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张大嘴与粉蒸肉带雨的云

发表于-2009年05月11日 中午1:45评论-2条

《带雨的云七十年感怀短文300篇》之第197篇

“张大嘴”与“粉蒸肉”

——《矛和盾这兄弟俩》续篇

“矛”和“盾”从娘肚子里就开始闹矛盾,风风雨雨中过了“不惑”之年,还是常常争论不休。他俩没有如妈妈气话说的也生一对双胞胎,尝尝孩子闹矛盾的烦恼。幸好兄弟俩各自一家,但难得一同回家看父母,见面便要争个水落石出。

五星红旗升起的日子,“先有鸡蛋还是先有鸡”和“猴子变人”,是学习会上最热门的话题,阵阵辩论声和嘻嘻哈哈笑声,常常争得面红耳赤。也有人则嫣然一笑。

既然不能水落石出,过了些日子也就不再纠缠,爱吃鸡的买鸡,爱吃蛋的买蛋,管它谁先谁后。那一年他们才出生,没有参加辩论。

“触及灵魂大革命”的路线之争中,他们也轰轰烈烈了一番,哥撑一杆旗弟也撑一杆旗,把妈气了个够。爸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不挂牌子游街就算万幸,哪敢参与争争斗斗,万一来一个“大义灭亲”呢。

哥俩成家立业是在新的时代,争论的是个新问题。矛有个哥们叫做“张大嘴”,盾有个旧相好外号是“粉蒸肉”,一个行贿一个受贿“走到一起来了”。于是先有受贿还是先有行贿,受贿罪大还是行贿罪大的辩论,就成了他哥俩的中心话题。

有个说法。既然一手交“货”一手接钱,就该各打五十大板。盾琢磨后觉得他的旧好“粉蒸肉”吃了亏。事没办成血汗钱又没了,却同样要挨“五十大板”。那大嘴虽然是钱充了公还挨“五十大板”,但口袋里没少一文钱。

谁之错,谁为主,贪贿孰先孰后呢?盾拿吃饭做比据理力争:“当然是吃饭的欲望在先,做饭的行为在后,古人说‘寒,然后为之衣,饥,然后为之食’。有人想吃饭才会有人做饭、卖饭、送饭,决非做了饭才有人想到了要吃饭。同样的道理,有人想贪,然后便有了行贿,并不是行贿勾贪的欲望。”

“矛”不完全否认“盾”的说法,但是结论不同。他也假设吃饭:“本来人家没想到吃好酒好菜。你做了酒席,人家禁不起膏粱美肴的引诱才吃。问题岂不主要是来自“酒席”的引诱嘛!“

矛又说:“干部一个个都是受过多年教育的先进分子,若不是“糖衣炮弹”无孔不入钻进家里去,人家哪里能中“弹的”,总没有如同强盗“入室操戈”吧”。矛侃侃而谈,越说越振振有词:“粉蒸肉不勾引我那哥们,哥们会强迫她行贿吗?”

矛的结论是“干部属于工作中麻痹大意,是‘体制内’问题,是‘人民内部矛盾’,“粉蒸肉”则是资产阶级进攻”—— 哦!这是50年代的典型说法,那时他们还是个小娃娃,点点大的脑袋就接受了教诲哟。

矛觉得应当首先罚勾引者、腐蚀者、拉人下水者、发射“糖衣炮弹”者。这话也有一些道理。没人行贿何从受贿,受贿者没上门翻箱倒柜吧。

矛有板有眼,目如闪电、声如洪钟、神情荡漾,他得意忘形的提高调门说:“弟弟呀!‘学点唯物论,心中有杆秤,常看辩证法,不要瞎喳喳!’”

盾并不示弱:“张大嘴左个研究右个考虑,人家跑断脚骨头也盖不来那章。雨季一来,‘屋漏更逢连夜雨’,米粉肉是出于无奈。”

“张大嘴坐在沙发上翘个二郎腿哼哼唧唧,明明白白是等着‘打秋风’嘛!如果把条子批了,人家哪舍得掏自己的血汗钱。米粉肉没有拿刀架在脖子上逼他收下吧。张大嘴还眯细眼睛望了一眼,把信封蹾了一下,用两个指头拧了拧信封,估摸有多少钱,还怕给少了呢!”

教哲学的退休老爸不乐意再用辩证法帮他们解围,他常常是“足将进而趑趄,口将言而嗫嚅”——“吾年迈矣!”他打算去街心公园聊天扯淡。只是才一只脚跨出门,还没有等第二只脚跨出门便又把脚缩了回来。

老爷子还是忍不住:“一般说,行贿和受贿是矛盾的统一物,没有行贿便不会有受贿,没有受贿也不会有行贿。”吐了几个烟圈后接着说:“具体情况各有不同,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是会转化的。也许是行贿方,也可能是受贿方,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老爷子加重语气说:“不过”——老爷子拖长了调门: “你们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忽略了永远也不能改变的一点”。老爷子干咳几声后接着说:“自古就有执法犯法的说法,虽然行贿受贿同罪。但受贿者一般是执法者,行贿者却不是执法者;受贿方掌握着权力,百姓有困难需要他们用权力帮助解决。而且行贿者需要付出金钱,受贿者则没有任何付出,签个名、盖个章、画个圈、点个头;行贿方付出的是物质,受贿方付出的是人民赋予的权力。你们掂量掂量看,其罪孰轻孰重?“

老爷子的话匣子管不住了,如连珠炮嘎嘎而出:“官员没有商品。他们是人民的勤务员、公仆、孺子牛。唯一拥有的是权力。把权力当成商品换取金钱,岂止是受贿而且同时还是贪污,是非法买卖,是以权谋私,应当数罪归一,能仅仅五十大板乎?”

他还说:“强调行贿受贿同罪,是别有用心者的伎俩,杜绝人家举报。执法犯法,明知不可为而为,其罪止五十大板乎。”

老爷子兴致盎然,“机枪手”般哒哒哒起来:“人民公仆不能和百姓比,人们把他们当成学习的楷模,紧紧盯着,一言一行都向他们学。看到官们不清廉,岂不也迈开脚步跟着捞……矛盾的爸爸还想说,矛盾的妈妈又一声叫喊。他不讲了。

“矛”“盾”的妈妈生了这兄弟后身体一直不好,不是不得已时候才不想说话,急了才肯喊那么一句。这天他们争争吵吵,气得只好又喊一句:“已经让你们气个半死,要气死我呀!让你们各生对双胞胎看看!”还是那个招,靠他们生双胞胎惩治自己。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带雨的云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杜十七郎点评:

说“矛”谈“盾”,讽时辩今。幽默不失严肃,深刻不失通俗。
问好作者,期待你精彩继续。

文章评论共[2]个
杜十七郎-评论

细细品味,意味深长。问好!at:2009年05月11日 中午2:08

一条到处游泳的鱼-评论

让现实在“予”和“盾”中自然流露出来,让时弊在一“幽”一“默”间呈现出来,作者驾驭文字的能力是何等了得,佩服、佩服!at:2009年05月11日 下午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