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中国之痛——甲午遗恨与今日钓鱼岛之争安戈

发表于-2009年04月06日 清晨6:52评论-4条

又是清明时节,纷飞细雨,湿了路人的衣衫,给人平添了一份落寞,几许伤感。

依着中国人的传统。这是祭奠祖先的日子。同时人们也祭奠那些为捍卫中国领土和主权:为中华民族进步和兴旺而献身的英烈们。邓世昌便是这样一位值得我们追思的民族英雄。

邓世昌生于1849年。1894年9月17日,在黄海大东沟海战中;邓指挥‘致远’舰英勇作战,为掩护旗舰,邓率先上前,横列编队前,挡住日寇四舰炮火。‘致远’舰多处受伤,全舰起火。邓鼓励全舰官兵;‘吾辈从军卫国,早置生死度外,今日之事,有死而已。’毅然驾船全速向日主力舰‘吉野’号撞去。决意与日舰同归于尽。不幸被日舰炮火击中舰上鱼雷发射管,管内鱼雷爆炸,邓坠入海中。其随从以救生圈相救,邓拒绝,并说;‘我立志杀敌报国,今死于海,义也,何求为生’。所养爱犬,亦游其身旁,口衔其臂以救。邓绝意与舰共存亡,按犬首于海中。自己亦随舰上200多官兵一同壮烈牺牲。

邓牺牲后,举国哀恸。光绪帝亦垂泪撰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继‘致远’沉没后,‘经远,杨威,超勇’三舰亦先后被日舰击沉。五个多小时的战斗,日军6舰受伤。北洋海军沉4舰。伤亡700多官兵,水师提督丁汝昌亦受伤。

黄海大东沟海战败后。北洋水师按李鸿章‘避敌保船’的方针退据刘公岛海军基地。当时刘公岛要塞有各种火炮80余门。军港内有‘定远,威远,平远.....等七艘战舰’。还有‘镇西,镇南,镇北,镇.....。等6艘炮艇。另有鱼雷艇13艘。还是有一定的战斗力。

1895年1月20日,日军在容成龙须岛登陆,分水陆两路向刘公岛进攻。水师官兵奋勇抵抗。战斗十分惨烈。2月11日水师提督丁汝昌见突围不成,外援无望,遂吞鸦片自杀。其手下提调牛日丙盗用提督印信起草投降书。2月16日牛代表清军在投降书上签字,17日,日军登刘公岛接收了岛上的军事设施和军备物资,俘获了港内的10艘军舰,至此,北洋舰队全军覆没。1895年4月17日,李鸿章赴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将辽东半岛,澎湖列岛,台湾全岛割让给日本。并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甲午战争以失败告结束。

为什么在这场战争中,中方会败得如此快。如此窝囊。这是值得分析的;

临战前,中,日双方实力对比;

主战舰: 中方12艘 日方12艘

火炮 中方180门 日方273门

其中速射炮 {27}门 {192}门

鱼雷发射管 中方27支 日方36支

编队航速 中方15.1节 日方16.4节

兵员 中方 63000 日方 24000 {中国最不差的就是人}。

注:速射炮炮弹发射速度是原后装炮的6倍。由此计算日本舰队的火力实际相当于中国舰队的3倍。

战前,军中有人提出更换速射炮,要白银60万两。李鸿章以无钱为由拒绝。

另外,当时英国埃尔斯维克造船厂生产出一种航速达到23节的新式舰艇建议中国购买。中国亦拒绝。后为日本购去。即日军的主力舰;‘吉野’号。

真是无钱吗?有!户部尚书翁同说;钱,要给老佛爷修院子。于是两年不给海军拨装备购置款。

李鸿章手里也有钱。通商大臣嘛。却舍不得花在军备上。东海沟一仗败下来,李把钱拿出来了,有200多万。但似乎有些晚了。

中国不愿意打仗。中国没有做好打仗的准备。

日本人却早就做好了打抢中国的准备。

1871年的日本:在一些年青武士拥戴下的明治皇帝,效法西方,立宪治国,废藩置县。走上了富国强兵之路。因地理条件限制,资源匮乏又是日本发展面临的难题。于是尚武好战的日本国选择了一条对外扩张的侵略之路。而土地辽阔,资源丰富,政府又软弱{早些时候的鸦片战争,便是明证。}的中国就成了日本人眼中的猎物。而且,这一次,再不像元末,明朝时期的倭寇那样,乘着八幡船,偷偷窜上岸,烧,杀,抢一翻就逃之夭夭。而是大张旗鼓,全国动员,倾其国力的向大清帝国扑来。

战前,日本政府为了赢得国民的支持,把将要进行的侵略战争宣称为支援朝鲜独立,脱离清政府藩属地位的正义战争。

物力上,在全国推行“军资献纳运动”向全国人民募捐。日本的工商界组织了报国会。

倡导“日本国民应无官民朝野之别,同心同力,服务于国事”号召“以勤俭济军费”。

军事上:日本政府积极备战,扩充兵员,向西方大量购买枪炮.舰船。并制定了周密的作战计划。

日本人做好了战争的一切准备工作。

而清政府对已烧到脚下的战火却是麻木不仁。仍然一如既往的在糜烂之中享乐着:照旧是穷奢极欲,照旧是勾心斗角。照旧是玩弄权术.....。

以致战争已经开始残酷的进行。昏聩的大臣们也只想着如何请西洋人出面调停,计算着割多少地,赔多少钱能打发东洋人。

李鸿章面对战争,想的是怎样保存实力。有实力才有他在朝中的地位。水师提督丁汝昌领受李的旨意“避敌保船”。对战事虚以应付。海战打响时,战舰上装的多数是打靶用的实验弹,击中日舰并不爆炸。有资料证实:本该由镇远,定远,靖远等七舰领用的3431枚开花弹却没有发给参战的七舰。还有日方的资料也证实:不仅舰炮不炸,海岸炮也是如此,有参战日军述说,旅顺口炮台发射的炮弹“虽其响轰轰,但我兵因之死伤者甚少,之所以如此,无他

海岸诸炮台发射之大口径炮弹,其弹中大半填充以大豆,土砂也。”

呜呼!有如此腐败的政府,有一帮如此腐败的大臣,以如此儿戏的态度对待战事.....。甲午战争能不败嚒???中国能不负痛蒙辱嚒???

今天我们追忆那段惨烈的战史。祭奠在那场战争中悲壮献身的英烈们。便是为了以史为鉴告诫我们:要想在未来可能发生的战争中不在挨打,受辱。必须真正的强大自己。时时警惕着那位野心比天大,一再打劫我们的强盗邻居。这是历史和现实都一直提醒着我们的一个事实!

二战前,它占据了我们东三省,却并不满足。继而又发动卢沟桥事变。要把全中国,全东南亚,都拿去。

现在它又将钓鱼岛赖去不还。它野心所欲,绝不仅只钓鱼岛。它拥有亚洲第一的海上军事力量。下面是一组比较数据:

中方 日方

驱逐舰29艘 42艘

护卫舰52艘 20艘

潜 艇60多艘 16艘

海军兵员23·62万 4·5842万

注:中方舰艇半数以上为‘051’系列,上世纪70年代初设计生产,故比较落后。中方潜艇数量多。而日方反潜能力却很强。

基于历史等多方面原因我们的空中力量和海上力量都相对要落后一些。但只要我们能真正面对现实,而不是盲目自大。知其耻,而后勇。知其落后,而发奋图强。那么兴许真会有“堂堂中华,要让四方来贺。”一天。那时“有敢犯中国者,必诛之”。

y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安戈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生命之花点评:

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屈辱的被侵历史,因为别人没有忘记随时侵略我们的国土。

文章评论共[4]个
探殿窥堂-评论

虽为远去百年事,今日想起还痛心。又到清明扫墓日,短诗聊祭甲午魂。at:2009年04月06日 早上9:43

安戈-回复甲午一战百年痛,群岛之争添新愤。[已过滤**]佞小人多误国,精忠壮士空余恨。问好! at:2009年04月06日 上午10:44

燎原百击-回复都是好诗!问好二位。 at:2009年04月06日 上午11:19

安戈-回复谢白击君光临,见笑了。顺致问候。 at:2009年04月06日 中午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