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过“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的诗句,又到过巫山,看过巫山上翘首千年的神女,便觉得是平生最奢侈的享受。听当地人说:“巫山巫峡不算啥,最美还是小三峡”,又让人多了一种神往。
沿大宁河逆流而上,就是龙门峡,入得峡中,但觉凉风扑来,快意横生。流水淙淙,如仙乐在耳,俯仰天地,见长空一线,如飞天飘落人间的玉带,旖旎蜿蜒。天上飘着几片云,如丝如缕,仿佛一刹就会飘落在地。顿觉神清气爽,心境洞达,回想昨天的喜怒哀乐已是往事如烟,不禁笑自己“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两岸壁立千仞,如刀劈斧凿,使人不觉想起《蜀道难》中的诗句“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感叹诗人比喻的贴切,看石壁上千年风霜雪雨冲刷风蚀的痕迹,虽经万代而不倒。想起古人的一句话“壁立千仞,无欲则刚”,顿有所感悟:大凡卑恭屈膝为五斗米折腰者,必有求于人,象这岩上的小树从石缝中崛起,不可为不坚;与岩石争寸土不可为不强;经雷电,冒风雪虽经百折而不挠不可为不韧。躯干蜿蜒,一定要避过头顶上的岩石是受制于人。如效法李太白仰天长叹“安得摧眉折腰恃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后,卸冠而去,功名利禄又何足道哉?假若学“腹内诗书有万卷,家中金银无半文“的郑板桥,鬼魅魍魉又何足惧哉?再似安贫乐道的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又何乐而不有?留恋红尘喧嚣,难舍柳绿莺红,大概是人之常情。
船行间,忽觉的眼前一片开阔。船家说:“这叫金银滩,所谓金银滩,十船九要翻,过去有好多过往的商人、船工命丧于此,洒落了大量的金银,故名金银滩”。不觉心中一紧,这人间仙境原来也有惊涛骇浪,血雨腥风。又听船家说我们乘的船是双机船,不会有问题,心中才释然。过了金银滩就是巴雾峡,仰望峰尖崖顶,果然见有丝丝薄雾缠绕,有些风,雾便象少女的丝织披肩在飞,象一副古装仕女图,颇有吴带当风的神韵。峡中石壁上有两排石窝,清晰可见,间隔一米左右,距水面两三丈高。据说绵延六百余里,真不知道如此浩大的工程,前人是如何开凿。这就是古栈道遗迹,据说“名修栈道,安渡陈仓”的典故就出于此处。不由笑当年淮阴侯极尽尔虞我乍,天下英雄莫出其右,今天不也一 黄土埋荒丘了吗?叫人感触良多。
崖顶上草木葱茏 ,由于有雾,只看见一线绿色。同石壁的黄色相间,色彩十分明朗,看起来赏心悦目。导游说,石壁上的那条黑线就是“悬棺”。顿时一阵喧闹,我也拿出了望远镜,才看见原来那条黑线是人工凿成的一个长方形石窝,里面有一个木棺。由于远,看上去只有火柴盒大小。据说有两千多年历史,是古代川人死后藏尸于此,不知用什麽办法运上去,至今尚无定论,让人看后叹为观止。想天下虽大,无处不有人的足迹;世事艰辛,终究是人定胜天。
与龙门峡的险、绝、雄、奇不同,滴翠峡则显得清、爽、静、幽。如果说龙门峡是武士,让人望而生畏,那麽滴翠峡是少女,让人见之不忘,浮想联翩。河水清澈见底,同长江的黄色不同,绝无污染,果然不负盛名。犹如大块流动的翡翠,仿佛摸一摸就会打碎这仙人遗落人间的宝贝,使人不忍心让溅起的水花,破坏大自然的美。水流不象先前那样急,轻柔的象少女的手臂,伴着水声,在轻歌曼舞。水底鹅卵石颗颗如玉,清晰可辨。在远处的山上偶尔有几处人家,静谧地躺在大山的怀抱里,象是安详的睡着了。远处的山坡,看上去很陡,有一片农田,远望一片翠绿,象一方丝织的手帕,真如一副水墨山水画,一派桃花源的田园美景。
导游小姐指着那几棵树说,那是梧桐树,数一数有几棵树,就知道这家主人还有几个姑娘没有出嫁。小伙子可以到他家门前唱歌,如果这家的姑娘也有意,结婚的时候就砍下一棵梧桐树做陪嫁的箱笼。就看你们谁的歌唱的好了。
环顾四周,在群山环抱当中,感觉象是坐井观天。山坡上有一个穿着白色裙子的少女,挑着担,在绿色的山上沿着一条黄线在走,一会儿就看不见了。返航的时候,我站在船上,猛然间一回头,又看见那个穿着白色裙子的姑娘,挑着担,在绿色的山上沿着一条黄线在走,一会儿又看不见了。
又向前进发了,我的思绪还陶醉在小三峡的美景里,觉得时光短暂,不能尽情欣赏;留连忘返,真有“梦里不知身是客”的感触。再低头看这长江水,川流不息,如同这匆匆过客。江山万代,物转星移,天下之大,人不及沧海一粟;历史绵延,生命不及其一瞬。有多少人青史留名;有多少人遗臭万年;又有多少人生如尘土,死如云烟,没留下任何痕迹。难怪诗人极目楚天,望大江南北,感慨道:“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此情此景不由不让人感悟于心,顿觉光阴苦短,时不我待,人生原来还有许多事要做。
-全文完-
▷ 进入渔樵耕读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