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不无感叹的和我说起,每每看到推土机在山林、田地作业的时候,就有着一种说不出的心疼。我说,那是你太在乎这原生态的山水田地,可是守着这些原生态,百姓也过不上好日子。他面色凝重说,山林那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呀,那也是祖先繁衍生息的地方,是生命的故乡,怎能随意的摧毁啊。我说,很多地方连文物保护都被被经济利益击败,何况溧水名不见经传的区区山林。朋友无语。
其实,和朋友一样心疼的感觉我也有,不止怜悯青山绿水,对于城市那些大刀阔斧般的改建,也会有着难以名状的心疼,朋友心疼是一种惋惜,而我心疼则是深深的怀旧,尤其是在面对一个个刺眼鲜红的“拆”字,每见必停足多看两眼眼前的景物,也许明日这儿已不复存在,明日我们拿什么去维系这里的记忆?“拆”字面前,我好象总能听见现代阴影下那一声微弱的叹息。
多年前,也就是刚结婚不久,我与丈夫都在不同的乡镇上班,在溧水租房也是迫不得已之举,就租居在溧水城东二里桥的附近,中山河就在旁边。河的周围是一片山坡和田地,覆盖着成片的绿色,沿河一条长长的浑然天成的小道。夏日中山河畔,绿柳成阴,河水清冽,间或有蝉声悦耳。我庆幸自己的发现,县城居然也有这处乡村图画。
傍晚更是喜欢拉着丈夫来这里散步的。河畔夏日的晚风吹的让人感到惬意,不远处传来动听的蛙声,没有路灯,有的是皎洁的月色,眨眼的星星,还有远处传来的朦胧灯光。这条路的人不多,但也不冷清,我喜欢这样的安静小道,一次次行走于它,白天喧闹浮躁的心会刹时安静下来。那时,我与丈夫工作来回奔波的无奈,县城居无定所的烦恼,也就是在这样的相伴行走中逐渐释然的。
河对岸有几间平房,看上去有点旧,坐落在大排高大的白杨树下,有石板小道直通房子门口,门口有整齐的菜园,从房子处有石阶往中山河而下,可以洗衣淘米。白天能看见晾晒的衣服,晚上会亮起温暖的灯光,于是,河的对岸,黑夜不再孤单。我说,如果在这儿能拥有这两间小屋该多好啊。丈夫说,会的,我们的会比它好。我说,不会有它好,你看,这小屋拥有了这里的一切,山坡、河流、林木、月亮。。。丈夫说,这真是一处城市边缘的世外桃源啊。
后来我离开了那租居的房子,在县城有了自己房子。偶尔从那走过,那里的山坡田野已经夷为平地,也不见了河畔的碧绿的柳树,对岸的高大的白杨,远远就能看见小屋墙上的鲜红“拆”字,推土机正在作业,中山河失去了往日的宁静。。。
其实,县城的改建又何止是中山河两岸?十年的变迁已经很难想起它的旧貌,每一处的“拆”字都意味着和以前旧物的告别,还记得盐仓巷的姨奶奶家的小阁楼,还记得三眼井做小买卖的同学薇的妈妈的店铺。。。如今却是物非人也非,那些伴随我们成长的故事、情愫已经永远的变成了记忆。旧城换新颜,谁也不能否认溧水越来越美。
如今的中山河畔已经是偌大的宏泰花园小区,中山河还在不停地进行拓宽与美化。沿小区与河之间而建的宽阔的青砖铺就的道路,旁边植上花木草坪,配以假山石块,一派城市现代化气息。再次置身这里,却也只有“旧时天气旧时衣,只有情怀不似旧家时”的感叹了,眼前中山河的河水还在不知疲倦的流淌着,不知它还能记起昔日周围的一切吗?
-全文完-
▷ 进入午后阳光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