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四月踏青,乌镇行余子谦

发表于-2009年04月14日 下午6:35评论-4条

沿途或是火车,或是汽车,终于抵达到了魂牵梦绕的江南水乡——乌镇。 

来到乌镇已是很晚了,可一路上的行人未绝,三三两两的从身旁走过。踏着疲惫的步伐,拖着饥渴的身躯,慢慢走近朦胧的乌镇。走进一座门厅,忙于寻找落脚处,匆匆而过,不曾留意其乃何意,只知应该是进入景区的大门。 

脚下的路全是又一块块坚石铺盖而成,看着暗黄街灯下的房屋,房屋错落有致,偶见几家客栈,顿时有种回到古代的意境。见旁有家特产店,连忙上前询问何处有宾馆,店员是位很美的女子,她亲迎的接待,得知隔壁几家客栈已满,见她拿起手机询问,告知就在前面左转弯就是了。连忙谢过之后,心境豁然开朗,路途的疲劳饥渴已风吹云散,感激之外,莫过于感叹:此乃江南女子是也。 

走进那家客栈,放好行李,只想休息下,脱去鞋袜,躺在床上,特意调好的手机闹钟,想养足精神,等待着明日的乌镇风景。或是认床,或是过于激动,致使久久难以入睡。脑中思绪万千,种种猜测,都无法想象乌镇的小桥,流水,人家。但又或是太过于疲惫,也不知怎的,也渐渐入睡,入梦,梦里自己正渐渐走向那迷一般的乌镇...... 

随着手机闹钟声响起,迫不可待地起床,穿衣洗漱,拿起包裹,走出客栈,沿着石埔路慢慢走近乌镇景区。虽才六点多钟,但路上行人不断,多半也是来一睹乌镇风情吧。迈着轻盈地步伐,走过那条街道,来到昨晚路过的门厅,只见“青鸟毓秀”四个大字横批其上,用在此地恰到好处。因太早,售票厅还未开,所以只能在外走走。 

站在兴华桥上,左右而望,是一条弯曲悠长的小河,前方流水不断,桥形各异。依偎在河边的木椅上,清风吹来,好不惬意。门厅左边是商业区,每家铺子玲珑满目,摆满了各色特产。来之前就已听闻:乌镇三有,蓝布、杭菊、三白酒。果不然,各家店铺内挂满了蓝花布制成的各种配饰,摆满了各类杭白菊和唯乌镇独有的三白酒。看着各式各样的手工品连连叫绝。旭日渐渐升起,人流也渐渐多了起来。忙买票,跟着人流一起走进乌镇小巷。 

持票而入,好深长的一条小巷。走过小巷想起戴望舒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可惜天并未下雨,但似乎也略能领会出诗人的心境,看着门沿坐着的老人,那寂寞的眼神,徘徊在悠长而又落寞的小巷,怎能不让人伤感呢! 

巷道全由一块块青石铺垫,两旁全是木制的房屋,是先人留下的。来到矛盾故居。早就看过先生的《可爱的故乡》一文,如今回味“我的家乡乌镇,历史悠久,春秋时,吴曾在此屯兵以防越,故名乌戍,何以名"乌",说法不一,唐朝咸通年间改称乌镇。历代都在乌镇驻兵,明朝曾驻兵于此以防倭。乌镇在清朝末年是两省、三府、七县交界,地当水陆要冲。清朝在乌镇设驻防同知,俗名“二府”,同知衙门有东西辕门,大堂上一副对联是“七藩两浙,控制三吴。”无不感叹其悠长的历史。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矛盾的成就与其故乡不可分割。进门而看,整个印象就是古朴典雅,难怪先生性情文雅,在这样一个家境熏陶下,怎能不文雅。看着先生的遗物,出于对先生的尊敬,只是粗略的看了下,便匆匆离开。 

慢慢沿着这条小巷走去,途中经过“百床馆、民俗馆、木雕馆、钱币馆、宏源泰染坊”等多个景区。接触这些古老的文化遗产,无不为之所诚服。那栩栩如生的各类工艺,不正是我们祖国的悠长历史的见证吗? 

早就被一缕缕酒香所陶醉,循着弯弯曲曲而又狭窄的小巷,三转两转到了小巷的尽头,顷刻间,一个闻名乌镇的专门酿制“三白酒”的酒坊呈现在眼前,正所谓:酒香不怕巷子深。 

此酒是有“白面、白米、白水”酿制而成,故称之为三白酒。走进酒坊,那扑鼻的酒香无不陶醉,喝上一口,没有那苦涩的辛辣,满口甘甜,淳朴幽香,回味无穷。不是嗜酒如命之人,只是为朋友带了点,也不知朋友感觉如何。 

尽头右走,绕过逢源双桥桥,是河岸另一头。来到这边,见河内有乌篷船,一名带蓝花布头巾的婀娜女子在水中摇曳,伴着歌声,渐渐向这边靠近。河水清清,歌儿袅袅,好一处江南水乡,好一位江南姑娘。忙打听如何上船,听到船在最前头,所以放缓脚步,慢慢游去。 

春光妩媚,四月天,万物早已复苏,清风兮兮,河岸的青柳在春风下摆动着枝条,倒映在河边的柳影,好似温情。河对岸的房屋大都有漆白的墙,跟那些瓦片一起依偎在河边,和谐之至。 

这边店铺繁多,商品,美食,围绕一条街。穿梭在人群,一会儿嚼着麦芽糖,一会吃着各类糕点,或是停步吹风,或是依椅遥望,却也逍遥。 

路经福惠桥,仁惠桥,太平桥,来到游船码头。买票而上,跟着江南的婀娜姑娘,伴着歌声,徜徉在江南水乡。“吱呀,吱呀”的木橹声,拌合着摇船女子的歌声,谱出一段佳音。沉醉在美妙的佳音里,穿过一座座小桥,分别是:仁寿桥,永安桥,仁义桥。 

河岸酒馆里飘来三白酒的浓浓酒香,茶楼里,满是游人,正品尝淡淡杭白酒。坐在乌篷船内,看着两岸的房屋,吹着凉爽的清风,微闭双眼,跟着思绪一起荡漾在梦幻江南。 

先生在他散文《大地山河》曾写道:“人家的后门外是河,站在后门口可以用吊桶打水,午夜梦回,可以听得橹声,飘然而过。”多美的生活的,流淌着诗意的气息,跳动着欢乐的音符。 

沉醉在诗意般的意境,已不知船已靠岸,起身,走出乌篷船。 

游船码头这边已是景区大门了,走出大门,走过兴华桥,前往修真观。经过古戏台,见台上正有二位戏子在唱,应和着人群鼓掌,至于她们唱的是些什么,没听见,人太多。台前就是修真观了,进入后,因对此没什么兴趣只是戚诚的跪拜就去了翰林第。而翰林第最具特色的就是皮影戏了,进门后,稍加等候了下,皮影师们就开始表演了,看着那些活灵活现的纸人在他们手下,栩栩如生,无不感叹。 

至于西栅,听说那的夜景很美,但我没去,借着偶然一起的有人相机看到,西栅夜景,确实很美,只是怕自己过于陶醉而离开过于伤感就悄然离去了。 

走出乌镇,想起清施曾锡有:“苕溪清远秀溪长,带水盈盈汇野矿,两岸一桥相隔住,乌程对过是桐乡。”的诗句,很是意蕴,颇为传神。 

走出乌镇,思绪徜徉在朦胧的记忆里,历经尘埃,抹不去的岁月沧桑,聚水土灵气,养育一方人。 

走出乌镇,梦幻般的江南水乡,带着记忆,踏上列车,消失在黑夜里......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余子谦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文清点评:

乌镇是江南四大名镇之一,
是个具有六千余年悠久历史的古镇,
在作者的笔下一游胜景,
实在是一件惬意的事情。

文章评论共[4]个
罗军琳-评论

欣赏美文:)at:2009年04月14日 晚上8:17

清荷晓露-评论

乌镇,梦里水乡,幸运 ,随你神游了一次。at:2009年04月14日 晚上9:13

enetplok-评论

欢迎光临,问好!at:2009年04月15日 清晨5:39

丹江诺儿-评论

乌镇,梦中向往的地方!欣赏佳作!at:2009年04月15日 中午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