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反思教育诗性江南

发表于-2009年03月31日 晚上9:45评论-11条

前几天的一个早上我照常打开电脑,浏览新闻看到了一个很是现实的话题。

新闻是这样的,今年重庆应届高三学生中,有上万考生没有报名参加高考,这样的学生多是农村考生。有媒体称,“读书无用论蔓延农村”。

在经济发展相对活跃的重庆地区,有上万名青年人不准备念大学,这恐怕不是凭一种观念,就能解释得了的。即便解释得了,这样的观念也绝不单纯。难道说,成千上万的农村学生和家长,都不肯相信“知识改变命运”了

看到这样的新闻,我先是很震惊,接着感觉很正常。

《一》

前一段时间国家总理温家宝在一次发言时提到了这样的现象,他说以前他们上大学的时候班上有一半多的同学是农村里来的,现在,大学里好像农村里来的还不到三分之一。总理可能并没有想要说什么,他可能只是随便的说了一句调侃的话语。但是,这样的话语马上就得道了许多人的认同。新闻报纸从各个角度的文章铺天盖地,有的人说现在的农村是没有钱上不起学,有的说上学本来就不是农村的学子上的,还有的则是从现在的教育现在的大学现在的就业来分析这样的一个问题。不管他们从什么样的角度来阐述这个问题,的的确确可以下一个结论现在的农村来读书的人在减少。

打小我就听到过许多关于读书富有实际作用的话,“读书改变命运”“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等。我的老爸一直都说他们那个时候很苦,没有时间读书,没有精力读书,更没有钱来读书,他说现在想读书但是没有时间读了。每次回家他总是谆谆教诲我要读好书。现在国家富强了,农民富裕了,学校设施好了。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农村人不来读书呢?我觉得有一下几点,

一 现在的学费太贵了。教育是一笔长远的投资,既然是投资肯定要考虑到投入和产出的关系。只要算算就知道现在读书这样的投资对很多人来说是不合算的。特别是农村本来就没有多少钱,加上现在的物价上涨的厉害,特别是农药化肥更是贵的离谱。而他们生产的农产品的价格却没有上涨多少,这样就更加加剧减少了他们的收入。 拿贫困县的农民家庭为例,如果按照每名贫困大学生每年平均支持7000元计算(含学费、生活费、和住宿费)一个人本科4年最少花费2.8万元,相当于贫苦县一个农民35年的纯收入。35年是个什么概念?人从20岁开始劳动的话,最青春的年龄的劳动收入全部供大学生了,那55岁后的生活怎么保证?这35年期间,生老病死人情往来的费用哪里来?如果这些事情都不能做,人生还有多少质量可言?[

二 农村孩子上学难。在好多地方都在搞教育改革,由原来的公办的学校改成私立学校。农村的孩子呈现出读书难。比如,一个村委有接近二十个小队,而且小学只有一个,只能读到三年级,在读书就要到镇上去读书,孩子年龄小、每天要走10多公里的路,远的要20多公里。农民的收入本来就低,加上孩子读书的各项开支,这对一个农村家庭来说压力相当大。

高中一般学校都集中在县城,孩子读书开销更加大,而且学校鱼龙混杂,收费不一,条件也有差别,教师队伍不一等等。教育质量也是不一样。

三,就业的影响。现在的就业太难了,假如在农村有两家人,一家人的孩子考上了大学,但是,毕业以后没有找到工作,那么就传递了一个信号给旁边人家读书无用这样一个信息。那么他们会给他们的孩子上学吗?一传十,十传百,三人成虎,读书无用就会这样传播开来。

这只是其中一小部分的原因,其实,还有很多其他的原因也是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二》

回过头来想想,重庆应届高三学生中,有上万考生没有报名参加高考,这样的学生多是农村考生,他们还是可以理解。

我不禁要问一句现在的高考制度合理吗?我想是不合理,不公平。

第一 师资力量,环境等软硬件等因素。举个例子现在的城里的老师的待遇明显比农村的好,老师们为了自己的生活去城里无可厚非,往往城里招聘比较优秀老师,比如要有经验,要有耐性,要有亲和力的老师。这样的老师在原来的学校本就是精英,城里的学校硬生生抢走了,还有优秀的学生也是被城里的高中掠夺,这样一来好的老师,好的学生都没有留在农村里,一个恶性循环就在这样环境中形成。

硬件上来说,城里的设施明显比农村的好。城里有比较宽敞明亮的教室,有多媒体教室,有语音教室,有良好的体育设施。这些农村是不太敢想象的奢侈品。

第二,英语。英语是高考的一个重要的科目,甚至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城里的老师英语口语虽然说的也是不怎么样标准,起码还是可以让学生有学习的方向,因为有电脑可以在互联网上听听。可是,乡里的英语老师的发音是非常的不标准,他们自己不标准怎么样把学生教好呢?又没有像样的网络,老师们也是望英语兴叹。没有办法教出来的只是哑巴英语,学生学不好英语能全怪学生吗。

第三 信息 城里的高考信息明显要比乡里的好。现在是一个信息时代,信息值千金的时代,谁掌握了信息谁就是主动方。城里的信息比乡里不知道要好多少万倍,明显的乡里的学生吃亏,因为他们和城里的高考生一起考试,一起考同样的试题,改卷还是一样的老师改。

第四 招生。考试的题目一样,改卷的老师一样。可是最后的招生分数却是两样。例如,在乡里考一个北大清华要考620分。但是在城里的人就不用考那么多的分数,矛盾就有了,农村的一切学习条件不如城市却要考比城市的人多那么多分。这不是明显的欺负乡里人吗?这和国家的政策会契合吗?

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做事情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实事求是。高考作为国家的关系未来的一件大事,为什么没有实事求是的考虑到这些问题呢?即使不能彻底的改变制度,起码应该去很好完善这样的那样的不合理把。

在如此多的不合理下,乡里的学生能受的了吗?每个人都可以想想这样的做法会合理吗?加上今年的经济危机工作更是难找,给高中生不好信息。有上万考生没有报名参加高考,这样的学生多是农村考生,他们还是可以理解。他们是高考的牺牲品。

《三》

高考即使是问题很大但还不是最大的问题,问题的大的是大学。说完高考还要说说千夫所指的大学那档子事。

著名的文化学者陈丹青先生抛出一个惊世骇俗观点“中国有真正的大学吗?”。

要是以顾海兵列举的历史标准与世界标准,他有理由质疑中国目前的大学不是“真正的大学”。

在所谓新的发展形势下,现在的大学校园是越来越完善,建筑越来越美丽。一切的设施都是要赶超发达国家,和国际接轨。一切好起来了,可是就是没有真正的大学,

大学,是研究学术的地方,也是学术和思想的发源地。这里应是人文气息凝聚的地方,精神道德在这里应得到更好的修为。但是我看到我的校园却是不是那样的,现在的大学好像是工作前的培训的基地,完全没有了大学原来要的那些,人文气息浓厚更提不上,明显的就是道德的素养不高,像清华大学生拿硫酸泼熊猫的事件,还有马加爵杀人事件,更有胜者浙江大学教授抄袭事件,他绝对不是始作俑者,他只是一个小小的小丑,种种斑驳的例子都是典型的道德、素养低劣败坏最好的说明。

大学也是培养人的道德修为的地方,即使他在现如今的年代里不能培养像孔子这样的圣人,起码的要有那样的底蕴吧?可是我却没有那样的感同身受,而是像坏的方向发展。叫人怎么不痛心啊。

抗战八年,西南联大失去京津两地庄严体面的校舍,论规模、论条件,根本谈不上一所现代国家的大学,可是教育者的意志和教育自身无可遏制的能量,不但不曾挫败,反而发扬光大,不然,哪来日后出自西南联大的几位诺贝尔获奖者;再看文革十年,大学停办,然而出于对教育的渴望和教育那点最后的尊严,教育,曾以无法置信的潜在方式顽强潜行于遍地浩劫的中国,多少人私相传授种种思想、技术、学科、文艺,不然,哪来1977年恢复高考后那群迄今最优秀的考生?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 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 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未治者 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这里所展示古代的大学观念,是儒学三纲八目的追求。 所谓三纲,是指明德、新民、止子至善。它既是《大学》的 纲领旨趣,也是儒学“垂世立教”的目标所在。所谓八目,是指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它既是 为达到“三纲”而设计的条目工夫,也是儒学为我们所展示的人 生进修阶梯。

现在的大学是官府一样的"。严重的脱离了大学的初衷。什么样的事情都不可以干,要听上级的。一派纯粹的官僚阶级在经营,权利和学术搞得太暧昧。大学的校长变成了培养官员的练兵场。记得以前蒋介石去安徽大学视擦,他以为会有许多的学生出来欢迎,可是到了那里没有一个学生来说欢迎。他气愤找到当时有名文豪校长刘文典想斥责。刘文典说":你就是一个军阀。你以为大学是官府啊。这里是大学啊".当时被抓了。后来蔡元培说情才出来。试问现在的大学能和当时的大学一比吗?一比肯定是自取其辱。当今大学的一切听领导的。领导一定非常的厉害吗?不见得把!毕竟学术还是那些教授强。可是教授没有多少权利。为了自保只能那样照办。这样能有什么样的学术出现呢?

所以顾先生的诘问“中国有真正的大学吗?”,似应改为“中国有这样的大学”。熊丙奇的第一本书叫做《大学有问题》,问题是,如今中国只有“这样的大学”——怎样的大学呢?我想不出名目;倘若我将要投考大学,我别无选择。这才是“真正”沮丧的事实啊。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诗性江南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燎原百击点评:

由上学难说到对大学本质的迷茫,进而到对教育制度的反思,如此种种,早已众说纷纭,但愿能让人看到改善的希望。

文章评论共[11]个
燎原百击-评论

教育的悲哀……问好朋友。at:2009年03月31日 晚上11:27

二休-评论

中国当然还有像样的大学 但是不多 为数寥寥的几所在死撑着十三亿人的脸面 真正的人才都在外面学习 我们对于学术的投资甚至远远不及几个官员的家底 将混就混 商业化的学校 谁能看到二十年后~~~ 都是为了今天~~~at:2009年04月01日 下午4:35

诗性江南-回复朋友说的对 at:2009年04月03日 晚上10:28

爱耳儿-评论

这是中国教育的悲剧at:2009年04月01日 下午6:24

诗性江南-回复的确是这样的 at:2009年04月03日 晚上10:27

风撕柳-评论

品读,欣赏!问好朋友!!at:2009年04月04日 清晨5:34

爱耳儿-评论

中国教育急需改革at:2009年04月13日 早上9:36

诗性江南-回复的确是要改革 at:2009年04月13日 晚上7:00

爱耳儿-回复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at:2009年04月20日 下午6:19

诗性江南-回复我有办法也没有用啊。我的地位低啊。没有权利。 at:2009年04月20日 晚上10:02

爱耳儿-回复有QQ吗 at:2009年05月04日 晚上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