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一首女人如诗,每当动情之时,婉转的相思。回忆是永远邮不去的地址,却是你唯一寄托的方式。
写一首女人如诗,每当日暮西辞,染黄了心事。岁月是眼角抹不去的潮湿,梦醒时已流逝冷暖自知。
——题记
花了近三天的时日去看《一个女人的史诗》,情绪一直跟随此作品里的剧情人物角色起伏,或喜或悲,或高昂或低落,无不惊叹于演员的实力。也证实了一点:戏好不好,选对演员最重要。这部戏就更能证明,里面的演员对自己人物的刻画都很到位,每一个细节都很和谐,给人一种生活化的视觉享受。看完此剧后,对于里面的几个人物我感触很深,就此粗略的记下自己当时的感触。
一 田苏菲
田苏菲这个人物给我的印象很深刻,主要反映于在战争年代一位为爱至死不渝,一生为爱执着的人物形象。在她身上我看到了一种爱情信念,一种爱情真谛,更是一种爱情精神:爱情里只要付出爱的种子,就能够收获情的果实。
当时处在战争年代,想要有一番轰轰烈烈的爱情简直是一种奢望,只能面对现实,看清自己所要走的路。小菲,是一个大时代里很平凡的小人物,而她不畏惧生活的艰苦,现实的残酷,一直为了自己的爱默默付出,全力的去维护那个家,虽经历了无尽的困苦,终于找到了自己的爱情。她身上的那种不离不弃,为爱付出的精神让我使之为震撼,从她身上也正反映了中国那些可歌可泣的妇女同胞们,她只是一个当时社会的一个产物,而她也代表了一代伟大女人的史诗。
小菲很傻,很多人都怎么说,可也正是她的那种傻换来了后来的幸福。伍善珍、孙小妹、陆琳等这些人物角色也刻画了当时社会人性丑陋的一面,也正是这些人物人性的丑陋就更加凸显出田苏菲身上的一种精神,也传达了一种人生追求。她们在爱情或是婚姻里,只要有一点困难,首先想到的是自己,怎样的保护自己,不论是伍善珍为保自己坚毅跟蹲监狱的丈夫离婚,孙小妹看到追求自己已久的情人被抓时急忙划分界限,还是陆琳看到丈夫无权后,连忙离去,都无不与田苏菲一个大反差,就在丈夫被抓蹲监狱时,还送饭送衣,不离不弃,也无不是一代平凡女人的史诗。
为了爱情,她什么都愿意都去做,女儿说:“妈妈爱爸爸,爱的太笨。”她确实爱的太笨,笨到为了留住丈夫,虽丈夫总不打理自己,还老自讨没趣的去讨好丈夫,可换来却是丈夫冷漠的烦闷。可她几十年来始终保持着那种对丈夫的爱,默默的承受着丈夫的冷漠。时间是最好的证明吧,也正是她那种对爱情的执着,小菲终于留住了欧阳萸,欧阳萸在经过了漫长的精神漂泊后也终于心甘情愿地与她相濡以沫共度余生。一个女人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竟然是如此的艰难,却又因这艰难而愈显珍贵。这就是一个普通女人谱写出的一首伟大的爱情史诗。
田苏菲,一位很平凡渺小的女子,作为一名时代的产物,她不仅传达了一种对爱情执着的精神,更体现了一种自古不变的爱情观念,为了自己的爱情,默默付出,总会有属于自己的幸福。
爱情,这个词,总是给人一种渺茫,伤感的概念,总在埋怨爱情里面只有悲伤,但我们先撇开这些,先想想什么是爱?什么是情?所谓爱情就是为了爱默默付出才能彼此培养出一段真挚的感情。从田苏菲这个人物里面我领悟出:在爱情路上,很坎坷曲折,但只要不放弃,多为别人想想,默默地为他(她)付出,必能有幸福的归属。
二 田妈妈
田妈妈,整体给我的印象就是豪爽、泼辣、刀子嘴豆腐心的典型时代妇女。在她身上我也看到了一些难得精神,为了儿女操劳一辈子。丈夫早逝,独自一人靠着一点家当拉扯女儿,过着一斤豆芽吃三顿的贫苦生活,能够想象的出她的艰辛和不易。
田妈妈,这种闲不住的个性注定要在忙碌中度过,一生坎坷,死要面子。为了儿女,尽然抛弃了面子,低三下四地想邻居借钱,为了儿女,她是毅然决定拿家里的红木柜,红木床做抵押。哎,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田妈妈,过世了,在忙碌中走的,走的很急促,正如欧阳庾说的:妈,这一辈子活的爽气利落,走的时候也爽气利落,不给儿女添一点麻烦。是呵,一生为了儿女,就连走了也不拖累儿女。
看到这里,我莫名地落泪,不仅仅是感动于田妈妈这种为儿女的情怀,而是在她这种精神上看到了我祖母的身影。
祖母出生于解放初期,日子过的贫苦,可她面对生活的重担不畏惧,伸直腰板抗下,拉扯膝下几双儿女。为了儿女,她拼命地挣扎着。待到儿女们长大后,结婚生子,又有了我们,父母为了工作,远离家乡,而我们只有依靠祖母。
岁月苍容,时光荏苒,一晃我们也渐渐长大,可眼望年迈的祖母已苍老的像棵枯竭的老树,全身只有一层皱巴巴的老皮。祖母老了,逃脱不了时间的摧残,那笔直的腰板早已被压得缩成一团,围成一座小山。我怕,我怕那天祖母也会像田妈妈那样匆促的离开我们,而我们只能带着遗憾怀念祖母。女人如诗,祖母就是那首诗,随着时间脚步,慢慢领悟诗中蕴意。
女人,很神圣的天使,为了爱情,为了儿女,像夜里的蜡烛,默默地燃烧自己。
写一首女人如诗,每当动情之时,婉转的相思。回忆是永远邮不去的地址,却是你唯一寄托的方式。
写一首女人如诗,每当日暮西辞,染黄了心事。岁月是眼角抹不去的潮湿,梦醒时已流逝冷暖自知。
-全文完-
▷ 进入余子谦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