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站在世界屋脊,饮风餐雪:思九州之博大;
我立在雪域高原,放声高呼:信仰共产主义!
这声音穿过厚厚的云层、蓝蓝的天空,乘着光速,以每秒30万公里的速度,冲出地球,奔向宇宙;宇宙是那么的冷呵,如此的黑。但我高亢的声音溶解了寒冷,跟几亿颗核爆炸一样照亮了苍穹!我如炬眼睛像哈勃望远镜,看到了银河、看到了河外星系、看到了一百亿光年外的星体世界......那里是否还有生命存在?他们是否像我们一样生活?他们是否也有信仰?勒梅特的幽灵在说:宇宙从一点爆炸开始形成,目前还在扩展、膨胀;史蒂芬.霍金预言,总有一天爆炸会停止......难道又会还原成一点?那么我的信仰呢?
在大众化的宗教和哲学用语里,很难找到像“信仰”那样更容易引起误会、曲解和疑问的概念了;如果说“信仰”对人有“疗效”,那么,今天首先需要治愈的便是“信仰”。因为这个概念给人们带来的主要不是“健康”,而是“疾病”。她像一个纯洁无瑕的妙龄少女,肆意地被蹂躏、被践踏!它造成了一系列的精神混乱,诸如怀疑、盲从、迷信、叛逆;理智的冲突、感情的偏离、道德的沦丧、腐败的滋生等等。所以,有人建议遗弃“信仰”一词,但这种想法很难实行,因为“仰”不光受到传统思想的严格维护、意识形态的强力影响,而且没有别的语言能表达“信仰”所意指的那种实在。
那么为什么一定要把“信仰”和“宗教”联系在一起呢?因为“宗教信仰是人类处于蒙昧时期的产物。”人在初开的时候,理智、理性不很发达,遇到怀疑和危难,不能凭理智、理性去解决,只能借助于神灵,于是宗教和信仰便产生了。(这时的宗教信仰当然带有浓重的迷信色彩)
把“宗教”和“信仰”真正融合起来,并且把它们绝对化、系统化,始做俑者是西方学者:
作为一种实在的信仰的概念,可在基督教于佛教中找到。在基督教,信仰被视为恩典,由神圣的爱中流出。佛教则提出‘机法’两种信仰。由如来的本愿流向众生的信仰是法的信仰,这信仰于人对罪恶的自觉相遇,便成人的信仰......
其实,信仰是人类精神文化的产物,是理性思维的结晶。信仰不是世界观,但有怎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信仰。
......
勒梅特和爱因斯坦的阴灵回来了,他们说,全世界都相信“宇宙大爆炸”的理论,可我们是基督徒啊,为什么从一个质点会引起大爆炸,这原始动力来自何方?是——上帝!
哈哈,又面对这个千年不解的死结!
我遨游在太空,浑身簌簌发抖,冻得僵硬!这里果真是黑色的世界呵。因为科学们家断言,构成宇宙的99%都是说不清、道不完的暗物质。还说什么有物质,就有反物质;有暗物质,就有反暗物质......那么,是否还有反宇宙的宇宙存在呢?我呢,是否还有另一个我呢??
简直匪夷所思,又不得不相信!!【注】
当世界精神威严地展示在我们面前时,当我们听到它们活动的声响时,当我们感受到它们的内涵是那么博大精深,变化是这么的捉摸不定,以至我们对永恒的、看不见的东西满怀恐惧和好奇时;直观宇宙,面对人类,我们比起宇宙简直渺小到了极点!
当然,宗教不是迷信!信仰也不是迷信!否则就没有基督文化、就没有佛教文化,否则宪法就不会有“信仰自由”的条文了!!
科学在发展,人类在前进。正如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论述的那样:“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方面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
让我们大声疾呼:我信仰科学的共产主义!!
孔凡辛
2009.05.08pm
【注】科学家已经在微观世界,找到了所有的反物质:电子有反电子、质子有反质子、中子有反中子、六 个夸克有六个反夸克......
-全文完-
▷ 进入孔凡辛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