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后进生的学习成绩和个人表现固然差一点,但是他们中大多数人的智力是正常的,与其他学生一样,可塑性也不小,每个老师要有信心帮助那些所谓的后进生,担任班主任的老师更应该如此。那么,班主任应该如何帮助这些后进生呢?以下一些见解,容我谈谈.
一、班主任应时刻关注后进生的表面现象,究其后进之根本原因.
众所周知,后进生的学习成绩不理想或思想品德落后一些必定是有原因的,而且其背后可能有一个复杂的过程和根源。作为一名班主任老师只有爱护自己的学生、关心自己的学生,才能使他们坦率的向你敞开自己的心扉,从而使我们能够真正地了解到他们其中的根本原因,以便于我们从根本上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寻找解决、转化的方法。经调查研究,后进生的形成一般来源于以下一些因素:家庭、学校、社会和自身。如:因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教师片面地追求升学率,始终奉行“分数论英雄”的准则,以单一的标准去衡量他们的优劣,无视他们的心理特点、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甚至一味地埋怨学生学习不勤奋,瓜脑不灵光等。教师的这种工作方法与态度,给他们的自信心以沉重地打击,造成后进生一筹莫展,自我沉沦.
其次,特别在邓、江时代,社会优良传统被经济环境冲击得一塌糊涂.不少学生受到了社会歪风邪气的干扰和影响,“知识无用论”,一时蔚然成风,从而使大批青少年学生对知识的价值产生了怀疑。甚至以能够出国做“洋奴”为荣,家长如此,学生亦如此.你说,他们怎么能保持正常的心态去努力学习呢?
实际上,造成差生出现的原因还很多,诸如师生关系:由于某种原因,对任课老师产生消极的情绪,出现了“恨其师而厌其道”的现象。同伴关系:如交往过多过烂无疑也影响了学习;这就需要我们班主任应摸清其原因,对症下药,才能有的放矢地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二、给后进生创造成功的机会,使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
作为初中生,自我意识正处于萌芽和逐渐提高的阶段,不能全面地、深刻地、客观地进行辨别是非和自我评价。而且,当前初中生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就处于家庭的核心地位,再加上家长们的溺爱,养成了“唯我独尊”的不良个性.另外,多年来,由于受邓、江时代的各种不健康媒体的影响,滋长了中学生看重和追求个人权益的思想,这种张扬个性的思想,也强化了初中生肤浅的自尊意识 ;老师的一举一动都被他们的情感所捕捉,当后进生感觉到老师在歧视,挖苦自己的时候,就以接连不断的淘气、调皮、赌气等行为对抗老师的教育。这是他们以心灵扭曲的形式来满足自己所谓自尊的需要。所以,我认为班主任不能当着后进生的面,尤其不能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评价某个学生说:“你没希望了。”或者说:“多少分以下就是没希望了。”等等.这种否定式的评价会大大刺伤他们所谓的自尊心,使他们掉进绝望的深渊。因此,作为班主任老师,应当保护学生所谓的自尊,树立他们的信心,给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给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适时鼓励他们。
三.培养后进生耐挫的能力,帮助他们走出失败的怪圈
当然,学习不理想的学生,他们的自信心也不是一开始就丧失的,由于随着课程的进展,他们失败的次数在不断地增加,失败的体验也越来越深,虽然许多后进生也一再挣扎,试图摆脱失败的阴影,但由于种种原因,失败就像魔鬼一样跟随着他们,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品尝着反复努力始终失败的滋味,使他们丧失了学习的信心和积极向上的动力,使他们难以体会成功的喜悦。因此,这些学生对学习产生恐惧和逃避的心理,结果是失败更加频繁,这种恶性循环导致他们丧失学习的动力,使学习意志和学习兴趣彻底地崩溃,使他们成为学习上后进生;又由于学习无望,就产生了逃学、打架、课堂滋事等现象, 导致他们成为表现上的后进生.因此,培养后进生耐挫的能力,帮助他们走出反复失败的怪圈,是转化学习上后进生,控制表现上后进生的重要手段。对此,我们教师应该给后进生建立一个温暖的鼓励性的环境,让他们相信自己,树立信心,培养后进生耐挫的能力,使他们的自我价值得到体现,才能逐渐使他们走出后进生的阴影。
对于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我想,班主任应时刻关注后进生的表面现象,究其后进之根本原因; 给后进生创造偶然的成功机会,使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后进生的耐挫能力,帮助他们走出失败的怪圈; 只要我们满腔爱心、耐心教育、鼓励帮助,就一定会把他们培养成为社会有用人才。
-全文完-
▷ 进入冷热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