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何日见阳春青青杨柳岸

发表于-2009年06月18日 上午10:46评论-1条

阳春三月,众芳吐艳。

一日,徂徕山下,梁父山前,汶水河畔,沙丘城中之汶阳客栈里,来了两位风流倜傥、飘然欲仙的客人。

“李先生,杜先生。多时不来小店赏光了,老板特想二位客官,早就准备了两坛好酒,吩咐小人专等您二老来品尝。今天可把您盼来了。真是天恩浩荡,蓬荜生辉……”店小二早就瞥见两个客人,赶忙出门上前作揖迎接。

“哈哈,前段时间我和杜先生去孔老夫子家乡走了一遭,又到泰山逛了一逛,齐鲁大地,山川秀美,物华天宝,名不虚传;泰山岩岩,鲁邦可瞻,五岳独尊,人间奇观,幸甚至哉,无以为言。”那位身材颀长,眉清目秀,仙风道骨,醉态朦胧,三十出头的李先生边往酒店里走,边对着店小二手舞足蹈,满口的酒香让店小二有点站立不稳,差点晕了过去。

等来到酒店八仙桌前坐稳,一向老成持重的杜先生赶忙询问店小二:“刚才你说的好酒,是什么酒?快点上来,让我们的酒仙好好品尝品尝!”

“快上,快上,俺李白尝遍天下美酒,你这里又有何好酒?快点都上来。”这位自称李白的先生一听说有好酒,忍不住神采风扬起来,连声催促。

不一会,店小二没有上来,店老板却上来了,怀里抱着一坛美酒。

“这是我们家用祖传工艺秘方精心醇造的美酒,已埋入桃花树下珍藏十年有余,专等贵人前来品味。凡饮过此酒之人,无不醉态万方,如仙如神,人称千日眠,但至今仍有酒无名。今日特请二位诗人细品,并请二位赐以美名,小店将世世代代不忘二位的大恩大德。”店老板一边把酒坛放置在八仙桌上,给两只海碗斟满酒,一边怯怯地望着二位客官,诚心恳请。

“哈哈!你小子。看来这酒是不能白喝的了。好吧,是好酒是劣酒等寡人尝尝便知。”李白端起海碗,先是小啜了一小口,仔细地咂咂其中滋味,若有所思,然后一扬脖颈,近四两美酒早入愁肠。

“何以解忧?惟有杜康。好酒好酒,真是人间难得的好酒。”李白先生边说边自己抱住酒坛不放,竟自斟自饮起来。这下,可惹得老杜有点意见了。

“老李呀,别遇见美酒就忘记了兄弟。酒肉穿肠过,兄弟情谊深。快将美酒分俺杜甫一杯如何?”这位叫杜甫的先生边说,边要去抢李白手中的酒坛。

“哈哈……,老杜呀,我什么时候忘记了老兄你了。我们是什么关系?泰山旅行期间,我们朝饮王母池,暝投天门关,与诗友达人宴饮狂欢之时,每次不都是相饮百杯,酩酊大醉而归?今晨鲁东门,帐饮与君别。每次分别,不都是不喝到一塌糊涂不痛快,不喝到淋漓尽致不痛快?!我的五花马,我的千金裘,不全都让当铺给收了去,沽来美酒,与尔同销了万古愁了吗?当然,小弟俺也有迷酒失礼之处,在此俺向大哥赔罪了。敬你一杯。干!”一番话,说的杜甫先生两泪涟涟,湿透了工部青衫。

“小弟言重了。你喜欢吃酒,俺也喜欢。斗酒诗百篇,豪情气冲天,天子呼来不上船。不喝酒不成其为李太白,不喝酒不成其为杜子美。刚才是和你开玩笑,其实俺也是经不住美酒的引诱。我们是何等关系?醉眠秋共被, 携手日同行。论朋友,论友谊,高山流水,摔琴谢知音,也无非如此吧。兄弟海涵,在此容俺也敬你一杯!明天我要去南方了,我走后,你要多多保重哇!”说毕,杜甫先生含泪一饮而尽。

“怎么?你又要远行了?”李白很是吃惊的问。

“是呀,江南有个亲戚来信让我去有要事相商,已催了三次了,再无不去之理。你谪居徂徕山中,有韩准、裴政、孔巢父等山中高士作陪,自然不会太寂寞,自然会有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不飞则已,一飞冲天的好日子,说不定我们下次见面是在繁花似锦的西京长安上林苑呢。为了国富民强,为了天下苍生,请你再饮一杯!”

酒逢知己千杯少。就这样,你一杯,我一杯,一杯接一杯,两位伟大的诗人在沙丘城中的一个小小的酒店里开怀畅饮,就着从新泰城中专递的光棍鸡、花生米等名菜嘉肴,直喝的天昏地暗,直喝的日月无光,直喝的两人找不到北……

“拿纸笔来!”酒酣耳热之际,似醉非醉之时,李太白先生禁不住大声呼叫店小二。此时,早已在旁做好一切准备的店老板赶忙让小二撤走了杯盏狼籍,恭恭敬敬地把笔墨纸砚放在了八仙桌上,一边研墨一边再次恳请两位先生为自己精心酿制的美酒赐名。

“长啸梁父吟,何日见阳春?”想起了自己当年从蜀中出川至长安终南山求仙求职不成,辗转湖北襄阳走访韩荆州不能如愿,不远千里来到泰山东南的徂徕山中梁父山下隐居,企求博得个封侯之赏却无人推荐无人赏识的痛苦历程,不由得想起了曾隐居梁父山下的诸葛孔明,想起了八十三岁才被起用的扶佐周武王统一天下的姜太公,想起了东下齐城七十二,指挥楚汉如转蓬的高阳酒徒审食其,想起了许许多多早年多不得志,但终成正果的有志之士,万千烦忧涌上心头,无限希望又在脑中浮现,李白望着窗外徂徕山、梁父山秀丽景色,稍加思索,提笔便在雪白的宣纸上挥洒出了这十个大字。然后借着酒力,一气呵成凡三百三十六言。这就是著名的风行天下,为后世诗人竞相效仿,为历来唐诗研究者费尽心思探其真源的长诗《梁父吟》。

李白写一句,杜甫叹一句,每一句都让杜甫拍案叫绝,直到李白大作告成。此时前来观看的粉丝们、看客们无不惊艳不已,把手掌拍得通红。就连大字不识的店小二也觉得今天注定要不同寻常了。

可是,店老板的请求还未完成呢。

杜甫对李白轻语道:“我们过去曾连袂游览过许多名胜,畅游过许多大江大河,惟有此地与众不同。你知道是什么吗?”

“你说的是汶水西流吧。”睿智聪慧,有天纵之才的李太白不假思索,脱口而出。

“对呀,别处的大江大河大多是大江东去,古人也说,百川东到海,何日复西归?但是惟有这里是一江春水向西流,其不怪哉?细细想来,长安之事,指日可待也。何不就此作作文章。一则为民做一件美事,二则说不定会因此而留芳千载呢。”

“有道理。”阳春三月,汶水西流,白雪阳春,日下长安……一连串无限风光,一连串丰富意象在李白眼前一一闪过,随即翻转升腾,幻化成一幅幅灿烂无比的春日美景。

“人间喜事频相会,美酒应叫汶阳春。叫汶阳春如何?”不等众人反应过来,“汶阳春”三字已在李白手中一挥而就。

大家惊谔地望着八仙桌上那仿佛自天外飘来的骨力雄健、飘逸潇洒的“汶阳春”三个大字,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真乃神笔!”杜甫话音未落,店内店外鞭炮齐鸣,欢声雷动,孔雀凤凰也来献舞了。

从此,“汶阳春酒”花落汶阳客栈。

从此,“汶阳春酒”世世代代被人品尝着赞美着,一桩桩喜事大事在美酒与歌声中诞生和成长。

一杯汶阳春,两处相思情。从此,李白和杜甫这两位“诗仙”“诗圣”虽然天隔一方,但彼此终日鼓瑟鸣琴,目送飞鸿,云中自有锦书来。李白天天饮酒作诗,日夜思念远去南方的一生最挚爱的朋友诗友酒友,曾在酒后给杜甫寄去了杂诗一首,叙说自己的思念之情。这就是留传千古的《沙丘城下寄杜甫》,诗曰:“我来竞何事?高卧沙丘城。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

从此,李白终于被朝廷发现。天宝元年(公元742年)秋,他在唐玄宗的妹妹玉真公主、道士吴筠、朝中大臣贺知章等人的联合荐引下,“仰天大笑出门去”,西进长安,步入政坛,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理想,走上了一条虽然短暂却令天下读书人扬眉吐气,并注定要载入史册的仕途坎坷之路。

至今,李白与杜甫当年话别的汶阳客栈遗迹尚存,吸引着南来北往的有志之士和寻仙访古的文人墨客,人们无不以饮汶阳春为幸事。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青青杨柳岸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归燕点评:

阳春三月,一杯汶阳春,两处相思情。
酒让两位诗人结下深厚友情,实属妙哉。

文章评论共[1]个
芳草心-评论

小说写的不错,继续努力。祝好!at:2009年06月19日 下午5:32