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藏书的乐趣danying

发表于-2009年03月25日 下午3:50评论-1条

每个人都有收藏的爱好,但各人的爱好却不相同,有的人爱好收藏古币,有的人爱好收藏古画,有的人爱好收藏邮票,有的人爱好收藏奇石,而我却爱好藏书,期间的乐趣简直是不言而喻。

说起我的藏书,那是从而立之年以后开始的。30岁以前,我很喜欢购书,一月的工资除了生活开销外,大部分都花在了购书上,虽如此却不善收藏,像猴子搬包谷似的,购一本丢一本,有时是随手购一本读读之后,不知放在了什么地方,有时是刚购回来还没顾上读就被相好的朋友借了去,这样时间一长也不知借给了谁,到头来钱花了不少,书却没剩下几本,不过那种随意的阅读也很令人回味,只是那种散淡的况味,算不上个真正的爱书人,更算不上种纯粹的读书生活。

30岁之后,大概是年龄的缘故,人显得更理智一些,不像以前那样大不咧咧的,开始对藏书有了兴趣,对自己读过的书进行归类收藏,并设想着能为后人留下点什么。这样的想法很不合时宜,也让那些不好读书的人见笑,在市场经济商品社会的今天,别人给后人留下的是房是车是存款,而我却给后人留下的是书,但愿我的后人能真正体味到一个爱书人的良苦用心,我不图唯有读书高,只图书中的其乐无穷。

我的藏书尽管不成气候,所藏图书也不够档次,比不上那些政客们为附庸风雅而不惜用公款所购大部头书,但她却给了我无限乐趣,只要我一走进书房,周身的疲惫和生活中的烦恼就会荡然无存,心境便会越发地好,创作的激情会由然而生。

纵论我的藏书大体可分为三类。一类是花大价钱购买来的,这类书一般是热销书,在市场上很有买点,书价也不菲,以贾平凹等当代著名作家的书为主,也有那种比较前卫的书,如前几年所购的>、>、>、>、>、>等,这类书多少都能代表一个时期的文学水准和风格流派,所以不管价格多么的昂贵,我都要购买回来细心的阅读,然后上架收藏,有时因工作关系还要向读者推荐宣传,当然再也不会借给别人,几年前我在新华书店门市部购了本>散文集,里面收录了我喜欢的朝阳等七人的新潮散文,尤其是朝阳的散文,我在>上读了之后,就喜欢上了,所以对那本集子偏爱有加,她成了我的枕边书,可偏偏让一好友充当了第三者,在一番欣赏后据为己有,从此我便深记:什么都可借人,包括金钱,唯有自己的老婆和书籍是万万不能借人的。

另一类藏书是我从报废的特价书中淘来的,所占我藏书比例一半以上。这些书看上去破破烂烂的,但大多数为上品,尽管装帧没有现在豪华漂亮,封面破旧污损,可内容却历久而弥新,有的印刷质量比现在的还好,且不少版本在今天已难觅其综了,这些淘来的珍品,只要稍加收拾,就可阅读与收藏,且价格低廉,由不得爱不释手,淘书的兴致便越发的高涨。在我淘来的书中,大多为第一次谋面,如上海古籍出版社的>、岳麓出版社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天津古籍出版社的>等,这些淘来的旧书不但拓宽了我的阅读视野,还使我常常沉浸在一种成就感的愉悦之中不能自拔。

最后一类藏书是前辈和文友赠送的新书,虽然这一类在我的藏书中所占比例较低,但意义深远,我最为看重与珍惜。最早赠送我新书的是父亲屈超耘,他的>刚一面世就赠我了一册,接着便是杨乾坤先生题赠的>一书,杨先生堪称是陕西的活字典,古今中外的诗词典故,他都烂熟于心。他是父亲的好朋友,亦是我的好师长,更是我敬仰的好编辑,所以,他的书我是爱不释手。还有一部书是父亲的朋友、曾任丹凤县委、原商洛地委、陕西省委党校校长的周述武大伯赠我的>,此书虽算不上文学类书籍,但他却真实的记录了艰苦岁月中的酸甜苦辣,很值得阅读与收藏。还有我的好文友远洲先生、刘知文先生、郑学良先生、李育善先生、贺晈莜先生等。而赠我书最多的要数已故作家赵发元先生,他先后赠了我三部书,分别是>、>、>,遗憾的是先生英年早逝,他题赠我的书便成了我珍贵的纪念品,每每我看到书架上先生的书,先生的音容笑貌就在我眼前浮现,思念之情便油然而生。

长辈和文友赠送的书,虽没有花钱,可她的价值是无法估量的,尤其是他们的题赠本蕴藏着一定的纪念意义和收藏价值。

我的这些藏书,来源的渠道各不相同,却给我营造了一个浓郁的书香氛围,成了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我之所以沉缅其中,就在于他的无穷乐趣。并从中悟道藏书是为了更好的读书,如果只藏不读,那就和那些附庸风雅、装饰门面的政客之流没什么区别了。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danying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蓝调音画点评:

站在室内,四周是自己精心收藏的书籍,这是何等的惬意与自豪。我现在越发领悟到“开卷有益”这四个字的内涵。读书有益于启迪智灵,怡情养性,在书海中漫游,其乐无穷。

文章评论共[1]个
文清-评论

感谢您对散文版面的支持,晚上好!at:2009年03月25日 晚上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