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那一本字典,“浮萍” 这一个词语的注释内容就是:指一年中的生草本植物,浮生在河渠、池塘中,叶子偏平,椭圆形或倒卵形,表面绿色,背面紫红色,叶子的下面生须根,花白色。也叫紫萍或水萍。也是一种中医入药的植物之一。
于是,我就在回归故乡的那一个田园旁边的那一个池塘里真实地看到了字典中所叙说的那些植物样子。在一片流水的宁静当中,浮动着许多使人感怀的情调,在风的驱动之下,漫无边际地荡漾着,在阳光的照耀之下,悠悠着许多情绪,仿佛在和我的心情一样的对视着似的。在一缕缕水的波纹当中托浮着它在悠闲着那些没有目的的飘荡,在随波逐流中栩栩着那些青春的气息。
于是,我就轻轻地用双手打捞起了那么几叶浮萍,放在手中仔细地凝视和揣摩着,不由深切地感受到了一种人生的漂泊与行踪所悟。自从我一从学校的大门口出来插队的时候,就离开了家乡和亲人,在人生的大河中飘荡并忙碌地劳动着,恢复高考之后,又捆起了那些行囊踏上了那远去南方的车子,离开了故里和父母兄弟,在外地院校学习和求学,感到是那样的憔悴和沉淀,所有的苦涩与疲惫就象那些浮萍一样处在漂泊的状态当中,没有一个稳定的脚落。毕业出来之后,就被分配到了一个离县城有一百多公里远很是落后和角落的乡级中学教书,然后又处于一种繁忙的工作环境里,只有那么一点时间来看一些中外文学作品,然后就一头扎进投入了业余的创作当中,就在那时县文化馆的刊物上发表了自己的一首小诗之后,就更是对这项事业的钟爱无限了,一发不可收。文学创作就成为了我的一种癖好。不管做什么事情,大脑里都在构思和思索着一个个灵感的意境,至今怎么也改变不掉……为此,我的漂泊又陷入了另一个心灵大海与荒野的呐喊与漂泊当中。
于是,我在许多工作与学习当中,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创作里去,得到了一些收获。又在几个地方辗转了工作,最后就改行进入到了行政部门担任基层领导,然后又转入到了创作的管理部门工作。这就是一个孤独的人选择的漂泊方式,不管几多繁忙都抽出时间来在一个个象形文字里舒张曲折,感叹人生,捕捉生活的灵感,希望能够在那一座枫桥上接纳着千年百转荡漾的心愿。
于是,我就想起了一千多年以前的李煜,整天沉湎于诗词歌赋当中,无心料理国政。最终就在亡国的流浪当中写出了“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千古绝唱诗词,深刻了许多生活的痛心疾首和悲壮的时代意境风情,在一个个的难道当中感悟到了“失落与漂泊未必都是不好的事情。”
从中,我在浮萍里和切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得到了一种最刻骨铭心的真谛感悟:那就是一个人不管在什么地方漂泊与流浪,都不要迷失自己所追寻的方向,不能够没有自己所奋斗的目标,如果失去了,那我们的漂泊与流浪就没有一点意义。
“相看万里客,同是一浮萍”。只要在我们心中的那些飘荡不定的目标是明确和坚定的,不管漂流到哪里,都同样有所作为的,同样有我们施展本事的天地……
2009,4,26稿
-全文完-
▷ 进入风雨龙云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