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成长的岁月拙拙

发表于-2009年03月14日 晚上7:22评论-1条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时间在默默地流逝着,时节在不断地变更着,恰如弹指一挥间,三十几年的如烟岁月便已随风轻逝,但儿时的陈年旧事,还经得住岁月的收藏。当我用文字寻找过去那无忧无虑的少年时代,别有一番滋味儿在心头,回忆中略有艰辛、苦涩的味道,却又不失温馨和喜悦。

小时候我和家里的姐妹和弟弟长得不太像,周围有邻居逗我说:“你和她们长得不一样啊,你是要来的吧?”一段时间内我还真信了,后来就留意家里人对我的态度,偶尔看出点 “苗头”,可有时候又发现家里人对我和兄弟姐妹差不多。有一次我壮着胆问妈妈:“妈妈,别人都说我是要来的,我真是要的吗?”妈妈扑地一下笑了:“你看,家里你姐姐和你妹妹都是女孩,即使要也不可能再要女孩啊,别乱想了,你就是妈的孩子!”妈妈紧紧地搂着我说。再后来发现我和姐姐越长越像,还和姑姑都挺像,家里人对我也没什么两样啊,索性也就不再猜测了。

我5岁那年,我家姐弟四人都感冒了,齐唰唰地被妈妈带到医院,医生拍拍我的肩问:“怎么了?”当时我从镜子里看到自己脸红得像个圆苹果,我声音洪亮,对答如流,“脸红。”二字脱口而出!在场的所有人都大笑,唯我莫名其妙,笑什么啊?就是脸红嘛!若干年以后,才弄明白,医生经常听到的是感冒了,发烧了,咳嗽了......后来我又多次考证,医生从来没有在病人的病历上写“脸红”的字样啊。也许,主诉“脸红”的尚属首例吧?多少年后,姐弟说出来大笑的时候,我就争辩:“5岁就那么有创意,天才啊!”他们却安慰我:“童言无忌,童言无忌。”

过去家里孩子多,有快乐也有苦涩。生活困难,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杀年猪,吃到猪肉。可是在大夏天,我们会在大酱里找豆瓣,说那是“瘦肉”,现在明白了,是豆瓣的颜色酷似瘦肉颜色。再就是妈妈要出门了,我们准会喊妈:“妈妈,回来给我们买奶糖,别忘了。”在我的印象中,没有比奶糖更好吃的了。实在没有什么可吃的,我们还会吮着土霉素片,糖衣吃没了,吃到里面苦药了,就“叭”地一下吐出来,好在味觉发达! 

炎热的夏天,乘大人们不备,我们偷偷地将半红半绿的杮子摘下来,放到大草垛里捂上,过一两天再去看的时候,一个个杮子变得通红了!不为吃,只为好玩,小孩子的心思啊!

6-8岁时,在自己家的日子比较少,去同是在农村居住的奶奶家(奶奶家离我家也就二十几里的路程,那时候坐上毛驴车也要个把小时的)的日子比较多。到现在我也不知道自己喜欢去那里,还是家里孩子多,爸妈照顾不过来,愿意把我送到奶奶家,也许我自己比较喜欢去吧。在我的记忆里,在奶奶家住上一个月左右,再回到自己家住上几天,这几天妈妈给我洗洗衣服,等有了方便车,我就又去奶奶家了。从小我就不让别人批评,尤其是不在爸妈身边,凡事都小心翼翼的,直到现在还清楚地记得一个阴雨天,大家都在家里吃打瓜籽,我只抓了一小把,吃完了,就不敢再去拿,其实我心里还是很想再拿来再吃的,怕有人说,就躲在一边,轻轻地抠墙上的土,大概是雨天,没什么玩的,实在手痒了吧?末了,不是因为贪吃瓜籽挨说,倒因为抠墙上的土挨说了,现在想来,真不值啊。从那以后,我就更乖了,甚至还过早地学会了察言观色,我受到批评的时候也就不多了,在奶奶家我还挎着篮子捡废铁,将捡来的废铁都堆在一个角落,然后再去卖。上学买的第一批本、笔和书包,就是用卖废品钱买的。也许真应了那句“有志不在年高”吧。现在不能经常回到奶奶家了,现在我居住的城市距离奶奶家500里路。但我还是很怀念上学之前的那段日子,无忧无虑,开开心心,小时候我们用泥巴捏成小动物,还用树叶左一层右一层的包上,放在阳光下晒来晒去,晒得时间长了,那些泥巴天长日久就裂开缝了。现在常记起奶奶家周围的山,周围的树,那时的天是蓝的,水是清的,云是白的。记忆深处依然深深地保留着那乡村的野菜,农家的大酱,还有那百吃不厌的锅贴大饼子的香甜味道。

8岁那年我回到父母身边上学了。在学校里,很听老师的话,在老师的眼里,我真的是一位成绩好,又懂事儿的孩子。回到父母身边上学了,还是很胆小,有一次要去商店买糖,手里紧紧地攥着两角钱,不料,邻居的小男孩拦住我,不让我走,我问他,要干啥。他说,要打你。我就说:“要打快打,我还有事儿呢。”他听了扑的一下笑了,他正笑着,这时旁边有人经过,我马上溜了。现在想来,我怎么就那么胆小呢?怎么就不会与他争论一番呢?后来朋友听了这个故事就笑我是舍不得那两角钱,我就为自己争辩:“那是高素质,有涵养。”

上学之前我认识一些字,但现在看来,并不多,偶尔装着识字的样子,捧着爸爸经常读的大厚书翻翻,逐行找自己认识的字,当有人看到我在看书的时候,会惊诧地问:“咦,这么小的孩子都能读‘大书’了?”这时候我就紧紧地咬着嘴唇不说话,也不让自己笑出声来,低头接着“看”我的书。现在想起来,当时的样子一定是很滑稽。小学时候接触的课外书不多,在县里上学的姐姐会抽空出去买一本两本《小学生优秀作文选》捎回来,这时候我宁可不吃饭也要把书看完,心想,人家怎么写得那么好呢?殊不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道理。

夏天,大人从不过多干涉我们玩的权利,大大小小的孩子聚在一起,玩捉迷藏往往会玩到蚊子撞来撞去,夜色深深的时候才肯回家睡觉。即使磕着拌着,也不敢多言,要是说了岂不是找训吗?

冬天,我们会在雪地里不知深浅地堆雪人,打雪仗,冷的时候才想起来跑回屋里,把冻得通红的小手伸向妈妈,就是在那时才感觉到妈妈的手是那么温暖。冬天饿了的时候还会抓起冻豆包就啃,冬天还会嚷嚷要大人为我们炒瓜子,炒爆米花……那时候虽然生活贫困点,可是吃嘛嘛香啊。我不由得想起韩晓的歌曲: 

我想去桂林呀我想去桂林 

可是有时间的时候我却没有钱 

我想去桂林呀我想去桂林 

可是有了钱的时候我却没时间 

现在是想吃什么只要买,在任何季节都可以寻找到,可是却吃不出当年的味道了。

初中的时候,每天早晚我都会把院子打扫得干干净净,妈妈越是说不用扫了,干净着呢,我越是不停地扫,大概也是想在妈面前讨点好吧。暑假会骑着自行车去很远的田地挖曲麻菜,挖回好多好多的野菜,切好了,再拌玉米面喂鸡鸭鹅啊,有时候菜多,路远,运回来时脸红红的,顺脸流汗。那时是累点,不过有付出就有收获,就开心啊。 暑假也去割草,那时候家里养着小毛驴,我们每天赶车去草垫子让毛驴自由地吃草,回来时我们还要割回一些草。有一次和姐姐割不到草,不知不觉,我就走到了一片淡绿色的“草地”边,那里的草还长得娇嫩呢。我就来了麻利劲,忽忽地割起来。再往别处一看,不好,别处都低洼,原来我这是跑到人家坟顶了!我撒腿就跑,一口气跑出了好远,气喘吁吁地,不知道说什么是好。春季去地里拣那些收拾过的玉米茬子回来烧火用。我也是不敢离大人太远,怕坟,就好像地下随时会有什么爬出来一样。不过寒假还能和姐姐一起赶着毛驴车往回运树叶,谁说女子不如男呢。读初一的时候,我十四岁,姐姐十六岁,那年秋天我们俩考过期中试,去村外的小树林往回拉树叶子。往返的途中姐姐会给我讲学习方法和她从课外书上读来的许多新鲜知识,我也忘记了疲劳,听得津津乐道。或许后来我的成绩直线上升,要与姐姐的村外辅导有直接关系吧。 

我们姐弟没有考学的时候,户口随妈妈的农村户口,因此那时我家每年都要种口粮地的。对于农村的铲地呀,施肥呀,收割呀等许多地里农活,我都曾经随着大人做过。环境造就人才,通过参加各种劳动,把我锻炼得敢于面对困难,不惧怕任何困难了。我一直认为:我从一个农村小孩成长为一名油田科员,得益于生活的磨炼。难怪高尔基说:“苦难是人间最好的大学。”呢!在工作、学习还是生活的道路上,我更加坚信:“生活需要我们的付出和努力,只要有付出就会有收获。世上本没有绝境,有的只是绝望的思维和停滞不前的脚步,只要心灵不曾干涸,再荒凉的土地,也有希望变成生机勃勃的绿洲!”

成长的岁月,值得回忆的故事太多太多,好多往事回想起来,心里总有一种甜丝丝的感觉。想起歌曲《成长的岁月》中我欣赏的两句“成长的岁月,让我不再有遗憾的感觉;成长的岁月,让我知道更要珍惜拥有的一切。”时刻要感激生活,感激成长的岁月,将这些往事深刻地记在心头,只希望将来回忆起来还那么亲切!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拙拙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东方墨石点评:

时刻要感激生活,感激成长的岁月,将这些往事深刻地记在心,只希望将来回忆起来还那么亲切!是啊,一个人‘自在中放情,放情中自在’就得到了生活。 请努力。

文章评论共[1]个
文清-评论

感谢朋友对散文版面的支持,周末愉快!at:2009年03月14日 晚上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