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畲乡半日贵溪叶航

发表于-2009年05月07日 清晨5:43评论-5条

这次到樟坪,不像前两次来去匆匆。可天公不作美,小雨淅淅沥沥时下时停,同行的很多人便自由组合,坐在房间里玩起了扑克、麻将。我对扑克、麻将天生弱智,只好邀江群、吴建平等在乡政府大楼周边闲逛,并拍了几张樟坪新农村的照片。半个多小时后又无所事事了,于是我们便踏上了山涧小溪边的崎岖小路逆流而行。

冰雪灾后的畲乡,漫山的树木断梢,翠竹折腰,但白水青山,风景依然秀丽。山不是很高,我们都想找到溪流的源头。大约走了个把小时,峰回路转,几栋木瓦房突然呈现在眼前,我们一阵惊喜,还真是“白云深处有人家”。大家不顾气喘吁吁,加快了步伐,向前面一户人家走去。那户人家门口坐了几个男女,老远就用陌生且友好的目光迎接着我们。待我们走近,热情好客的畲民便从厅堂里端了几条长凳出来请我们坐,一位大嫂还给我们倒了几碗热气腾腾的茶。

坐下后,我们便无拘无束海阔天空地聊了起来。

他们住这里已有二十几代了,大概是福建迁来的,族谱在“文革”中被烧掉了,《狗王歌》也没几个人会唱。解放前,山外的人说他们是野人,因为他们住在山的最里面(山的那边就是铅山了),穿着怪异,与外人语言又不通,所以常常受到山外人的歧视。解放后,政府的民族政策好,再也没有受到歧视,反而得到政府的许多照顾。

如今畲民的生活都很好。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他们的主要经济来源便是卖木竹,每年由乡政府与买家联系好木竹销售业务,然后再向各家各户按比例收购,每家每年木竹收入就有好几万元。现在大家都吃穿不愁,家里有彩电,还买了摩托。冰箱、空调在这里是多余的,盛夏的晚上,人们睡到半夜还得盖棉被。

我看到他家扇谷用的风车在雨里淋,蓑衣扔在乱草堆里感到很惋惜。他们说:现在很少有人穿蓑衣了,都穿皮雨衣,风车也没多大作用。我说乡里准备建畲俗博物馆,这些东西可以放博物馆里展览,很有收藏价值的。

我问他们为什么不搬到乡政府所在地去住,那里生活比这儿方便啊。他们说田地都在这里,住下面耕作就不方便了。再说祖祖辈辈都过惯了这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也不想做别的什么工作。畲民是勤劳的,下雨天也闲不住。俗话说得好:“勤有功,嬉无益”,就在男人陪我们聊天的时候,女人已走进厨房做腌菜去了,小伙子在屋檐下抡着斧头劈木柴。他们说:我们畲民过日子是很实在的,宁可低头求土,不愿仰面求人。土地公公不打哄(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天晴有晒,下雨有收,我们就很知足,很快乐。

雨小了,我们起身去后面几家看看。一只狗远远的朝我们叫了几声,看到主人起身迎着我们说话,也就摇头摆尾表示欢迎了。这家人的墙壁上挂着一件干净完好的蓑衣,我好奇地穿在身上,同伴立即给我抢拍了几张照片。吴君则发现墙上挂着一个牛角,问是干什么用的,原来是野猪糟蹋农作物时,庄稼人便吹着它发出虎啸狼吼的声音,将野猪吓跑。我们转到屋后,发现他家还养了很多蜜蜂,主人说那是飞来的土蜂,蜂蜜要卖到二十元钱一斤,我跟他说,到夏、冬割蜜的时候我要来买几斤,他爽朗地笑着说,到时候一定给我留好。

大家都聊得很开心。山乡好静啊,雨天,连鸟都归巢了,当我们不说话的时候,只听到雨点的“滴答”声。这里没有车马喧嚣,没有物欲横流,没有尔虞我诈,没有醉生梦死,有的是勤劳朴素,单纯坦荡,心静天高,怡然自乐。

雨还在下,畲民告诉我们,溪流的源头还远着呢。时间不早了,我们顺着来时路又走进了茫茫雨中。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贵溪叶航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美泉点评:

美丽的畲乡,风景迷人,风情别致……

文章评论共[5]个
美泉-评论

问好朋友!at:2009年05月07日 上午11:48

佳毅1989-评论

“畲” ? 不认识,什么字?at:2009年05月07日 中午12:23

贵溪叶航-回复“畲”读she,平舌音。 at:2009年05月08日 上午11:26

佳毅1989-回复O知道喽,谢谢朋友。 at:2009年05月09日 下午5:36

enetplok-评论

欣赏,问好朋友!at:2009年05月07日 下午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