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越大越忧伤春善树明

发表于-2009年03月16日 晚上8:55评论-3条

不懂为什么,越大越忧伤,读的书越多越痛苦,学校所有的神话都成了谎言,什么校园是最净的乐土,简直是欺骗群众,从小在学校长大,除小学觉得学校人心还算可以吧,初中高中都很乱,到处都是一些不务正业,不思进取的人,人心复杂,乱七八糟.读的那些书,除了小学那些倒是经常用到,初中高中都是为考试做准备的,脱离实际,简直就是摧残人性,中国为什么没人得诺贝尔奖,就这种教育制度天才基本上会被杀死,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想要出人头地简直是犹如上青天.中国人就是这样,不喜欢张扬失败,喜欢炫耀成功,悲哀.这样一方面没有为后代积累宝贵经验,一方面也让世人不能全面的了解事件的真相.所以在现实版的教材中,我们看到的基本上是那些成功的读书人,而那更为大多数的失败的读书人却被历史的洪尘淹没.于是我们这些莘莘学子为了那所谓的成功拼命的在学场上撕杀,用自己的时间,用自己的身体,用自己的血液去书写自己的辉煌,尤其是我们这些穷苦人家的孩子,从小就被告知,读书就是我们的出路,读书才能改变命运,在田间劳作的父母更是将所有的期望以及心血都寄托在我们稚嫩的肩上.我们从出身的那刻起便注定要承担这份沉重的责任.于是那些枯燥无聊的书本被翻到我们几乎都能背了.每天天还未亮,我们早已起床,而夜晚更是熬夜常常.所有这些都只为一个神圣的目的改变命运.于是在年段的前例总有我们这些穷苦孩子的身影.

高考是残酷的,更是无情的,对于这样的 背水一战,我们没有权利逃避,终于将潜在的对手们击败,考上了大学以为好过了,没想到还是这样的无聊,许多课程还是为考试而存在着,根本无益于自强实际,根本无法让人改变命运.原本指望学习一门本领以后能够在社会上立足,可发现即使毕业出来后,自己除了那一张日夜贬值的大学毕业证书外,依旧是个没什么实际能力的白痴.大学上课又有多少人是认真听讲,多少人在为中国电信的发展做贡献?呵呵,大学生天之轿子的年代早已过去,从古至今从来没有大学生如此的贬值过,从来没有把大学生看作个弱势群体,再也没有昔日的辉煌了,而且在这样多的数量面前,前程已经变得如此的渺茫,毕业既失业,有多少人不知去处?所有的种种都令人寒心,希望简直就是绝望.我们该何去何从?读下去是否还有意义?

在人海中默默挣扎的不止我们,还有我们苍老的父母,尤其是在农村的那些田间顶着烈日,迎着风雨,容颜日益老去,皱纹已经过早纠缠上了那些本应越显年轻的面庞.他们依旧还是那些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思想,不了解外界时代的变化,在子女考上大学后依旧大张齐鼓的要庆祝一翻,这不能怪他们,只是中国变的太快,让他们一时还难以适应.他们更不希望子女重蹈他们走过的道路,希望子女有出息.所以他们依旧默默的付出着.事实就是这样的无情,我们明明知道这样读下去可能没多大意义,也知道时代改变,许多课本与实际简直就是两条平行线,根本没多大联系,可却还要无奈的读下去,哪怕那是一种对人性人心的摧残.

如果把读书比作一项长期投资,那么就目前的形式看,大部分人都要亏本,有钱人家还好说,对于我们这些来自贫困地区的人家来说那简直就是榨取家庭的幸福资源.来大学后本以为可以助学贷款,来了才知道,目前许多学校根本就没这种条件.还得父母掏钱,一分都别想贷到,骗死人.我们本科基本上也要5000多,转科就更贵了,这真tmd让我们这些来自农村的父母怎么办,现今的农产品价格如此之低,拿什么来交?想要不读,父母看着自己子女辛辛苦苦考上大学,不容易,也不想让子女半途而废,抱着那一丝希望,东拼西凑终于解决掉学费问题.可他们知不知道子女压力有多大?自己本来就为自己前程担忧,却还要承担那么多希冀的目光以及责任.

物以稀为贵,现在的我们就跟农作物大出是一样,行情如此的贱,如此的令人悲伤.我们是大学生,可这样的教育方式是否将我们培养成了人才?至少读文科的我没掌握什么真正的科技才能,我觉得与读古代的四书五经没有多大的区别,有的话也只是普及程度的扩大.教育的虚伪我倒是认识了不少,现在还有多少说真话的人?大学生里有多少人是在自欺欺人,不敢面对现实,逃避,不停的钻语言的空子,用那些苍白无力虚无缥缈的语言文字来安慰鼓励自己.是可恨还是可悲,还是无奈?

我们这些穷苦人家,渴望有所作为,出人头地的孩子是否还有必要再受这些摧残人性教育的继续,是否还要让父母这样徒劳的投资下去,是否还要在学校里浪费青春,做这些没有太多意义的事情?我好想离开,并不是我怕苦,我不拍,从小到大,苦已经是我灵魂的伴侣.我只是问这样我徒劳的挣扎下去,是否能看到光明的未来?时间这个催人老去的魔鬼,如果青春可以这样的度过,那么有跟没有又有什么区别?未来在哪里?

很想出来为自己的父母家庭分担写什么,只要让我做些有意义的事情,我会非常愿意的去做,而不是在学校等待四年学那些与现实与自强无关的知识,如果那也算知识的话,真实垃圾.真不懂为什么这些所谓的教育工作者,为何要这样摧残自己的同胞.

现在每天都为前程焦虑着,总梦到自己的亲人,半夜醒来总是很伤心,因为自己忽然对目前处境有太深刻太真实的认识,前途一片渺茫,想要改变却无力着,因为我还束缚在这样的环境中,多想有所作为,活得有意义些,可还是要做个听话的孩子,在学校要努力读那些令人痛苦的书.看新闻是总看到有关学生自杀的消息,死未必不是一种解脱,却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因为我们身上还有太多的责任,怎么忍心让白发人送黑发人,让那些亲人在自己案头痛苦流涕,伤心不已?但我希望有子女的父母看后能够多让孩子自由,多关心孩子的身心而不是成绩,因为那些所谓的成绩是没有多大意义的.更不能逼着他们走向绝路,我已错过太多成长的快乐,我一直忙于奋斗,但当我回首往事时,我忽然发现我的许多奋斗只不过为我取得那没有什么真正意义的分数时,我明白了我失去了太多.所以我真诚的希望作为父母的你们一定要让孩子过得开心,这样当孩子和你们回首往事时,能有许多在一起的美好回忆,而不是成堆的课本与作业.一定要开明些,读书并不总是条好路,保持孩子的天性,也许你的孩子就是天才.

不同的环境塑造不同的人生价值观,所以以上谨代表我个人真实观点.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春善树明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照妖镜1点评:

人总要学着长大,去面对必须面对的现实。学什么,为什么学?迷茫困惑之外更需要有清醒理性的认识,未来还是在自己手中的。

文章评论共[3]个
照妖镜1-评论

应试教育走了偏锋,但怎么学,能学到什么,很大程度上还是取决于自己的。问好作者,若能对这个现象的原因和影响做社会层面的整体分析和阐述会更好。at:2009年03月16日 晚上9:16

烈酒红袖-评论

下次发稿请用中文标点,问好!at:2009年03月16日 晚上9:34

罗军琳-评论

文学乃是教导人们学会体验和思考:)表示我路过at:2009年03月17日 中午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