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惘、灞河水》展新貌庆聚

发表于-2009年06月12日 中午1:24评论-4条

有一条河从群山环抱、青松翠竹掩映的峪口蜿蜒滔滔奔流,干旱从不枯竭;有一条河同属“母亲河”的支流体系,不知若干年前遇暴雨“龙王”发怒,毁我良田,威慑黄河中上游黎民多少个春秋无法记清?演绎了多少人间悲欢离合的动人故事无人知晓?它——究竟来自何方?奔流何处?这些都为我们探究埋下了伏笔?

六月的一天,晴空万里,碧云蓝天,我们一行几人沿渭河岸而上,跨过宏伟的特大桥“灞桥”,这桥曾是唐代以来人文骚客作词咏诗的景物。越过灞桥继续朝着东南方 “逆流”追溯,一路吸引我们眼球的是“西蓝”、“西商高速”宽阔的道路和“惘灞河综合治理工程”,高速立交桥耸立壮观,惘灞河治理工程气势恢宏,用钢筋水泥混凝土浇筑和料石垒砌的墙体,俨然和“万里长城”相媲美。 

车行中突然看到潈流沄沄的河水,经询问这地方就是我们要找的——“辋、霸河”。

我们了解到这里离“灞河”的主流发源地还有几十公里,灞河由两条河组成,使人费解的是还有一河流名字被“灞河”吞噬很少有人知晓。那就是唐代大诗人王维隐居三十年别墅门前流淌的河——“辋川河”。

站在这里,环顾四周,感叹万千,心胸豁亮,望南山巍巍秦岭北麓峪口“惘峪口”,就在身旁,看东川山峰崔嵬清晰可辨,眸北面横岭沟壑层层梯田,凝西边白鹿塬成熟待割的麦子金黄灿灿一望无边,这里曾经是汉武帝狩猎及培养“御林军”苑囿,也是名作家陈忠实笔下的 “白鹿塬”。据地名“白鹿原”、“鹿走沟”和民间传说,这里汉代也许出现过“白鹿”。历史的变迁当今白鹿塬没有点滴“苑囿”痕迹了。

出现在面前的是波光淼淼,青竹翠绿、垂柳依依、鱼翔浅底,野鸭凫游,呱呱鸣叫,碧水如镜,小船荡悠、曲桥阁亭、蓝天白云,湖光倒影的一幅辽阔、深邃、神奇、静美的景色。

转身小瞧树上雀嚼泥草,枝丫垒窝,还有那半塬坡郁郁葱葱树丛掩映中隐约的旅游山庄,一片片硕大绿色生态农业区让人夺目,路边的农家乐红火叫人眼馋羡慕。

这是一块自隋唐以后从未开发的“[ch*]女地”,这里依山傍水,山清水秀,草木郁郁,气候宜人,山水环抱,昼夜温差较小,真山真水,人杰地灵。要么唐代诗人王维不会在此隐居,耗费巨资和心血筑建别墅。

如今,这块风水宝地有了一个雅兴的名字“辋霸生态园林开发区”。导游告诉我们,近年国家在辋霸河治理投资几个亿,统筹规划修筑了三个橡皮坝,水榭码头,河畔两岸绿化植被覆盖率70%,所到之处是山青、水绿,树绿,花红叶绿,使人置身于一个绿色的海洋里,绿色是充满活力的象征,绿色是晨曦朝霞的曙光。

走在人工湖的岸畔树木花卉遮挡了我们的视线,只听得狮子一般声音在吼叫,“呼--呼----呼哧”,从树木花草飞缝隙间瞧见有一条波光粼粼的“蟒蛇”笨重的身躯在蠕动,一行人惊呆了。待我们走近一看原来这里筑起了一座拦水大坝,奔腾的泄洪排水飞溅丈余高浪花,就像天空绽放的礼仪花炮“天女散花”,落下的水柱又从地下古嘟嘟冒出泛起气泡;再跌落的水柱又形成漩涡,几片树叶立刻在浪窝里旋转,形成一个手把掌大的小圆点,我怀疑是不是龙王的巨手在摇筛子?假如不是,那么,谁有那样的神力妙工将树叶逐步摇聚在筛子中心成一窝窝呢?

接着“蟒蛇”也现身了,原来挨着拦水坝右侧一个弯弯曲曲渠水横在眼前——“辋霸渠”,这趋于完美设计规划把人文景观和综合利用巧妙的融为一起。 

漫步在鹅卵石铺就的路面,人性化的设置多出座椅供游人休息,服务设施齐全,雕塑作品极富人文色彩,点缀了人文景观更显生动。

路边花丛竖立了“花草无语,脚下留情,请勿踩踏”温馨的提示。花草脆弱灵性的生命,阻止了游人懵懂的行动。物人和谐,融为一体,感受生活,体现文明。

游憩累了,随便找个座椅树荫歇息,抬头望,惘灞河是发源于秦岭蓝谷的一条河,向北注入渭河,西安虽是内陆城市却有着极其丰富的水资源:这里自古就有“八水绕长安”的美誉。

坐在西河桥墩,欣赏着对面南河桥那雄伟的斜拉式纲吊桥梁,它是连接灞河南北,也是通向辋川王维故居的主要交通枢纽,南北拱形的垂吊钢缆如同暴雨后划过天空的一道靓丽的彩虹。手扶桥墩护栏,看桥下滔滔奔流的河水,遥想很早以前这里没有这大桥。若遇山洪暴发,泥石巨流,排浪浊天,阴风怒吼,冲垮河堤,淹没庄稼,这河水自古以来不知夺取了多少涉水人鲜活的生命?当今,蓄水橡皮坝,汛期蓄水防洪,无汛期可以造福于人类灌溉万顷良田,造就几个天然湖能使我们北方人观赏到“江南水乡’的佳景。

导游返途路上说,可别小瞧这个“惘川河”,这里在隋唐时期,舟楫浮荡,人文墨客,拜谒畿聊,弹琴作画,,赋诗对酒。据明清雕刻家摹绘的王维“辋川图”真迹石刻,以及王维“辋川诗集”和诗友裴迪同咏诗句二首:

王维《临湖亭》:“轻舸迎上客,悠悠湖上来;对轩当酒,四面芙蓉开。”裴迪同咏:“当轩弥滉漾,孤月正裴回;谷口猿声发,风传入户来。”

王维《南坨》:“轻舟南坨去,北坨森难即;隔浦望人家,遥遥不相识。”裴迪同咏:“孤舟信一泊,南坨湖水岸;落日下崦嵫,清波殊淼漫。” 

依据这些诗句我们就可推断,唐代这里的繁荣景象是何等的让世人仰慕。听说这里的远景规划就是要让隋唐的“辋霸河”行舟复原,再现唐代王维描述的盛况“庄内有湖水,水上有亭榭”,岸畔树影婆娑,曲径通幽廊的回廊。一泓清凌凌漪湖面,摇着一叶孤舟去寻找当年王维“别墅”,那时“辋霸河”将是何等的繁华辉煌!

导游滔滔不绝给我们摹绘展望新的蓝图,我朝着南山峪口弥望有一座高塔耸立山峰颠,一条曲折的河流延伸到山下,云遮雾障,隐约里我诧异看见奇景 “老虎岩”是一道藏青色的山峰,像一把钝刀直指天空,崛麓的山崖上高高耸立着一座寺塔“鹿苑寺”,这是王维庙所在地(晚年笃信佛教),鹿苑寺岩边是“漪湖”。

我看见古树参天,王维身旁小路上的紫细花和山腰斜面坡上的茱萸花相对应。岩石边,他手托鱼竿在漪湖里钓鱼;古槐林中的畅挖房里边绿荫下,他手捧长卷游览书画,幽静的环境,习习的夏风;一千多年他的旷世“辋川图”渺无踪迹,他研磨展纸,重画一幅“辋川图”留给游人;他呕心沥血建造的别墅、鹿苑、殿亭不知毁在谁的手中?他手抚琴台,闭眼禅悟,把心中的阴郁惆怅拨弄在琴弦音韵上。

我看见了鹿苑寺周围的群鹿,或戏耍、或登高、或奔跑。最瞩目的是鹿苑寺门口左右站立的小鹿。我好奇的走进鹿苑寺里,那跪拜的人不是王维吗?他嘴里念念有词虔诚祈祷他的“别墅”复原工程尽早实现……。

行路人臂肘撞击,我忽然清醒刚才一切彷佛梦中,看这清悠悠的河水,我感慨,这辋霸河从山间峡谷夹裹一立方腐殖后的枝叶、杂草就是不菲的优质腐殖肥料,这块土地更加丰腴肥沃黑油;它携一粒黄沙就褪去崖石上的浮灰,悬崖崚嶒更显俊俏;它带一股龙脉,五谷丰登更添风流;它拂一丝峡谷山间的凉气,带给田野的是一缕凉爽山风;它吮一点山间小溪清新空气,就能分解山外万物浊流废气;它采集一滴山川草丛的露珠,就能净化河流的水质浊污;它粘一簇簇烂漫山花的叶脉基素,田园里的花朵就会更加香郁;它采千山万壑的小溪,汇集成滔滔的奔流注入“母亲河”的怀抱,才孕育了黄河怒吼壮观!

此时,君不知我对辋霸河还有多少憧憬正在心理萌生……?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庆聚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罗军琳点评:

应该说这篇文字非常好。笔调娴熟,语言有文采,层次清晰。欣赏了!

文章评论共[4]个
文清-评论

感谢您带来的美文,晚上好!at:2009年06月12日 晚上7:25

庆聚-回复谢谢文清老师的鼓励!问好! at:2009年06月12日 晚上8:05

心无垠-评论

融人文和自然一体,释写了“惘。灞河水”的深邃,浪漫和今唱~~叫绝哦!问好了庆聚兄弟朋友!at:2009年08月18日 下午6:29

庆聚-评论

星星知黑夜,心姐知我心。我这篇唯有你能解其意境。谢谢老师!at:2009年08月18日 下午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