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洋芋,它除了具有易栽种、产量高、可粮菜兼作、食用储藏方便等优点外,还因为土里埋、地里长的洋芋,对我们一家有救命养育的大恩大德。
1959年冬天,因天灾人祸等原因,素有“米粮川”之称的家乡出现了灾民竟相食饲草、吃树皮,还不时饿死人的大饥荒。当时任生产队副队长兼保管员的父亲因不满瞎指挥、胡折腾,说了一些反对抵制的风凉话,便被拔“白旗”在大队接受揪斗批判,故此我们一家人的生活境遇更加困苦艰难。
在这种形势下,为了不被饿死,母亲、两个姐姐和我拖着饥饿疲惫的身子,每天到四野去寻找能充饥的食物。有一天,在地埂上拾地丸(一种黑褐色可食用的地生菌)时,我们发现了几个冻得淌水的冰疙瘩洋芋。如荻至宝拾起后,母亲回忆了一下队上的强劳力全调走,到州县搞劳民伤财的“大会战”工程,却把长在地里的玉米、洋芋让老人和妇女在收运,致使一部分未收净埋在地里的情况,便领着我们到最能找到“成果“的地方捡冻洋芋。奔忙了半天,娘四个每人都捡了十余斤冻洋芋,用蒿草伪装偷背回家,洗净和在枯菜饲草羹里煮熟吃,那想丰年只配喂爽牲口的冻洋芋,竟是那么的香甜爽口。从此,我们母子四人每天都早出晚归,跑到生产队种过马龄薯的地块寻捡冻洋芋。捡得少,一天吃两餐;捡得多,吃一些,剩下的储藏起来作余粮。渐渐地这个“秘密”被乡亲们发现了,参与捡拾冻洋芋的人多起来了,母亲便把我们领到山高路远人少去的地块去捡。地表的捡完了,就选向阳易挖的地段刨冻土找洋芋。这种情况持续到甘肃的灾情被党中央知道,敬爱的周总理下令给每个灾民一天供应半斤粮时,我们才结束了靠捡冻洋芋、挖野菜、食饲草,来维持生命的艰难岁月。
冻洋芋救了我们一家的命,我对洋芋的情感也升腾净化到了虔敬如神、珍爱如命的地步。以后不管是在家务农,还是参加工作搞林业建设,每看到椭圆褐黄色的洋芋,我就记起那段难以忘怀的艰苦岁月,就想起冻洋芋对我们一家人的活命之恩,就觉得它是人世间最朴实、最可亲、最无价、最宝贵的“生命果”。为此,每年新洋芋上市,我家的餐桌上就断不了花样繁多的洋芋烹饪,出差在外遇到洋芋食品也要尝个鲜,见到介绍洋芋的书报购来翻阅浏览,看到登载洋芋的奇观异文也会摘录剪辑,慢慢地我也成为熟知洋芋来龙去脉、品质属性的“土专家”。
洋芋,学名马龄薯,别名山药蛋。属茄科野生植物,原产南美洲大陆。公元前2800多年时,秘鲁的印第安人把洋芋驯化栽培成了农作物,并起了“爸爸”的尊贵名字,把它视作“农作物之父”来对待。到了公元16世纪初叶,洋芋自南美洲传入西班牙、意大利、法国等西欧国家,因深受王公贵族的青睐而风靡一时。据记载,法国封建王朝的路易十四国王,曾在闻名于世的凡尔赛宫举 行过一次洋芋国宴,当时他胸戴洋芋鲜花迎宾候客,桌上摆满洋芋做的各种美食佳肴,祝词中则对洋芋大加赞颂褒奖,致使洋芋成为法国乃至西欧各国君臣达官最喜爱的珍稀之物。此后,由于统治者宠爱和科学家推广,加上老百姓认识它的优点广为播种,洋芋便在全球风靡传销开来,目前世界各国栽种的面积已达4亿多亩。因马龄薯来自西洋,形状又酷似我国原有的植物芋头,为此我国劳动人民给它起了个“洋芋”的美名。洋芋到我国经300余年的推广研究栽培,目前已有各类不同产品800多种,每年种植的洋芋面积达8000多万亩,年产7000多万吨,现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洋芋种植国。
经科学化验分析,洋芋的块茎含蛋白3%,脂肪0.7%,淀粉28%。同时富含各类维生素、碳水化合物、铁质和蛋白质,上述成份的含量均高于小麦、玉米、水稻等粮食作物。此外,从洋芋中加工提炼的淀粉,则是轻工、食品、饲料、化工、纺织、医药等工业必不可少的原料和配剂,它能酿造生产酒精、葡萄酒、饲料、药品和各类糖果。至於烹饪烧制各类色香味美的洋芋食品,与粮米、谷物、蔬菜配比做成花色品种繁多的小吃面点和汤菜,更是马龄薯长于其它粮菜作物的突出特点。
改革开放后,随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加工营销业的广为兴起,甘肃和全国的一些洋芋主产区,把洋芋的科研推广、种植加工、营销出口、增收创汇,当作振兴地方经济的骨干产业和富民工程来抓,渐次形成了依托市场建龙头企业,企业创建生产基地,基地连接千家万户种植者,种产销加一条龙,农工商贸一体化,家家户户都获利的局面氛围,是名不见经传的土洋芋,成为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金蛋蛋”,振兴地方经济的“宝贝疙瘩”。
但纵观我国的洋芋产业,:一是在精深加工、出口占领市场创汇方面,明显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二是鲜食自用的传统习惯尚未完全改变,大部分洋芋作为菜粮饲料消费掉了;三是科研创新工作滞后,对洋芋的潜质效能和国内外巨大的市场,缺乏深入研究和投入,占领国际市场份额不够。据科学家研究,以洋芋为原料精深加工,可生产各种产品2000多种。若把我国年产的7000多万吨洋芋的60%进行深加工,可升值1400多亿元。为此,加大科研创新投入,扩大种植面积,提高质量亩产,在精深加工和出口占领市场上狠下功夫,我国的洋芋产业必有一个美好的明天。
-全文完-
▷ 进入陇原草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