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名学府印象寒冰幻影

发表于-2004年04月23日 晚上10:41评论-8条

参加中国人民大学为期两周的财务顾问业务高级研修班,使我得以从令人窒息的紧张工作中暂时解放出来,在大学毕业二十年后再次躲进象牙塔,尽情享受着世外桃园春的宁静。 

人民大学,给人总的印象是一座花园,白杨参天,绿草茵茵,百花争艳。清晨的百家园中、草地里、花篱间、操场上,到处都是背诵外语和锻炼身体的人们,偶尔几只喜鹊闹喳喳地飞过,不知它们是不是也要每天早早起来背诵外语单词。到了晚上,在刻着毛体“实事求是”的正门石影壁后面的小广场上,挤作一团的人们三三两两地用外语交谈着,在校园内随处可见的长椅上,男男女女成双成对,有的窃窃私语,情谊绵绵;有的侃侃而谈,滔滔不绝。在漂亮的世纪馆教学楼前穿着旱冰鞋的学生们开心地追逐着,做着各种技巧动作,他们的一行一动无不透出春的消息。当然,周六、周日在世纪馆西面的颇具规模的盗版图书自由市场,除了书价便宜的让人心动之外,也让住在法学院贤进楼的我们感到有些不和谐。

应来自合肥的同学之邀,晚饭后去北京大学转一转。北大离人大不远,同在中关村大街上,从正门走进北大校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高大雄伟的北大图书馆,向北一转,便是波光粼粼的未名湖,湖边矗立着古朴的博雅塔,我注意观察每一个学生,试图看透这些在我大学毕业时还没出生的孩子,是不是比我们这一代人更有思想。

走在校园的林荫道上,我忽然意识到“苍翠”——应该做这样的注解——博大、深远而又充满活力。靠近西门在苍松翠柏的掩映中呈千帆竞发状的北大英烈纪念碑,上面镌刻着闻一多等三十九位英烈的的姓名。离英烈纪念碑不远的绿地上,卧着一座醒目的墓碑,那是一九二七年从美国来到北大任教的葛利普教授的墓地,葛利普教授一九四六年在北大去世。

哲学系、中文系以及各种研究机构都设立在廊檐高挑、青藤缠绕、古朴厚重的中式古建筑里面,这里的风格很多地方就象是皇家园林与附近的颐和园一脉相承。

回到正门,同学问我北大的特点是什么?我回头望望北大图书馆,顺口说了句——属于全人类的文化圣殿。

又是一个黄昏,我和同学从坐落在中关村大街的西门进入清华大学。白杨、绿柳、翠竹、红花、奇松、怪石、亭台、楼阁共同环绕着一池碧波,这里是清华的西湖和绿园,蜿蜒曲折的万泉河从这里流过,好一个人间仙镜!

深入校园深处,一个个风格鲜明的欧式建筑群在丛林中若隐若现,数学楼、物理楼、化学楼三座建筑如同三门学科的关系一样鼎足而立,相映成景。在校园中部建有“祖国儿女,清华英烈”碑,上书“在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斗争中献身的清华英烈永垂不朽”,碑上还刻有闻一多等四十三名烈士的姓名、籍贯及清华在校和遇难时间,闻一多先生是一九一二年入清华读书,一九四六年在昆明被暗杀。

沿着白杨参天的林荫大道来到中央主楼,站在高高的主楼台阶上借着灯光向正门方向望去,让人感觉眼前一亮,似乎通过时空隧道从近代直接跨入了靓丽的当代生活。宽阔的校园马路,一排排已经长出新叶的移植树木,朱容基总理曾担任院长的经济管理学院线条明快;门前矗立着八根巨柱的法学院庄严肃穆。清华的正门是最有特色的,两边独立的门柱并不对称,而且没有门楣也没有牌匾,在门前一个圆形草坪的中央横陈着一块巨型条石,上刻清华大学四个大字,这也充分体现了清华的风格---脚踏实地。

走马观花浏览了三个名学府,有些欣慰,又有些许迷惑。我看到了什么?趾高气扬的学子,学校里的花园或是园林里的学府?就凭这些他们就能在中华学界领百年风骚,培养出无数的民族英豪?它们优秀在哪里?它们能代表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吗?

又想起那让人不舒服的盗版书市,同时也联想到三所学校内处处可见的各种完全按照市场原则运作的高级研修或培训班的横幅,还有去北大首先看到的是北大资源集团大厦和巨幅广告,北大正门内新建的北大方正的办公楼,沿中关村大街的各种北大人创业中心,清华门口高耸的清华紫光大厦。我们应该承认象北大方正、清华紫光这类公司的高科技和现代化的经营运作模式,还是能够代表最先进生产力的。它们是否能够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不好妄加评论,但它们肯定了解人民群众的需求,否则它们不可能在这样短的时间内通过市场运作发展到数十亿的市值。

这样就对了,基本符合“三个代表”的要求,只是不知道是江泽民们在这些学府里被激发了灵感,创造出了“三个代表”理论,还是这些学校“三个代表”理论学习落实的好。不知大家是否同意我的观点——“与时俱进”是名学府不朽的生命力所在。

2004年4月22日凌晨 

于人大法学院贤进楼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寒冰幻影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千山我独行点评:

“与时俱进”是名学府不朽的生命力所在,也是时代的必然趋势。

千山我独行点评:

行云流水,语言流畅简练,好文。

烟雨琳静点评:

作品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和文学价值欣赏性。

文章评论共[8]个
ruoyun_99-评论

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任谁都躲不过这一生存定律,那么象牙塔变成这样,就不知应该喜还是应该悲了。。。。
  【寒冰幻影 回复】:该喜。但站在社会的角度,应及时建立、完善相应的管理体制。 [2004-4-25 12:04:16]at:2004年04月24日 上午11:25

蓝空雄鹰-评论

本文提出了一个很有意义的问题,这个问题也正是我们国家高等学府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迷惑,国家在改革,学府也同样要找到一条符合他自己的路,而这条路一定要代表先进文化发展的方向!
  【寒冰幻影 回复】:多谢关注!我是一个金融工作者,对于高等学府的商业气息是非常适应的,一些教授、博导的自我经营运作模式是非常前沿和有创意的,在很大程度上他们带动或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只是相应的经济报偿和社会管理体制需要及时跟进,比如人们关于知识分子逃税并不亚于演艺明星的议论,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2004-4-25 12:02:07]at:2004年04月24日 中午2:40

夼難囁-评论

好文章,给我上了一课。
  【寒冰幻影 回复】:言重了,多谢!之所以去认真地考察这些名学府,除了想了解社会发展最前沿的动态,也许还有衡量一下自己24年前未能进入这些名学府到底损失掉了多少的成分。 [2004-4-25 11:47:44]at:2004年04月24日 下午4:55

潇潇雨-评论

透过你园林般名学府的描述,我又一次领略到你思想的深刻,文字用度的准确,犀利的文风。呵呵,不要忘记,你也是“三个代表”的优秀载体?!讽刺!!!你懂!!!at:2004年04月24日 下午6:52

寒冰幻影-评论

    网络之于我并不陌生,但文学创作与评论却与我缘浅得很。偶尔将所见所想的平铺直叙,竟得编辑、管理员如此之褒奖,着实有些受宠若惊与不知所措,若非潇潇雨的指点,我实不知如何向各位朋友表达谢意。本来一直自以为青春派的,现在却找到了垂垂老矣的感觉。
    在这个栏目里看到很多好文章,只是直接写情景的多了一些,生活是多彩的,如果眼界能够放得宽一些,大家的契合点会更多。
  【千山我独行 回复】:说得恰当,来烟雨有一段日子了,这里文章内容多数都是属于唯美的文字,总觉得少了些什么,这下让你说出来了。
故较喜欢推荐另类的一些文字让大家欣赏,总希望大家得到启发学到些。 [2004-4-25 15:02:58]at:2004年04月25日 上午11:36

红茶馆-评论

知道吗
人民大学是我曾经最向往的学府
那也是我终生的遗憾
透过姐夫犀利的文字
我感觉到了您的深沉与深刻
at:2004年04月26日 晚上8:33

飘然一剑-评论

很大气的文章,可以对别人仰慕的名学府发出质疑,大有指点江山的味道啊。到底是搞金融的,一眼看透金钱的作用任谁也难以清高。欢迎给唯美的这里添些新鲜东西。文笔流畅的。at:2004年04月28日 晚上11:47

独倚栏-评论

老辣啊at:2004年05月28日 上午1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