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红颜沉醒何处

发表于-2009年04月15日 早上9:26评论-1条

翠莲山脚下,仙镜湖边上,有稀稀拉拉好几座村子。

不知是不是因为祖上厚待了七仙女,而得罪了王母娘娘,这里的人们虽重男轻女,把男孩看得像个宝,把丫头看得像根草,可送子娘娘偏偏要跟他们开玩笑,本来是俊男靓女的两夫妻,生下的儿子却是奇丑无比,要么长着两只斗鸡眼,要么长着泛红的大酒糟鼻子,长大成人后个个獐头鼠目,蓬头历齿,像凶神恶煞的。偶尔遇到一个眉清目秀的小伙子,貌如城北徐公,可一打听,人家是打外地来的。

别看这儿的男人们个个生得丑面恶色,可生的女子却花容月貌,俊俏漂亮得没话儿说。究竟有好漂亮?眉如西施之眉,脸如南威之脸,瘦如赵飞燕之瘦,肥如杨玉环之肥,中国美女的美处她们全占了,个个长得如出水芙蓉,冰肌玉骨,吹弹得破。

顺着一条羊肠小道往山里面走,就可看到一个只有六七户人家的小村子,人称王家台子。王家台子东倒西歪住着好几户王姓人家,看得出来,都是穷门小户,其景象有点儿像《聊斋志异?红玉》里描述的那样:“牵萝补屋,日以为常”。

住在村东第一家的当家人叫王大头,也跟王家台子的其他人家一样,是苏善人的佃户。他哥哥王红鼻子也住在这儿,仅与他家一家之隔。王大头的内人朱氏一共做了12次月母子,结果只留下了6个孩子,前5个都是奇丑无比的男孩,只有老六是女孩儿,人唤:王翠凤。

穷人家的孩子大人没法娇养他们,6个孩子从小就在地上滚,铺上爬,一起抢食吃。一土盆儿野菜稀粥,一端上桌子就被抢得个精光。王翠凤最小,抢不过几个狼吞虎咽的哥哥,但她也有她的杀手锏:哭!一哭爹妈就要护着她。她有时真哭,有时假哭,弄得几个愣头愣脑的哥哥时常冤枉挨爹妈的拳头。

王翠凤7岁的时候,老大王大牛已经长成彪形大汉了,王大头和朱氏开始为儿子张罗亲事了,可有谁家的姑娘愿意往这穷窝窝里钻呢?有的穷人家用女儿换亲,可他们想用王翠凤去换亲,找了好几户人家都不愿意,说王翠凤太小了,弄过来还得白白地养着她,划不来!眼看老二王二蛋也半大不小了,儿子们的终身大事成了二位老人一直撂不下的包袱。

只有老三、老四、老五几个人无忧无虑的,成天爬树捣鸟窝,下河摸鱼虾,不是偷摘这家没红透的桃子,就是偷摘那家没长大的黄瓜,弄得王家台子鸡犬不宁。特别是那老四王小狗,还拉着老三和老五两个人跑到人家的茅室后头,偷看女人拉屎。看了之后还说哪个女人的屁股蛋儿好大,哪个女人的屁股蛋儿好白。

有一回,王翠凤看见四哥趴在门缝里瞧什么,她也凑过去瞧,一瞧竟吓了一大跳:大哥王大牛没穿衣裳,用整个身子把村西的王大牙的傻姑娘凤儿压在床上,把床铺儿弄得“嘎吱嘎吱”直响,大哥在上面直喘粗气,凤儿也在下面呻吟着。

王翠凤不知大哥在做什么,感觉大哥一定没做什么好事儿, 就去喊娘,没想到朱氏拿起一把扫帚,竟像撵鸡似的,赶着老四就打。

这年9月,佃户们都感到有点儿怪怪的:苏善人和他的管家朱虾米朱少举骑着毛驴来看课,竟没有了以往那种东家的霸气了,只看了看田里长的稻谷,估了估收成,就不声不响地走了。 

王大头过了好长时间才听说,这是世道变了,大清帝国变成民国了,苏善人在县衙门当师爷的大儿子苏世斋也被革命党赶跑了,不知去向了。县太爷也不叫县太爷了,改叫县长了。

苏善人的二儿子苏世贤从县城里回来,领着一帮小秃崽子,说是要“革命”,他们一人手拿一把剪子,见人就要剪人们屁股后面的辫子。

在苏大湾角落里的窝棚里住的王麻子,护着自己那根又黄又细的小辫儿不让他们剪,说:“你剪了我的辫子,我就去挖你家的祖坟”。

俗语说,讲理的怕不讲理的,不讲理的怕不要命的,王麻子要么没么,没房,没地,没老婆,没孩子,死猪不怕滚水烫,大家把他没办法儿。他的那根辫儿留了下来,于是,他又多了一个名字:王小辫儿。

转眼到了民国10年。

王翠凤已成长成17岁的大妹子了,要说她有好漂亮就有好漂亮:长着瓜子脸,柳叶眉,丹凤眼、樱桃小嘴儿,挺胸,收腹、翘臀,亭亭玉立。她小时候还跟着淘气的哥哥们跑到仙镜湖边上的小沟沟里摸鱼虾,在仙镜湖里洗澡,游泳。现在连躲就躲不及了,有好多心怀鬼胎的野小子想打她的坏主意。

王大牙托人来说亲,说当年他的姑娘凤儿成了你王大头的儿媳妇,你得把你的幺姑娘给我的五儿子王毛头做媳妇。

王大头一听暴跳如雷:“狗日的,捡了便宜还卖乖!谁说要跟你换亲了?”大头说,哪个愿意要你的凤儿,一个傻子,怎么能跟我家幺妹比,你凤儿至今还让我们白白地养着,连一个蛋儿也不会下,连个母猪就不如,母猪还会下崽呢!没休了你姑娘,就算对得起你大牙啦!

媒人回去这么跟王大牙一说,大牙再不敢提这事儿了。

苏家大湾办起了公学。

苏善人要办善事,就请来了教书先生,还腾出苏家祠堂作学堂,让翠莲山的孩子们都来读书。连王翠凤的五哥王富强也上学了,学名是苏善人从外地来请来的杨先生帮忙取的。

王翠凤见过一回杨先生,估模样跟五哥大不了多少。只见他脸白白的,留着大分头,穿着蓝色的长衫,说话斯斯文文的,王翠凤还从未见过长得这么英俊的男人呢! 

公学里的学生大都只有七八上十岁左右,只有王翠凤的五哥已经18岁了。杨先生在公学里自己开火做饭,挑水、打柴等力气活儿都是五哥帮忙干。看得出来,五哥非常崇拜杨先生有学问,杨先生也非常感激五哥有力气儿,他们俩成了好朋友。

这时,翠莲山闹起了土匪,有钱的人家时常遭抢,苏善人家就被抢了好几回,被革命党赶跑了的苏世斋,不知怎么一下子又成了革命党,还在县党部里当起了什么长。有回回家还带回了好几支“汉阳造”,给护院的家丁每人发了一支。

虽然穷人不怕土匪抢,但到了夜里还是有点儿担惊受怕。有时五哥去跟杨先生做伴,有时杨先生也到王家来跟五哥睡。这样一来二去,王翠凤就跟杨先生闹熟悉了。

杨先生时常教五哥读书、写字,王翠凤先是在旁边帮忙磨墨、牵纸,后来也求杨先生教自己识字、写字。认识了些“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和“人之初,性本善”之后,王翠凤也要杨先生给自己取一个好听的名字。

没想到杨先生说:“不用我取,有一个现存的。”

王翠凤问:“现存的?好不好听?”

“赛西施,好不好听?还有一个叫东家之子,你说哪一个好听?”

王翠凤以为杨先生在取笑自己,举起两小拳头儿连说:“你真坏,你真坏!”

杨先生一把捏住幺妹的双手,两眼看着她说:“‘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你就从这里面挑选两个字儿,叫国香吧,也就是国色天香的意思。”

王翠凤的手在杨先生的手中,她感觉杨先生的手有些发烫,但又舍不得从他的手里抽出来,脸一下子发红了,心里像揣着一个兔儿,“扑通扑通”直跳。

王翠凤脸蛋儿一发红,就像抹了胭脂儿,越发好看了,杨先生说:“宋玉有篇《登徒子好赋》,他说:‘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东家之子。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你的家就住在村东,你不就是这东家之子么?”

王翠凤虽然不知道那宋玉是谁,也没完全明白杨先生说的那些话儿里的意思,但从心里喜欢他,佩服他,认为他真有能耐儿。时常偷偷想:我将来的郎君要像杨先生那样就好了,有相貌,有学问,想着、想着就在梦里笑醒了。

杨先生有一段时间没有来了,王翠凤嘴里没说,可心里想得发慌,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她老问五哥:“你看见杨先生没有?”

五哥王富强时常笑话幺妹,但也纳闷:“杨先生怎么不到我们家来了?”他还以为自己得罪了他了呢!

好几天没到王家去了,杨先生心里也老想着王翠凤,却不好意思主动去。

王富强邀他,他嘴里说有事儿,没有时间去,可心里却恨不得立即就到了幺妹的身边儿。王富强也看出了他的心事儿,故意详做强拉他状,杨先生假惺惺地客套了几下,就跟王富强到了王家。见到王翠凤,口里自语道:“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幺妹问杨先生说的是什么意思?

五哥在她耳边低声说:“他说他喜欢你。”

王翠凤一听,赶紧用双手捂住脸蛋儿,跑进自己房里,躲在门背后偷偷瞧杨先生。

王大头和朱氏都心知肚明,也有向拢撮合成全他们的意思,只有老四王小狗愤愤不平,在背地里骂道:“狗日的,小白脸!”

一天晚上,学生们都有放学回家了,杨先生吃完饭,正在看《红楼梦》,突然有人轻轻敲门,他打开门一看,竟是王翠凤。幺妹说:“我五哥呢?我娘叫我来寻他。”

“你五哥放学没回家吗?”杨先生正被《红楼梦》里的男欢女爱弄得春意荡漾,趁王翠凤进门的那一瞬间,竟斗胆展开双膀子抱住了她,心急火燎地把她弄到了床上。

开始王翠凤还有点害怕,有些害羞,有点难为情,推了好几下,也没有推开,杨先生如饥似渴地压住她,一边亲她,一边解她的衣裳,她挣扎了一会儿,心想,把自己给自己喜欢的男人,就是让世人耻笑、咒骂也值得呀。她半推半就地任凭杨先生翻江倒海地折腾,她平身第一次被男人这么摆弄,弄得她竟然六神无主。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沉醒何处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魔镜公主点评:

应该还有后续内容吧。
文章很精彩,期待再发!

文章评论共[1]个
揣神再现-评论

完了吗?at:2009年04月17日 上午1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