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相亲记快活林460104

发表于-2009年05月06日 晚上9:08评论-2条

自从妹妹向玉玉的父母提亲未成,我又是大家眼里的坏人,方圆几个村庄的人见到都躲得远远的,哪还有人敢为我提亲。就这么低着头过日子,一愰又是半年过去。有一天后妈对我说:“你也老大不小了,不要再等玉玉了,你们没有缘分的!明天跟婶子一起去黄霞村去相亲”,我说:“和互不相识的人相亲都没有意思!我不想去!”后妈说:“没有别的办法,你都27岁了还想等多久?”我想后妈说的也是,我问:“你觉得女方咋样?如果你觉得合适我就去”。她说:“人比较小点,长相还算端正,满去看一下,也是和我们有点亲戚关系的。”我心想以我现在的处景有人看得上就不错,于是我答应去相亲。

第二天我稍作打扮,穿一套自己缝补旧的灰衬衫,打赤脚的,由婶子陪我到那个村去相亲,一路上不敢抬头,生怕遇到熟人。到了那个村庄,我们先在亲戚家等女方。大概过了十多分钟,阿嫫(后妈的嫂子)领着一位娇小的姑娘来到我面前,见她羞羞答答的,她看了我一眼就低下头,我见她模样长得挺清秀,一张娃娃脸,皮肤细腻白嫩,像婴儿的小嘴,样子挺可爱的。只是实在太矮小点,大约顶多只有一米五。我拉着她娇嫩的手,和她一起到外面树林下边走边聊,她很温顺,只有小学文化。当即我问她:“你愿意嫁给我吗,我是‘四类份子’,你怕不怕?”,她说:“是我的嫂子、你的表妹作媒的,她说你很聪明,所以我愿意嫁给你!倒是我自己没有什么文化,又个子矮小,配不上你!”她的哥哥是我表妹的丈夫(后妈这边的),她的哥哥我认识,小名(尒子),是我小学时的同学,个子没有我的表妹高。文革前我曾经给我的后妈提过:我喜欢没有血缘关系的表妹,(我还有一个非常漂亮的亲表妹)后妈说表妹已经和(尒子)早就自由恋爱了。

时值农历八月,正是龙眼成熟时,我们一边品尝龙眼一边聊起天来,.姑娘逗着阿嫫的小孙子玩,挺有孩子缘的。我心想:要是在政府部门工作,和她过日子倒是不错,我去上班,她在家里整理家务,她娇小漂亮,惹人喜爱,而且娃娃脸的女人不容易衰老。我们聊了一会儿,于是我暗示婶婶回去商量一下再回话。

回家的路上我们商量一下,婶婶说:“我们农村人娶媳妇要个子稍高些,她也实在太矮小点,以后干农活会很辛苦的,以你这么聪明能干不怕没人要,再托人找找看”,说句心里话,那姑娘给我的第一印象不错,如果婶婶不反对而说服我接受这门亲事,我会同意的,可是婶婶都看不上,我要是同意,难免人家会说我‘饥不择食’,所以我同意婶婶的意见。于是这一次相亲就告一段落。

大约过了有两个月左右,村庄里有一位妇女叫秀珍想给我做媒。因为我会做木匠,她家的床铺、门窗好多是我帮做的,那时候是帮工,只吃饭没有工钱的,为了报恩,她介绍娘家邻居的一位姑娘与我相亲。秀珍向我简单地介绍女方的形象后问我怎么样?我说你去给我的父母亲说,她讲已经给他们讲好了,我说那就去看吧!待我回家一进门,后妈就对我说明天同玉麟(父亲)一起去霞宵村相亲,我说就我们两,妈说还有秀珍同你们一起去。这天晚上我一夜睡不着,翻来覆去猜想着那个姑娘会是怎么样,漂亮吗?

天一亮秀珍就来叫我们,我们没有吃早饭就跟秀珍到对面西坡一根高压电杆下等着。见远处有一位秀珍的小姑阿英带着一个苗条毓秀的姑娘往我们这边走来,凭着我的审美观点,我一眼就看中。她身材修长,瓜子脸,蒜头鼻,细长上扬的眉毛,大眼睛,上翘的眼尾,薄薄的嘴唇,一看就知道这女子很泼辣,果然不出所料,当秀珍介绍我的时候她有点不耐烦,当介绍到我父亲时,秀珍说我父亲是xx建筑公司的木工时,她说又不是儿子有工作。当阿英说我很聪明伶俐时,她说聪明伶俐怎么会在家种田,我被她数落的羞的无地自容,她在说我的时候我发现阿英用手轻轻的拉着她的衣角,但是她不但没有收敛还更大声的说:“那叫读书呆!”她一点也没有顾及我的面子,一下子她那美好的印象在我心中就全没了,留下的是厌烦。大家不欢而散。路上我对秀珍说:“这闺女怎么会这么说话?”秀珍说:“人就是这么着,她漂亮一点就会傲一点,不过你这么巧人(聪明),成家后她就不会的。”经她这么一说我觉得也是,于是我算是答应了,就等对方回话。

第二天秀珍上门对我说:“女方好像不怎么诚意,但是父母亲很赞同。”我说:“父母亲我都不认识,她们怎么就会赞同!”她说:“前几天你在生产队大坪修理打谷机时我约她们来偷偷看过,她们很满意”我说:“你没有给他们说明清楚我是犯错误回来的”她说:“有说了,但是她们说每个人都有犯错误的时候,不要紧,她们说这后生聪明、勤快有前途!”她的父母亲倒是满通情达理的,原来这姑娘听到我们村有一位叫‘前致’的妇女说我的坏话,说我神经不正常,我们这边叫(欠灶、二百五),还说是四类分子。我没得罪她家什么人,她怎么可以这样对待我,但有什么办法,嘴巴长在人家身上你奈何不得。后来可能是后妈找她儿子说了什么,她儿子把娘给臭骂了一吨。

有一天秀珍带着女方的嫂嫂上门来了解我的情况,正好我和我们村里的妇女主任一起去罐头厂收购次品蘑菇回来正在盘点,当时还没有计算器,还是用算盘,我正在噼噼啪啪的打着算盘。女方的嫂嫂见我不像谣传之说,只说一句:“不错啊!”还很高兴和我们聊了一段时间,只是嫌我们兄弟多,房屋少。人品没有意见,临走时还说这门亲事一定会成。

我希望这门亲事会成,女方嫂嫂回去后动员了小姑。秀珍第二天就去讨回话,得到的回话:女方本人比较含糊,虽然没有反对,但是她说今后有什么事你们谁负责,女方父母很诚意。秀珍说:“女方父母同意‘贺定’(订婚)要不然我们就满去‘下聘礼’你们看怎样?”我说:“不行!她本人不同意这事就不要勉强,一定要她本人同意才行!”因为我的坚持这门亲事就这么吹了。当天晚上我在散步时走的好好的,突然脚一柺脚底朝天,痛得不得了,按我们本地的习惯说法是预示这门亲事不能做。第二次相亲告结束。这也是姻缘注定,秀珍太诚实,要是她是专业媒婆,只要说女方父母同意明天下聘礼,这门亲事也就成了。

后记:因为是邻村,我特别关注她。2004年我出任华林家园甲方代表时,在工地上与灌浆队工人聊天时,她们问我是哪个村子的。我说就在这附近,有几个女工说她们也是这附近的,是霞宵村的,怎么就不认识你!我说:“我退休了,从外地回来的,所以你们不认识”我说我差点就成了你们村的女婿。那些人说:“怎么讲?”我就将曾经和她们村的姑娘相亲的往事讲给她们听。世界上就有这么凑巧的事,那些女工笑着说:“都是缘分!”还指着那边一位独自一人在扒小石子的妇女喊:“阿云,阿云,你看看这位是什么人?”因为事情已经过去三十多年,当年仅仅一面之约,早就没有印象了,这时候我们面面相对谁也认不出谁,那些女工说:“阿云,这位就是当年你们相亲时的对象,还记得吗?”阿云用诧异的眼光看着我说:“冤家,有点像!”,我也细细琢磨;她那漂亮的容颜还依稀可见,但是已经没有原来的锐气。她说:“反正这么多年过去了,不怕你笑话,当年因为自己的固执,亲戚没有结成,后来听说你平反复职,我后悔死了,父母亲埋怨我没有眼光,我伤心极了!”这就是缘分。原来她名叫;玉云,多好听的名字,还知道她日子过得也不错。是嫁给我亲表妹婆家做嬸子的。可能是因为不好意思,第二天玉云就没有来上工了。

后来又有几个妇女前来为我提亲,她们是玉玉姑娘村庄的,我正在和大家在一片大田里插秧,她们站在田埂上看着我,因为我插秧也是能手,插的又快又直,她们称赞后生不错,我也不知道那些人是干什么的,后来是后妈告诉我,还问我要不要去看一看姑娘长的怎么样,当我得知是玉玉村庄的,而且听我妹妹说姑娘长的没有玉玉漂亮,我就不想去相亲,怕伤了玉玉的心。

糠糟之妻也是最后一次相亲的结果

那是1974年春天的事,当第二次相亲失败后,接下来和我一起收购蘑菇的陈玉英就帮我介绍她娘家姐姐的女儿。那一段时间我都是和陈玉英每天去罐头厂门口收购次品菇。我们都是自己村里的人,她对我很了解,我意识到这门亲事肯定能成,我同意去相亲。

约定第二天到中百楼上相见,那天我和玉英去时她们已经在楼上等着,姑娘不高,大约有1.55米左右,身材偏小,长相一般。她戴一頂当时最时髦的‘东方笠’,只知道她只读小学三年级,名叫‘水英’,我问阿莲:“有没有读书”她说反正在农村懂得看工分就可以。我想:说得也是,我自己读到中专不是一样在家里修理地球。以我的身份只有人家挑我哪有我挑人家的。玉英问我怎么样?我说:“可以!”这门亲事很快就谈成了。端午节那天就去杨芳西林村下聘礼,我的终身大事就这么定下来。

真是老天有意着弄,缘分注定。那年十一月份有一天中午村里‘眼镜堂’从大队拿回一封从永安寄回来的调令,是调我回永安人事局报到。我的身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四类分子转变为国家干部,一个在地、一个在天。真是从天降下来的大喜事。也应了玉玉姑娘的独到远见;我的历史终于得到澄清,平反复职,恢复名誉、还我清白。我说不出心里有多激动,被压抑四年的辛酸心情得到完全的释放,我拿着调令单趴在床上哭不出声来,泪流满面全身激烈地抽动,双手拍打着床铺嚎叫:为什么不早一点来啊!很久很久心情才渐渐恢复平静。一时间全村都沸腾起来,都说阿水英有福气。谁欠谁的都是缘分注定。

秀珍将这一信息转告给娘家那家没有做成亲戚的父母,结果父母亲责怪女儿不听父母亲作主,失去一门好亲戚,埋怨自己的女儿有眼无珠,没有福气。也是姻缘注定。

亲戚们建议结婚后再去工作,我想人家是在我落难时同意和我结婚的,我不能反悔。于是同意结婚后再去报到。因为村里已经有两个同名水英,后妈把曾水英改为曾美英,於当年农历十二月十日结婚。她就成为我的终生伴侣了。结婚三十多年生下一男一女,我们夫妻两从未吵架过,日子过的还算可以。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快活林460104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川菜
☆ 编辑点评 ☆
川菜点评:

人没有缘分,怎么撮合也难走到一起,真是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识啊!问好作者!

文章评论共[2]个
弘毅轩-评论

真实,感人。欣赏了。文中有处易闹笑话:是做木匠活,而不是做木匠。问好作者。at:2009年05月08日 早上9:42

快活林460104-回复谢谢你的指正,也感谢你浏览了我的劣作,见笑了。 at:2009年05月08日 下午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