会儿吧!”贞儿开始有些忸怩,但见太子的态度逐渐认真起来,她就没在嗔怪,而是站在床边,任太子扇着。酷热的东宫让之前扇扇子的贞儿大汗淋漓,被汗水浸过的薄衫紧贴着身体,显出凹凸有致的身段,微红的脸颊被汗水淌过,如同出水的荷花白里透红,太子看得出神,一把揽过贞儿的腰:“贞姐站着让我扇,那我岂不是很吃力,来,到床上来我帮你扇!”贞儿会意地坐到床边,被年轻刚猛的太子压到身下,竟是一夜翻云覆雨。

几个月后,父亲英宗让太监唤太子来御花园,太子带着贞儿前来,参拜了父皇。

“来,深儿,坐!”自己年轻时的胡作非为给儿子带来的伤害让英宗越发怜惜这个儿子。

太子坐到父亲旁边,贞儿跟着侍立在太子身后。

“深儿,你年纪也不小了,为父和你母后给你选了几位美人,你看看,谁可立为太子妃!”皇帝说着便示意太监,只听一声巴掌响,12位如花似玉的娇可人儿依次走到皇帝太子面前,英宗在那捋着须眯着眼得意的笑,太子却似如坐针毡,一个劲地回头看贞儿,贞儿站在那纹丝不动,表面的风平浪静完全掩盖了内心的波涛汹涌。

在父亲的千催万促下,太子最终留下了吴雯、王静、柏艺三人。

<四>

公元1464年,明英宗驾崩,太子朱见深继位,年号成化,是为宪宗。太子妃吴雯升为皇后,王静、柏艺为妃。众太监宫女都以为后宫“吴雯时代”的来临之时,风华正茂、知书达理的吴皇后却没能在坤宁宫等到她的男人。她的姐妹王妃、柏妃也同样得不到皇帝的临幸。她们万万没有想到在她们孤房独守的时候,自己的男人却依偎在一个三十五岁的中年侍女怀里温存。而当贵为一国之母的她知道后,强烈的自尊心与女性特有的嫉妒心让她火冒三丈、怒气中烧。那天,年轻的皇帝随大臣们一起出去秋狩,吴皇后命太监召来贞儿。

“贞儿,本宫知道你是皇上最宠幸的侍女,所以今天本宫想交给你一趟美差,也算是我这个花瓶皇后对你的巴结。”

“贞儿不敢!娘娘有事尽管吩咐!”

皇后命人抱来一个花瓶,“这是皇上敬献给太后的凤纹玉瓷花瓶,皇上让本宫代为敬献,今天本宫就把这美差让于你了!”

“皇后吩咐本当接近全能,只是奴婢只是一个小小侍女,受不起娘娘的抬爱。还...”

“放肆!娘娘的话就是圣旨,你敢抗旨不遵吗!现在就给娘娘把宝瓶送到慈宁宫去!”旁边的太监颐指气使。

贞儿磕头请罪,站起来接过宝瓶准备往慈宁宫送,可刚一接手,便觉这瓶滑得厉害,还没等她反应过来。

“大胆万贞儿!娘娘给你美差,你却恩将仇报将宝瓶摔碎置娘娘以不利!来人哪,给我拉下去打!”

万贞儿完全没料到这突来之祸,五十板下去,已是去了半条性命。

“贞儿,你猜朕今儿个都打了些什么?”皇帝打完猎回来第一时间冲到侍女长的向蝶斋,但与以前贞儿欢快地出来迎接不同,向蝶斋里冷冷清清,皇帝进了内室,只见自己心爱的贞儿趴在床上,一名侍女正在她上着药,皇帝一看傻了眼,又恼又心痛地问明缘由,便咬牙切齿地摆驾坤宁宫....

<五>

七日后,贵妃王静低调的继任为皇后。第二年,贞儿以37岁的高龄给皇帝生下第一个儿子,并母以子贵地获得了贵妃的名分。

然而,可能由于产妇高龄,成化皇长子的健康状况并不容乐观。将满周岁时,这个连正式名字都没有的皇长子在病痛地折磨下去了。可怜了这个还没能看完月缺月圆的孩子,更可怜了这位中年得子又中年丧子的母亲!

哭得死去活来的万贵妃依偎在皇帝的怀里,她眼里流出的泪不仅仅是在为自己的皇儿哀伤,更是在为自己可能会失去的这份温存而祭奠。多年的深宫生活让她明白年老色衰的自己在失去儿子这张护身符之后不久也会如吴皇后一般被关进八个名字动听却不祥的安乐堂里。

“贞儿,别伤心了!孩子没了我们可以再生,要是哭坏了身子,朕可也不想活了!”

万贵妃抬起头泪眼婆娑地望着丈夫,丧子之痛被他的这一句胜似海誓山盟的话减轻了不少,她天真地破涕为笑,那笑容仿佛十八年前太子的笑,是那么的天真无邪,又充满对对方的依赖。

而这一年,万贵妃三十七岁。

<六>

“艺妹,来让我瞧瞧咱们的小太子!”

柏妃的儿子被立为太子的第二天,万贵妃以贺喜之名来到春禧宫,冬日午后的阳光格外和煦,柏妃正抱着两岁的儿子在一大群宫女太监的拥簇中在宫后花园里晒着太阳。见万贵妃来看太子,柏妃自是喜不自禁,忙逗着儿子喊“娘娘”。

万贵妃也笑着逗孩子:“哟,你们瞧!这孩子长得多像皇上啊!跟我那皇儿一样!”

柏妃一听,心里一惊,楞了一下又跟着陪笑:“是啊,咱们坚儿是长得像皇上!”后面那句,她没随便附和,她知道虽然万贵妃地位现在比自己高,但只要有太子在,她终有一天会咸鱼翻身,而这咒自己儿子的话是万不可说的。然而令她万万想不到的是,她赖以护身的太子在几天后便莫名其妙地死去,柏妃心痛之余也很清楚明白,她想找皇帝替她做主,但她却没想到儿子的死丝毫不能动摇他对万贞儿的爱。

也正是这份溺爱似的纵容,让万贵妃的勇气,像她的体重一样,不可一世地膨胀起来。她用一杯杯御酒结束着一个个还未成形的龙种。在杀死一个个自己男人的孩子的过程中她品尝着一丝丝快意,而孩子的父亲眼瞅着自己的子女们被害而无动于衷,反而为能看到自己的贞儿脸上越来越多的笑意而感到欣慰。他在用自己的精子履行着当年许下的诺言!

然而,终究是天不绝帝王之后,万贵妃百密还是难免一疏,内廷书库的女官纪妙善还是为皇帝生下一子,并且在周太后的庇佑下得以长大成人。那天,当从自己掌控的后宫中突然冒出一个六岁大的皇子的时候,这个已年过半百的老女人开始逐渐丧失心智,脾气的逐渐暴躁让自己最终没能亲眼看到那句诺言的实现,但她死后却并不哀泣,因为在奈何桥的前边,她等到了她的丈夫,并携着手一起唱着“愿做天上比翼,不做人间帝王”!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枫叶丑石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饥渴的骆驼点评:

自古帝王花天酒地,喜新厌旧者颇多,有万贵妃这样好结局的,百不及其一。
明宪宗与万贞儿,相知于患难中,相守于富贵后,也算是一段旷世奇缘了。
文笔流畅,故事紧凑,推出共赏!

文章评论共[3]个
饥渴的骆驼-评论

期盼朋友更多的首发佳作,问候新春愉快!at:2009年02月16日 下午5:58

枫叶丑石-回复久违了,骆驼兄!也给你拜个晚年! at:2009年02月16日 晚上8:19

失堕猫-评论

一个皇帝能这样的深爱一个女子/。。。。确实不容易。。。。拜读了。 。。问好。。。at:2009年02月23日 晚上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