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鼓山的行走记忆清平凉风

发表于-2009年05月17日 中午2:58评论-4条

说起山,对于我们这些在南方土生土长的人来说,开门见山是亘古不变的风景。四季的青松绿柏夹杂着鸟语花香,俨然没有一丝季节轮回的痕迹。闲来无事时,青山绿水被成了人们最好的去处,一种回归自然的心境。

山,我倒过不少。我沉湎于泰山奇、险、秀、奥、旷的特点;山与水的完美融合,像一个秀外惠中的女子浅浅的笑容,让人久久不能忘怀。特别是当我登上山顶的时候,才明白昔日的杜甫为何发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千古感叹了。至于,记忆中的那些说不出名字的山,也留在成长的路上,一抹抹淡淡的清香。

关于鼓山的那次行程,或多或少改变了我福建山水固有的成见,至少我被鼓山的禅境清幽所浸染。这次行程源于一次偶然,但是鼓山的万般柔情征服了我。去年国庆的时候,熬不过同学的再三邀请,我坐上了开往榕城的火车。一路颠簸的疲劳感,也在同学相聚的喜悦中冲淡。那几天,他们陪我去游玩了西湖公园、闽江公园以及各个大学校园,确实我也陶醉在榕城别样的风景之中。

在临近离开的一天,我在福师大的同学说:“来到福州,不去爬鼓山就无异于来到中国不登长城一样。”一句蹩脚的话,却赢来其它的同学的附和,我在心里想“山无非是一样的山,去一去又何妨”。

下午我们几个乘车来到鼓山脚下,映入眼帘便是成群的游客和穿梭不停的高山缆车。我们拐到石阶口,挎起背包,兴致勃勃的朝山顶出发。踏着石阶一路而上,只见灰蒙蒙的一片烟雾萦绕着鼓山,偶尔从烟雾中飞出的小鸟,更增添了鼓山的神秘色彩。我们来到八百米时,同行的几个女生就气喘息息了,只好搁浅在路旁的凉亭里。我随意走走,居然发现路旁的石壁上有很多雕刻的字迹。据说这都是宋以来的文人志士留下的,虽经过风刀霜剑,岁月淘洗仍然显现出意气奋发的气势。这意外的收获更是坚定了我再走下的兴趣,我回到凉亭催促大家快点出发。说来奇怪,在石道的左右两边有很多洞,特别是右下方洞顶岩形如蟾蜍行走出洞,岩底平白一片,犹如蟾腹伏在草丛中跃跃欲出。不是同学提醒该走了,我还会欣赏下去的。

登上石阶,眼前的视野豁然开朗起来,身边时有云雾缭绕,放眼望去烟波浩瀚,榕城的面貌尽收眼底。近看脚下的树木蓊郁、松涛阵阵,不远处古道与缆车交相辉映,像一条玉带绕在莲花峰上,仿佛不愿离去的仙女。前面的涌泉寺,游客络绎不绝,香火鼎盛。传说在寺的西南面有一块巨石,石壁如斧削,上面刻有清道光年间诗人魏杰,根据这里的自然风景和民间传说,整理编写的鼓山秀丽风景,即鼓山十八景。神龙听沽、南极升天、古鹤巢云等千奇百怪的景物,连同亦真亦幻的神话传说,让游客慨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一天的鼓山之行,我沉醉于“八仙岩洞”神奇的传说,留恋于“玉石云梯”的壮丽气势,也惊讶于“千佛焚宫”的惟妙惟肖。站在法华亭,俯瞰榕城,道路、农田、河流纵横交错,我真的有点幻想于曾经的古城风貌,据说是一幅点划不误的“福寿全图”。想不到天下还有这般神奇的山,让人仿佛置身于另一个世界,彻底的忘却尘世的喧嚣和烦恼。正如法华岩洞内,魏杰所题的词“且憩”,人们应该留给忙碌的心灵一点空间,哪怕小小的一块,也能让人停栖。

一路行来,万般风景与千番柔情,倒影在鼓山之上;有的只是乐趣并无矫揉造作之态,自然与人文的融合,天衣无缝。

身在福建这块土地上,关于这次的鼓山之行,我真的不知道用什么华丽的文字去修饰它。只是希望这块土地更加美好,美且美好的存在。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清平凉风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文清点评:

这些记忆中的山,
是永远的美好。
不错的文字,
朋友再发稿时注意每段首空两个字格,
这里帮您修改了。

文章评论共[4]个
文清-评论

问好朋友!at:2009年05月19日 清晨6:19

清平凉风-回复问好编辑,谢谢。 at:2009年05月19日 上午11:53

佳毅1989-评论

对于我来说,山是陌生的。at:2009年05月19日 清晨7:52

清平凉风-回复你是北方的吗?什么时候到福建我带你去看山,出门见山。 at:2009年05月19日 上午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