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探红楼(30):揭开《红楼梦》繁本和简本之谜
安 晓 玲
(本文可以自由转载)
目前,对《红楼梦》的版本有繁本和简本之分;往往把繁本看成是曹雪芹的原作,因而在校点和出版《红楼梦》时,专挑繁本印刷(如周汝昌本、蔡义江本、郑庆山本等)。这是一个莫大的误解。当前被视为繁本的,大部分出自曹雪芹的原稿或者初期修改稿,描写大都琐碎、拖沓、冗长;被视为简本者不是一般人所认为的,由别人简化改写而成,而是曹雪芹在修改时精炼的结果,正是曹雪芹的原意。而且,曹雪芹在修改过程中,不仅仅是提炼,有时还新增一些内容,所以,不一定是内容多的就是原稿,也可能是修改稿或者最终定稿。本文重点探讨这个问题。
(一) 简化精炼
前文曾经提到,曹雪芹是在其父曹頫小说手稿《风月宝鉴》的基础上改写而成[1~4]。曹頫的写作过于细腻、拖沓,日记式陈述,没有节奏感,因而曹雪芹的最初原稿深受其影响,描写往往琐碎和冗长,故此《石头记》的原稿版本的确存在“视墨如土、而不是如金”的弊病。当进行修改时,曹雪芹进行了“割爱”式的精炼。下面举出二例,以资说明。
例1 《梦稿本》第24回第3页后半页一段文字是:
(倪二)听了大怒:“也罢,你也不用愁[[烦]], 我这里现有几两银子,你[[若]](要)用,只管拿去买办。[[但只一件,你我作了这些年的街坊,我在外头有名放帐,你却从没有和我张过口。也不知你厌恶我是个泼皮, 怕低了你的身分,也不知是你怕我难缠,利钱重?若说怕利钱重,这银子我是不要利钱的, 也不用写文约,若说怕低了你的身分,我就不敢借给你了,各自走开。”]](我们是街坊,这银子是不要利钱的)一面说,一面就从搭包内掏出一卷银子来。
贾芸心下自思:“[[素日]]倪二(素日)虽然是泼皮无赖,却因人而[[使]](施),颇[[颇的]]有义侠之名。若今日不领他这情,怕他臊了,[[倒恐生事]](反而不美)。不如[[借]](用)了他的,改日加倍还他也倒罢了。"(因笑)道:”老二,你果然是个(好)汉[[子]],[[我何曾不想着你,和你张口。但只是我见你所相与交结的,都是些有胆量的有作为的人,似我们这等无能无力的你倒不理。我若和你张口,你岂肯借给我。 今日既蒙高情,我怎敢不领,]] (承蒙高情,怎敢不领)回家[[按]](就照)例写了文约(送)过来[[便了]]。”倪二大笑道:[[“好会说话的人。我却听不上这话。既说 ‘相与交结'四个字,如何放帐给他,使他的利钱!既把银子借与他,图他的利钱,便不是相与交结了。闲话也不必讲。既肯青目,这是十五两三钱有零的银子,便拿去治买东西。你要写什么文契,趁早把银子还我,让我放给那些有指望的人使去。 ”]]“(这不过十五两三钱银子,你若写文契,我就不借了。)”贾芸听了,(一面)接了银子,(一面)笑道:“我[[便不写罢]](遵命就是)了,(有何着急)。”倪二(笑)道:“(这才是呢)。天气黑了,也不让[[茶让]](你喝)酒,我还有点事[[去]](儿), 你竟(请回)[[去]]罢。(我还)求你带个信儿[[与舍下,]](给我们家),叫他们早些关(了)门睡罢,我不回家去了。倘或有要紧事儿,叫我们女儿明儿一早到马贩子王短腿家来找(我)。”(一面)说着,(一面)就[[走]](趔趄着脚儿去)了。
————————————————————————
从上面的涂改中可以看出,减少了罗索,提高了文学表达的水平。
1)上面大减的内容有三段:第一段好像是话剧演员的自我交待,简化成“(我们是街坊,这银子是不要利钱的)”,自然多了;第二段的贾芸的解说词带责备的意思,不合情理,改成“(承蒙高情,怎敢不领)”,不易造成误会;第三段对“相与结交”的解释,实在有点牵强,咬文嚼字,与人物倪二的性格不符,不如(这不过十五两三钱银子,你若写文契,我就不借了。)直截了当。
2)去除了不合理的用词。例如:(1)把“素日”由“倪二”的前面挪移到它的后面;(2)将“使”改成“施”;(3)把“颇颇有侠义之名”,删去一个“颇”字;(4)将“让茶让酒”改成“让你喝酒”等。
这些都是完全应该的修辞,决不能把它们视为简单的“精减”。
例2 《梦稿本》第54回第6页前半页写道:
贾母说道:“夜长,不竟的有些饿了。”凤姐儿忙回说:“有预备的鸭子肉粥。”贾母道:“我吃些清淡的罢。”凤姐儿忙道:“也有枣儿熬的(粳米)粥,预备太太们吃斋的。”贾母笑道:[[“不是油腻腻的就是甜的。”凤姐儿又忙道:“还有杏仁茶,只怕也甜。”贾母道:]]“倒是这个还罢了。”说着,[[又命人]](已经)撤去残席,外面另设上各种精致小菜。大家随便随意吃了些,用过漱口茶,方散。
十七日一早,又过宁府行礼,伺候掩了宗祠,收过影像,方回来。此日便是薛姨妈家请吃年酒。[[十八日便是赖大家,十九日便是宁府赖升家,二十日便是林之孝家,二十一日便是单大良家,二十二日便是吴新登家。这几家,贾母也有去的,也有不去的,也有高兴直待众人散了方回的,也有兴尽半日一时就来的。]](贾母连日觉得身上乏了,坐了半日,回来了。自十八日以后,亲友来请或来赴席的,) 贾母一概[[怕拘束]]不会,自有邢夫人,王夫人,凤姐儿三人料理。连宝玉只除王子腾家去了, 余者亦皆不[[会]](去),只说贾母留下解闷。[[所以倒是家下人家来请,贾母可以自便之处, 方高兴去逛逛。闲言不提。]]且说当下元宵已过,(凤姐忽然小产了,合家惊慌。)要知端的,下回分解。
————————————————————————
上面的宴请日期变成了流水帐,将它们删除是非常必要的。
近年来,开始不以某一古本为底本,校点《红楼梦》;而是从12种古本中,挑选内容最合理、最能代表曹雪芹本意的章回组合出版《红楼梦》,如蔡义江校点的《红楼梦》(上面简称为“蔡义江本”),郑庆山蔡义江校点的《脂本汇校石头记》(简称为“蔡义江本”),以及最近出版的周汝昌汇校的、自称最符合曹雪芹原意的《红楼梦》(简称为“周汝昌本”)等。它们基本上是挑选包括上面在内的内容多的章回,以致把曹雪芹通过精炼修改成的内容抛弃掉,变成舍真求假、舍本逐末,使读者看不到曹雪芹《红楼梦》的真正面貌。
(二) 增加内容
曹雪芹对《红楼梦》的修改不光精减,不少地方还新增内容或者从另外一个角度进行改写,因而篇幅是增加的。例如:
《梦稿本》74回5页后半页:
凤姐道:“素日我看他还好,谁没一个错?只这一次,二次(再)犯,两罪俱罚。但不知传递是谁?”惜春道:“若说传递,再无别人,必是后门上的老张[[妈]]。他常和这些丫头们鬼鬼祟祟的,这些丫头们(也)都肯照顾他。”凤姐听说,便命人记下,将东西(且)交给周瑞家的暂且拿着,等明日对明再议。(谁知那老张妈原和王善保家有亲,近因王善保家的在邢夫人跟前作了心腹人,便把亲戚和伴儿们都看不到眼里了。后来张家的气不平,斗了两次口,彼此都不说话了。如今王家的听见是他传递,碰在他心坎儿上,更兼刚才挨了探春的打,受了侍书的气,没处发泄,听见张家的这事,因撺掇凤姐道:“这传东西的事关系更大。想来那些东西,自然也是东西的事关系更大。想来那些东西,自然也是传递进来的。奶奶倒不可不问。”凤姐儿道:“我知道,不用你说。” ) 于是别了惜春,方往迎春房内去。迎春已经睡着了,丫头们也才要睡,众人扣门,半日才开。
——————————————————
按照上面没有圆括号()黑体字的、修改之前抄印的版本有:甲辰本、庚辰本、戚序本、列藏本、蒙
府本、周汝昌本、俞平伯本、蔡义江本、郑庆山本。曹雪芹在这次修改时,只涂抹掉一个字“妈”,其余都是新增加的内容,具有这次修改内容的版本有:程甲本、程乙本、三家评本、《红楼梦》(程乙本底本)等。
不看《梦稿本》,往往把这种新增的内容视为高鹗编造的;当与《梦稿本》对比时,即可看出,它是曹雪芹进行的修改。因为老张妈和王善宝家之间的亲属关系和纠葛,高鹗怎么知道,而需要在这里补充追述一番。此外,这是《红楼梦的前80回》,如果是高鹗增添的内容,岂不变成高鹗也是“前80回”的作者?
(三) 加多减少
曹雪芹修改《红楼梦》时,除了精炼和新增内容外,不时采取增添的内容多于删减内容的方式。例如:《梦稿本》第75回第4页前半页
傻舅输家,没心绪,吃了两碗,便有些醉意,嗔着两个娈童只赶着赢家不理输家了,因骂道:“你们这起兔子,[[就是这样专?上水。天天在一处,谁的恩你们不沾,只不过我这一会子输了几两银子,你们就三六九等了。难道从此以后再没有求着我们的事了! ”众人见他带酒,忙说:“很是,很是.果然他们风俗不好." 因喝命:“快敬酒赔罪。”两个娈童都是演就的局套,忙都跪下奉酒,说:“我们这行人,师父教的不论远近厚薄,只看一时有钱有势就亲敬,便是活佛神仙,一时没了钱势了,也不许去理他。 况且我们又年轻,又居这个行次,求舅太爷体恕些我们就过去了。”说着,便举着酒俯膝跪下,邢大舅心内虽软了,只还故作怒意不理。众人又劝道:“这孩子是实情话。老舅是久惯怜香惜玉的,如何今日反这样起来?若不吃这酒,他两个怎样起来。”邢大舅已撑不住了,便说道:“若不是众位说,我再不理。”说着,方接过来一气喝干了。]]( 真是一些没有良心的王八羔子,天天在一处,谁的恩你们不沾,只不过我这一会子输了几两银子,你们就三六九等了。难道从此以后再没有求着我们的事了! ”众人见他带酒,那些输家便不言语,只抿着嘴笑;那些赢家忙说:“大舅骂的很是。这些小狗攮的们都是这个风俗儿。”因而笑道:“还不给舅太爷斟酒呢。”两个小孩子都是演就的局套,忙都跪下奉酒,扶着傻舅爷个腿,一面撒娇儿说道:“你老人家别生气,看着我们两个小孩子罢。我们师父教的,不论远近厚薄,只看一时有钱有势就亲敬。你老人家不信,回头大大的下一注,赢了,白瞧瞧我两是什么光景儿。”说的大家都笑了。这傻大舅也笑了,伸手接过酒来,一面说:“要不是看着你们两个素日怪可怜见儿的,我一脚把你们两个小蛋黄子踢出来。”说着,把腿一抬。两个孩子乘势爬起来,越发撒娇撒痴,拿着洒花绢子,托了傻大爷的手,把那锺酒灌进傻大舅的嘴里。傻大舅哈哈的大笑着,一扬脖儿,把一钟酒干了。因拧着那孩子的脸儿,笑说道:“我这会子看着又怪心疼的了!”)
———————————————————
未涂抹和涂抹掉的文字就是《甲辰本》的内容,即属于原稿版本。采用圆括号()黑体字取代了带双方括号[[ ]]的、灰色方框黑体字后,便变成《程甲本》的内容。《程乙本》和《三家评本》的内容与《程甲本》相同。
下面是:庚辰本、戚序本、列藏本、蒙府本、俞平伯本、周汝昌本、蔡义江本和郑庆山本的相应部分的文字:
傻舅输家,没心绪,吃了两碗,便有些醉意,嗔着两个娈童只赶着赢家不理输家了,因骂道:“你们这起兔子,就是这样专?上水.天天在一处,谁的恩你们不沾,只不过我这一会子输了几两银子,你们就三六九等了。难道从此以后再没有求着我们的事了! ”众人见他带酒,忙说:“很是,很是.果然他们风俗不好." 因喝命:“快敬酒赔罪。”两个娈童都是演就的局套,忙都跪下奉酒,说:“我们这行人,师父教的不论远近厚薄,只看一时有钱有势就亲敬,如活佛神仙,一时没了钱势了,也不许去理他。 况且我们又年轻,又居这个行次,求舅太爷体恕些我们就过去了。”说着,便举着酒俯膝跪下,邢大舅心内虽软了,只还故作怒意不理。众人又劝道:“这孩子是实情话。[[老舅是久惯怜香惜玉的,如何今日反这样起来?]]若不吃这酒,他两个怎样起来。”邢大舅已撑不住了,便说道:“若不是众位说,我再不理。”说着,方接过来一气喝干了。
* *:与《甲辰本》对比,它们多了:[[老舅是久惯怜香惜玉的,如何今日反这样起来?]]。因此,如果《甲辰本》是原稿版本的话,《庚辰本》等8个抄印本则应属于第一次修改版本,而《程甲本》、《程乙本》和《三家评本》就该属于第二次修改版本。
从上面可以看出,新增的内容基本上是重新写的,更贴近当时的情况,而且所增加内容的篇幅多于涂抹掉的部分。
(四) 曹雪芹改稿的过程
通过阅读曹雪芹新增内容与删除的内容,发现往往有一定的联系;大都是把需要改动的部分抄写在白纸上,首先在抄写稿的上面进行反复修改;定稿后,再誊抄在涂抹掉的原稿字行之间;地方不够时,就采取加添附页的方式。现在举例如下:
《梦稿本》第82回第4页的后页 :
且说探春湘云正在惜春那边论评那[[张]]惜春(所画大观园)图,说(这个多一点,那个少一点 ,这个太疏,那个太密。大家又议着题诗),着人去请黛玉商议。正说着,忽见翠缕翠墨二人回来,神色匆忙。湘云(便)先(问)道:“林姑娘怎么不来?”翠缕道:“林姑娘昨日夜里又犯了病了, 咳嗽了一夜。(我们听见雪雁说),吐了一盒子痰血。”探春(听了诧异)道:“(这话真么?”翠缕道:“怎么不真。”翠墨道:“我们刚才进去去瞧了瞧,颜色不成颜色,说话儿的气力儿都微了。”湘云道:“不好的这么着,怎么还能说话呢。”探春道:“怎么你这么糊涂,不能说话不是已经……”说到这里却咽住了。惜春道:“林姐姐那样一个聪明人, 我看他总有些瞧不破,一点半点儿都要认起真来。天下事那里有多少真的呢。”探春道 :“既这么着,咱们都过去看看。倘若病的利害,咱们好过去告诉大嫂子回老太太,传大夫进来瞧瞧,也得个主意。”湘云道:“正是这样。”惜春道:“姐姐们先去,我回来再过去 。”于是探春湘云扶了小丫头,都到潇湘馆来。进入房中,黛玉见他二人,不免又伤心起来。 因又转念想起梦中,连老太太尚且如此,何况他们。况且我不请他们,他们还不来呢。 心里虽是如此,脸上却碍不过去,只得勉强令紫鹃扶起,口中让坐。探春湘云都坐在床沿上,一头一个。看了黛玉这般光景,也自伤感。探春便道:“姐姐怎么身上又不舒服了? ”黛玉道:“也没什么要紧,只是身子软得很。”紫鹃在黛玉身后偷偷的用手指那痰盒儿。湘云到底年轻,性情又兼直爽,伸手便把痰盒拿起来看。不看则已,看了唬的惊疑不止,说:“这是姐姐吐的?这还了得!”初时黛玉昏昏沉沉,吐了也没细看,此时见湘云这么说,回头看时,自己早已灰了一半。探春见湘云冒失,连忙解说道:“这不过是肺火上炎, 带出一半点来,也是常事。偏是云丫头,不拘什么,就这样蝎蝎螫螫的!”湘云红了脸,自悔失言。探春见黛玉精神短少,似有烦倦之意,连忙起身说道:“姐姐静静的养养神罢, 我们回来再瞧你。”黛玉道:“累你两位惦着。”探春又嘱咐紫鹃好生留神伏侍姑娘,紫鹃答应着。探春才要走,只听外面一个人嚷起来.未知是谁,下回分解)。
—————————————————————
《程甲本》是按照上述新增文字的手抄本(即修改本)排印出来的。它比《梦稿本》多“惜春,先”三个字,但没有《梦稿本》中被涂掉的“张”字。
由此可见:《程甲本》的“后40回”是:对程伟元收集到的“后40回”手抄残缺本,按照《梦稿本》进行修改而成。需要特别提出的是:当把涂抹掉的文字打字出来,与修改的文字对照时,竟然发现两者存在密切的关系,新加的文字是在涂抹掉的文字上增添而成。下面可以显示出两者的关系。
[这话真么?”翠缕道:“怎么不真。”翠墨道:“我们刚才进去去瞧了瞧,颜色不成颜色,说话儿的气力儿都微了。”湘云道:“不好的这么着,怎么还能说话呢。”探春道:“怎么你这么糊涂,不能说话不是已经……”说到这里却咽住了。惜春道:“林姐姐那样一个聪明人, 我看他总有些瞧不破,一点半点儿都要认起真来。天下事那里有多少真的呢。”探春道 :“]既这么着,咱们都过去看看。[倘若病的利害,咱们好过去告诉大嫂子回老太太,传大夫进来瞧瞧,也得个主意。”湘云道:“正是这样。”]惜春道:“姐姐们先去,我回来再过去 。”于是探春湘云扶了小丫头,都到潇湘馆来。进入房中,黛玉见他二人,不免又伤心起来。[因又转念想起梦中,连老太太尚且如此,何况他们。况且我不请他们,他们还不来呢。 心里虽是如此,脸上却碍不过去,只得勉强令紫鹃扶起,口中让坐。]探春湘云都坐在床沿上[,一头一个]。看了黛玉这般光景,也自伤感。探春便道:“姐姐怎么身上又不舒服了? ”黛玉道:“也没什么要紧,只是身子软得很。”[紫鹃在黛玉身后偷偷的用手指那痰盒儿。]湘云[到底年轻,性情又兼直爽,伸手]便把痰盒拿起来看。[不看则已,看了唬的惊疑不止,]说:“[这是姐姐吐的?]这还了得!”初时黛玉昏昏沉沉,吐了也没细看,此时[见湘云这么说,回头]看时,自己早已灰了一半。探春[见湘云冒失,]连忙解说道:“这不过是肺火上炎, 带出一半点来,也是常事。[偏是云丫头,不拘什么,就这样蝎蝎螫螫的!”湘云红了脸,自悔失言。]探春见黛玉精神[短少,似有]烦倦[之意,连忙起身说]道:“姐姐静静的养养神罢, 我们回来再瞧你。”黛玉道:“累你两位惦着。”探春又嘱咐紫鹃好生留神伏侍姑娘,紫鹃答应着。探春才要走,只听外面一个人嚷起来.未知是谁,下回分解)。
* *:上面方括号[ ]的黑体字是在原来文字上新添加的内容,它们都是在原稿的基础上增添的。当完全修改好后,再誊抄到涂抹掉文字的字行中间。
由上可知,把《红楼梦》各版本之间的差别称作“简本”和“繁本”,非常不准确,容易造成误会,以为简本不好;建议改称为“多字版”和“少字版”。“多字版”不一定就好,它往往不代表曹雪芹的原意;“少字版”就一定差,很可能它是曹雪芹的原意。关键要从内容的版本先后和全书考虑,进行仔细地分析;最有效的办法是与《梦稿本》中的修改稿进行对照,确定它们的生成先后。
由于曹雪芹不太改动他父亲所写的内容和文字,因此凡是《红楼梦》中取自《风月宝鉴》的描述,曹雪芹基本上保持原状;他只修改和精炼自己创作的部分,所以内容琐碎、拖沓、缺乏节奏感是《红楼梦》的天生毛病,即使在最终的定稿本中,仍然保持。
相关资料(检索互联网)
[1] 安晓玲:新探《红楼梦》快报(1):好消息:《红楼梦》120回手稿已找到!!!(上)、(下)
[2] 安晓玲:新探《红楼梦》快报(2):论《梦稿本》大部分是曹雪芹的真迹(上)、(下)
[3] 安晓玲:新探《红楼梦》快报(3):曹雪芹创作了120回《红楼梦》(上)、(下)
[4] 安晓玲:新探《红楼梦》快报(4):“程乙本”是照一部“120回红楼梦”手抄本刻印的,
[5] 安晓玲:新探《红楼梦》快报(5):《梦稿本》和《程甲本》、《程乙本》的差异 (上)、(中)、(下),
[6] 安晓玲:新探《红楼梦》快报(6):《梦稿本》的“改本说”可以休矣
[7] 安晓玲:新探《红楼梦》快报(7):学术研究最忌动嘴不动手(上)、(下)
[8] 安晓玲:新探《红楼梦》快报(8):《红楼梦》“后40回”的冤案(上)、(下)
-全文完-
▷ 进入安晓玲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