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拒的并不代表不接受,接受的并不等于喜欢。
---题记
徒步走在街上,扑鼻而来的是那渗着廉价香水味的花香。讨厌着。讨厌这些外来的夹杂的混乱的气味,但我却无从选择,因为我需要呼吸,只有呼吸才能维持我的生命。
生命当中,存在着太多的矛盾。在不同的年纪,不同的时段,不同的心境低下矛盾的存在只是程度的不同而已。譬如有人说,“少年不识愁滋味”,亦有言,“老夫聊发少年狂”。这所谓的矛盾,退一步去看,未尝不是一道人生的风景,一片烟云。也正好在如此的环境当中,诗人苏东坡才把颠颠倒倒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在生活当中,态度与所在的环境起着决定的因素。凡事赋予宽容,凡事给予仁慈,也许这样的生活我们会来得真实,来得轻松。但人,却是一种喜欢自虐的动物。置身于快乐的空间,他总是喜欢找寻过往的不快,来刺激自己,来惩罚自己。想乐来得易,弃苦堪艰难。
爱情?好像对于现代的人来说越来越远了,更像是在潜意思里,将这所谓的情欲忘记。单身的日子是难熬,但结伴的时候更为寂寞。时代在变,人的心呢?也许也变着。与时并进,包括一切我们所熟悉的与不熟悉的,仿佛也只有这样,我们才不致于脱扣。有些道理,我们在明白的同时我们也做了选择。也许感情对于我们来说太贴身了,重得我们不能负荷,轻得我们无法去触及。如陈列于橱窗的琉璃娃娃,珍贵而易碎,更如淤泥当中的白莲,只可远观而不可近亵。 漂漂荡荡,随风而逝。记忆当中已找不到,曾紧拥的熟悉的手臂。雾中看花,迷迷离离,玄幻莫测。徘徊于黄晕的街灯下,望着投影于湖面的明月,是路?是潭?是结局?是开始?手轻敲着栏杆,发出一声声沉重的闷声,物似敲人意。 类似的活儿,相似的人,路边的一花一木,经染着岁月的洗礼,远离的不可再重拾。时间的否定,光阴的飞逝,于皱纹当中,一览无遗。那佝偻的身影,积压着前半辈的债,于背后偿还着。曾经的熠耀,如今已成为眼中深邃的风景。
没有人会甘心安于现状,虽然他们不停的对外诉说着简单就好,知足常乐,但这可笑的竟是这样的苍白而无力。新的世纪,新的作风,太多太大的改变,很多的人不可能与一瞬之间可以全然接受,无论你是喜欢着还是讨厌着。你总是摆脱不了,“人于江湖身不由已” 。所以,网络的出现,不容置疑的给予人很大的一个自我的空间,用着属于自己的话语,来摆脱于情于事的苦恼,虽然明知写出来的或许不及思想里的百分之一。就正如余先生所说的那样,文字能让自己有一种苦涩后的回味,焦灼后的会心,冥思后的放松,苍老后的年轻。虽然明知这只是奢侈的希望,但,人就是这样,在疲惫的时候,总想让自己找到轻松的空隙。
世事的难料,是抉择,是接受,是抗拒。我们不停的转换着地点,伴侣,只为证明我们依然存活于这个社会。如今这个社会的步伐走得太快了,快到我们就要忘记自己,忘记所在的空间。我们只能籍由外界的侵入或者说我们入侵到别人的世界的来提醒自己,来告诉自己。现代的人是寂寞的。热闹当中的嘶吼,是寂寞。寂寞当中的欢呼,是透视。面对着陌生的自己,面对着身边的所谓的熟悉的人,是恐惧,是无奈,是凄泣。
每一个的决定,每一个结局,不是我们所能预料的。事与愿违。或许到了我们年老的时候,在身边的不是我们喜欢的人,而我们却选择了接受了他或她陪伴自己走下去。为了延续生命,我们常常接受着命运的戏弄,半抗半就的生活着。这是一种无奈的矛盾也是一种接受的现实。不可避免。
-全文完-
▷ 进入下一刻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