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我的爷爷奶奶贵溪叶航

发表于-2009年05月09日 晚上8:15评论-1条

翻开《贵溪县志》,在1007页可以看到这样的文字:“民国12年,县人叶同(重)光首办专营西药的华英大药房……”

叶重光就是我的爷爷。

爷爷出生于清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其时耶稣教已从上海传入贵溪,爷爷的父亲就是贵溪耶稣堂的牧师,当时教会由英国籍的马教士(女)主事。

1889年的一天,马教士下乡传教,回城的路上突然听到婴儿的啼哭声,循声走去,哭声是从一个挂在路边树枝上的长篮里发出的。马教士将长篮解了下来,里面是个女婴,便拎回了耶稣堂收为养女。这个弃婴就是我的奶奶。

当时耶稣堂收养了好多弃婴,奶奶是深得马教士宠爱的其中一个。奶奶在教会身心得到健康成长,且能识文断字。为了报答马教士的养育之恩,奶奶便跟马教士姓“马”,叫马如兰。

光阴荏苒,转眼间奶奶已出落成知书达理的大姑娘了。辛亥革命前夕,爷爷、奶奶喜结连理。

当年马教士嫁女,叶牧师娶亲是什么样的场面,如今已无从了解,唯一的历史见证是奶奶的一件嫁妆——马教士亲自从英国买来的瑞士摆钟,我家珍藏至今。据贵溪老一辈的人回忆说,那可是贵溪第一钟啊!当时好多大人、小孩都曾蜂拥我家大门,闪着惊奇的眼光争看这个西洋景。

不久,伯父(笔名叶丁)、父亲(后改名叶里夫)先后降生到这个基督教家庭,笃信洋教的奶奶分别给两个儿子以耶稣的两个门徒约翰、雅各命名。

爷爷早年学过裁缝,然而,成家后爷爷的裁缝手艺却很难养家糊口。后来在马教士的大力支助下,爷爷在贵溪县城最繁华热闹的刺蓬弄经营了一家西药店,开贵溪西药营销之先河。马教士每年回英国一两次,每次都要带好多收购来的布鞋、刺绣等女红到英国高价出售,回来的时候顺便给爷爷进一批西药。按说爷爷对这位洋岳母理应俯首贴耳,言听计从,但在药店招牌命名的小事上,爷爷却顶撞起了洋岳母。马教士坚持给药店命名为“英华大药房”,颇有民族气节、爱国情怀的爷爷却坚持给药店命名为“华英大药房”,最后居然以爷爷的执着,马教士的让步使贵溪有史以来首家中外合资企业“华英大药房”得以隆重开业。

开始,人们对西药有所怀疑,不敢贸然服用,药店生意比较清淡。自民国15年始,随着一批批国民军队走马灯似的或进驻或路过贵溪县城,药店生意陡然兴隆。每天晚上,爷爷将一天收入的银元、铜板倒进团箕里,几个人围着点数,可谓日进斗金。此后,广大市民欣然接受了疗效快、服用简便的西药。十年间,叶家成为贵溪望族。

致富不忘教育的爷爷对子女的培养非常重视。小学毕业的伯父被望子成龙的爷爷送到了省城南昌久负盛名的心远中学(今南昌二中)寄读。几年后,高中毕业的伯父不负众望,一举考上了上海复旦大学。学成后,伯父先后任江西省立工业专科学校教授、江西省文联创作部部长,后调武汉任中南(辖湖南、湖北、广东、广西、河南、江西、武汉、广州六省两市)作家协会创作委员会副主任,曾是那位在毛泽东的庇护下写《李自成》的姚雪垠的业务领导,算得上是荣宗耀祖了。当年,最让爷爷引为骄傲的是跟陈立夫的挚友、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江西省民政厅厅长(1952年出任台湾立法院秘书长)李中襄家的联姻。然而,祸福相依,爷爷死前无论如何也预料不到一介文人的伯父正值风华正茂、如日中天却因此而死在五十年代的政治运动之中。

1942年6月18日(农历端午节那天),日寇飞机轰炸贵溪信江铁路大桥。不日,日军侵占县城,实行烧杀抢“三光政策”,爷爷多年苦心经营的“华英大药房”和我家花园别墅顷刻间变成了残垣断壁,万贯家财灰飞烟灭。贵溪县城已成一片废墟,政府机关仓皇搬迁到塘湾古镇。

时任贵溪县民众教育馆艺术组主任的父亲竭力将民教馆大部分书籍运送到塘湾交差给文教局长。第二天日寇进攻塘湾,大家各自逃散,父亲随爷爷、奶奶逃难到塘湾港西罗家。其时,爷爷在附近村庄行医以维持生计,青年才俊的父亲则在“家”卷香烟卖。

1945年,侵华日军全面投降。一贯养尊处优的爷爷饱经流离失所的艰难困苦,身体每况愈下,竟于同年一病不起,撒手人寰,五十六岁的尸骨永远留在了寂静的山庄。从此家道中落。

奶奶安葬了爷爷,将家中所有积蓄凑齐一百银元重建家园,在贵溪复兴路的废墟上建起了一栋小楼房。1946年奶奶和父亲搬回了贵溪县城,从此过起了勤俭持家,艰难度日的生活。1949年以后的阶级划分,我家因“解放前三年”破产有幸被纳入贫民行列。然而,“文革”却将我家打入另册,一脚踢出贫民队伍,家庭成分莫名其妙地被改为“宗教职业者”,以致当时我二年级的老师拿着母亲从城里革委会打来的家庭成分证明当着全班学生的面爱憎分明地说:“宗教职业者也不是什么好东西!”

1966年,山雨欲来风满楼,黑云压城城欲摧,被视为阶级异己的奶奶、父亲“非常知趣”地相继病逝,倒也免去了史无前例的一场浩劫必将带来的身心的残酷迫害。“文革”爆发,我家首当其冲,抄家八次后已是家徒四壁。不久,五岁的我随右派寡母一同被扫地出门下放农村,房屋充公,从而变成了真正的无产阶级。

十年后,大地回春,我们荣归故里,重整家园。又三十年,我费尽周折,终于找到了失散四十年的堂兄和堂姐,大家一起祭拜爷爷和奶奶。

2008年12月8日灯下

附诗两首:

题 祖 墓

(藏 头 诗)

其 一

根咬青山一树天,

深幽寂寞六十年。

叶门忠厚传家久,

茂盛儿孙代代贤。

其 二

源泉清澈映山苍,

远大宏图碧海茫。

流水润花春景好,

长留天地是馨香。

2009年1月20日晨起床前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贵溪叶航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梓菲
☆ 编辑点评 ☆
梓菲点评:

爷爷奶奶不平凡的一生,所以才有这么不平凡的故事,让我们永记这段故事,故事中的爷爷奶奶……

文章评论共[1]个
enetplok-评论

欣赏,问好朋友!at:2009年05月10日 上午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